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财政体制是影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因素。由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地方财政预算约束软化、财政层级与政府层级的矛盾以及财政分权与政府中央集权的矛盾,导致了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不足,职能转变滞后。要通过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协调财政层级与政府层级的冲突,赋予地方较多财政自主权及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以来,各个地方尤其是政府正逐渐感受到WTO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研究地方政府如何在应对WTO的挑战之下,进一步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提高地方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WTO对地方政府提出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政府职能范围,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机构自身等角度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地方政府管理到地方治理的转变,是政府自主地在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所做出的积极回应,这种转变由来自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社会转型的挑战的外在动力,以及源于地方政府自身完善的要求和公民社会兴起与发展的内在动力的双重推动。文章试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来探讨从地方政府管理到地方治理转变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当代中国政府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作出的战略性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这就指明了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和目标,要求我们在全面、系统和深入分析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寻破解制约瓶颈之道,加快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财政是各级政府行使职能的基础,按照层级政府的要求,必须建立与之适应的财政体制,以保证政府职能与财力的匹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改革具有时序上的一致性,财政体制改革推动了地方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同时,由于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出路是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地方技能人才主要供给者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支持。克服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行为偏差,为地方培养更多更好的职业技术人才,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历史重任,在政策上实现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在统筹农村土地流转的公平与效率时频频职能错位,以至于"有形之手"难以弥补市场"无形的手"的缺陷,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往往顾此失彼。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不仅关系到农村土地流转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等。文章从准确定位地方政府角色和避免地方政府角色错位两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角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创新是政府改革的焦点.各级地方政府在遵循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在地方官员选拔,地方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实质是转变政府职能。大部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实现政府职能结构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目标。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应该集中反映改革的实质和目标要求。因地制宜、职能适应、有机统一、社会协同等原则确立了对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实践的指导框架,引导并规范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方向。在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中,尚存在某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实施上的不足之处,需要加深对改革基本原则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了政府角色的变化:中央政府向“企业家”转变,地方政府向“政治家”转变。这种角色的转变必然需要对公务员培训理念的转化,对于中央政府高级公务员更需要突出公务员的能力素质,而地方政府高级公务员则更需要突出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1.
提供九年义务教育是县乡两级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而县乡财政支出的近四成来自于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因此,有必要研究转移支付对县乡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湖北、陕西2000年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3省转移支付都有效地增加了县乡财政教育支出,但以浙江的影响值最大,陕西其次,湖北居末。浙江的向县乡倾斜的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陕西获得较多的中央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是决定两省财政转移支付对县乡教育投入积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地方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出现责任缺失或者越位,将会使征地过程的复杂性大大增加.所以,找准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征用中的应有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土地征用的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和服务者,应加强地方政府相关方面的责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等教育管理指向是国务院和省级政府,但当地级市利用国家政策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机遇举办了高等院校时,地市政府同样履行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具有一定的管理地市高校的权责。在目前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约束情况下,地市政府管理地市高校的权责,除作为下级政府要与上级政府一起完成提供教育服务的任务外,更多的是运用拥有的权力来实现举办所属高校的目的。地市政府管理所属高校中存在着权力扩张与责任缺失的问题。地市政府履行管理所属高校权责时,应把握好与学校自主办学之间的"度"。  相似文献   

14.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探析——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中,最为重要的是投入体制和管理体制。投入体制的核心是建立一套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投入机制.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创造一个好的基础。安徽省是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省,也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问题暴露最早最充分的省,剖析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状况,分析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困境的原因在于:县域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匮乏;政府对教育投入总量严重不足;中央、省、市、县、乡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严重失衡;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义务教育体制的严重扭曲。尽快建立和完善规范的中央、省、县三级合理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合理调整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出结构,以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不仅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困境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十一五”规划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然而,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一直严重供给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现行财政制度造成的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由于我国的公共事业责任基本在地方政府,因此必须进行新一轮的财政体制改革:首先界定市场与政府责任的界限,然后明晰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最后调整财权,建立起"以属地分税制为基础、财权事权相统一、财政收支相对等"的彻底的分税制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颁发了本区域《纲要》,其中,对未来十年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谋划。从政策分析的角度透视各地《纲要》,各地对于特殊教育内容的规划,无论从目标责任设计、政策措施安排,还是政策体系构建都取得了一些突破,也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对《纲要》及时进行比较分析,并在《纲要》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地特殊教育政策,形成特殊教育政策体系,才能全面提升我国特殊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市、县长经济责任审计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化和拓展。如何评价地方行政首长的经济责任,在实践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建立起全新的经济指标评价体系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合理的、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指标分析对准确评价经济责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此,经济指标分析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使后续评价有较强的理论依托。  相似文献   

18.
旅游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市、县(区)级地方政府正是认识到旅游形象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纷纷致力于“旅游形象工程“建设,其中有实际的一面,也有虚假的一面.客观地讲,“旅游形象工程“能明显改善旅游及投资环境.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市、县(区)级地方政府的“旅游形象工程“,却与自己的实际脱离甚远,表现出“虚“大于“实“.探其根源,主观上地方政府部分领导存在着形式主义思想和追求政绩、物质贪欲的念头,客观上地方政府对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完善的监督体系.因此,地方政府的所有领导都应克服“旅游形象工程“中的形式主义作风;同时,应对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及客源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应变其在旅游业中的“主宰作用“、“主干作用“为主导作用、指导作用,应建立健全“旅游形象工程“的审批制度,并从源头上预防“旅游形象工程“中的腐败因素.  相似文献   

19.
行政监督是指依法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其公民,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观察、检查、评价、督促及纠正的活动。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本文研究的着力点是把我国宪法规定的县级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阐述目前我国县级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监督现状,最后,对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提出一些见解,增加县级地方政府行政工作的效率,树立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市县级地方国有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相比,面临的困难更多,受到的各种冲击更大。理顺地方政府与地方国有企业的关系,让地方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适应WTO规则,实行体制创新,是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