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分析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学生成长中起关键作用,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塑造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各种行为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对教师自身都有消极影响。北京基教研中心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业不良、注意力障碍、学习焦虑、学校恐怖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师源性伤害,同时会有损教师的形象,影响教师的威信。  相似文献   

3.
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身心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是靼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育人重任。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因为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一个缺乏健康心理、赏罚不公、喜怒无常、冷漠无情或过于严厉的教师,怎能不引起学生情绪的困扰,产生心理障碍?事实说明,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危害程度,决不亚于患传染病的教师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由此引起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没有教师的发展,就难有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力量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纷纷采取各种保障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主体参与作为发展性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策略,引起了我们的广泛关注,多数教师认为主体参与就是通过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达到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所谓小组讨论,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众多学生间的对话,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让学生从已知出发,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发挥小组讨论的认知功能,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产生兴奋的问题,创设能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景,通过讨论,驱动思维,使每个学生在思索中得到发展,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把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联系课文重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本文拟谈一下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以及课堂提问的技巧。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1、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是教师、学生共同来表演,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不能让学生简单地从属于教师。课堂提问正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它能不断地引起学…  相似文献   

9.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应当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为当今知识数量迅猛增加,科学知识增长速度与学生在校的有限学习时间之间出现了尖锐矛盾。所以教学中单纯地传授知识已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增长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之上。再者知识老化周期加快,引起了知识老化程度与学生学习内容和目的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起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教师信息传递、引起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成长等技能和技巧的阐述,论述了体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以及对学生发展所施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让他们去为明天服务。这是传统教育的尴尬。网络把教育中的最终选择权从教师手里交到了学生手中,教育中的权威资源由教师单极拥有向多极化发展,教师的权威性因此弱化。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的生动性加强,由于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式学习的传播方式,师生的权利、行为及关系都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权利的不同,引起行为的改变,由此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陈国宏 《生物学教学》2005,30(11):26-27
所谓兴奋点,是指人在潜意识里所具有受到刺激极易引起兴奋的敏感区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兴奋点,不但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优秀教师授课,学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兴趣盎然,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  相似文献   

13.
参加物理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了,但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那些轻视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丧失学习情感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发展意味着什么,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深刻的反思。在这场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作为教师应当保持清晰的头脑,正确地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并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为了引起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应从教师职业、社会因素、学校管理、教师自身等方面探讨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期末,某中学进行了一次全校性的学生评教师活动,并说明要将这种做法纳入教师的评估机制。教务处公布学生评教师的结果后,引起轩然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板书似乎是教师的专利,至于教师的板书是否引起了学生注意,学生是否明白了教师板书的意图,那就很难说了,因此,这样的板书基本上成了形式。能不能把板书的权利还给学生呢?  相似文献   

17.
高师低年级学生人格特征的测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低年级学生人格特征的测查与分析韩向明张克让马惠霞一、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师范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他们的人格特征将影响21世纪的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师范院校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培养已引起了...  相似文献   

18.
成人中专学生逆反心理及其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及特点成人中专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由外界引导因素(教师原因)和内部主体因素(学生本身原因)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在态度上的非理性的逆向反应。是教师引导中的逆向反应,即学生中的“偏不”心态,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不让他做某件事,他偏要做。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以下特点:1.根源上的双向性。这里所说的“双向性”是指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根源),可由学生方面的原因引起,也可由教师方面的原因引起,或是由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由学生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学生逆反心理有三种情况:一是认识上有偏差,…  相似文献   

19.
教育过程的本质和教师的作用决定了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其素质构成和个性品质特性,影响着学生知识、能力、品德及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在一定情境的双向活动的教育过程中,它决定了由教师的教育活动引起的、使学生身心不断发展的、内化和外化交错递进的螺旋式上升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古今中外,对教师的研究不断深入。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能的素质结构及个性品质又是什么?为此,我们从学生(受教育者)、家长(社会利益代表者)和教师(教育者)的愿望和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教师在工作中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自身的压力却越发沉重,并且压力是来自各方面的,如上级管理的压力,学生、社会、家长的不配合等。压力长期郁结在心,得不到释放,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以及教育教学的效率,会给教师自身,学生和学校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的这种现状应该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注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缓解教师心中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