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特级教师徐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都不会陌生,他的示范课例,精彩讲座在一线教师中广为流传,影响颇深.我第一次听到他的课是在2004年的一次数学观摩课上,记得上的课例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和"确定位置".那鲜活的教学情境,循循善诱的儿童语言,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深深地震撼了我.  相似文献   

2.
徐斌,1969年出生,江苏省南通市人,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名特级教师,参加了教育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1993年以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课选拔赛第一名代表江苏参加全国首届小学数学观摩课,2000年获全国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观摩课评比一等奖,2004年获全国小学数学年会论评比一等奖。曾应邀为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年会上观摩课,在20余家刊物发表论200余篇,应邀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讲学200余次。2004年《人民教育》“名师人生”栏目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2005年《中国教育报》推出了“徐斌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出版专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推敲新课程课堂》、《另类课堂》以及“中国名师”系列教学光盘。[编按]  相似文献   

3.
徐斌,1969年出生,江苏省南通市人,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著名特级教师,参加了教育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993年以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课选拔赛第一名代表江苏参加全国首届小学数学观摩课,2000年获全国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观摩课评比一等奖,2004年获全国小学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曾应邀为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年会上观摩课,在20余家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应邀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讲学200余次。2004年《人民教育》“名师人生”栏目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2005年《中国教育报》推出了“徐斌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出版专著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推敲新课程课堂》、《另类课堂》以及“中国名师”系列教学光盘。  相似文献   

4.
提起特级教师徐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都不会陌生,他的示范课例、精彩讲座在一线教师中广为流传。影响颇深。我第一次听到他的课是在2004年的一次数学观摩课上,记得上的课例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和“确定位置”。那鲜活的教学情境,循循善诱的儿童语言,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深深地震撼了我。之前,我也曾听过许多名师、特级教师的课,但很少能如此吸引我的。于是,我开始多方面寻找有关他的课例和文章,心中有个迫切的愿望,就是如果能和他当面交流,或能成为他的徒弟,那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与建构的过程。选取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斌做个案。以不同时期的三个课堂为纵坐标,以徐斌老师对下述四个方面的研究与理解为横坐标:学生;教材;学生与教材的关联;学生、教材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关联,分析特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反思与建构的,为广大教师提供内容和方法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2005年暑假,我参加了苏州工业园区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班”,听了多个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特级教师徐斌设计了“模拟课堂”,这在各级各类培训中第一次见到,觉得新鲜,在邀请24名“学生”组成授课班时,我就报了名。  相似文献   

7.
我读徐斌     
2004年的12月,仙桃市教科院举办的“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新课程教学艺术展示暨教学专题报告会”活动,那是我第一次听徐斌的课。他身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浑身透露出一股儒雅和睿智。第二次听他的课,是今年的4月初,在中南财大学院。这两次聆听,让我萌发了读他的念头。  相似文献   

8.
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几乎与数学课沾不上边;总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只要立足于语文,研究语文。教好语文就可以了。外出听课也是专听语文,沉浸在语文的殿堂里流连忘返。没想到,数学特级教师徐斌来校上课,鬼使神差地让我与数学有了一次近距离的心灵相约,我居然听了这堂数学课。课毕,真是感慨万千:数学的王国居然这样的色彩斑斓!行云流水的课堂,处处闪现着大师般的智慧,处处折射出新课标的理念。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确让我品出了与现在的语文课堂许多截然不同的滋味。数学课的魅力让我的思想不得不来回在语文和数学这两个看似不同的领域穿梭,苦苦思索着它们之间难以释怀的点点差异。  相似文献   

9.
2005年暑假,我参加了苏州工业园区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班”,听了多个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特级教师徐斌设计了“模拟课堂”,这在各级各类培训中第一次见到,觉得新鲜,在邀请24名“学生”组成授课班时,我就报了名。  相似文献   

10.
看了徐斌老师《一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实录与反思,我深切地感觉到徐老师“追寻有效的数学课堂”的足步。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初中数学总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和经济不断地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在教育上,我们不断地推行和完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效率,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也十分地重视效率问题,在总复习的课堂上更是如此.数学课堂的复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复习,还是对知识掌握能力的一种提高.而数学总复习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只关注教材课本上的知识点,对学生的关  相似文献   

12.
[境界]在教学沙龙活动中,特级教师徐斌谈到了自己追寻理想数学课堂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他经历的数学教育生活的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精雕细琢,完美无缺。1987-1993年,他教1-6年级数学。为了使课堂完美无缺,每一堂课他都认真审视,不断修改,使每一环节紧紧相扣、层层深入,上课时间都精确到秒。徐老师当时认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天衣无缝、无可挑剔,但最终没有真正实现这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看了徐斌老师《一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实录与反思,我深切地感觉到徐老师"追寻有效的数学课堂"的足步。 文章的标题引起了我的关注,并进而引发了我的思索:为什么是"追寻"?怎么会是"追寻"?这是否说明在一些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正离我们而去?或者说其有效性已大打折扣,更谈不上什么高效?  相似文献   

14.
林花 《江西教育》2003,(18):23-23
从上学期开始,我让学生尝试撰写数学周记。当时的初衷是想让学生增强对数学的直接、感性、真实的认识和体验。一个学期试验下来,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了,思维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数学周记,他让学生从数学学习的“小课堂”走向了社会的“大课堂”,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与延伸。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周记将生活与数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让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使得学生乐于接触数学信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着写数学周记,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学习、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或用…  相似文献   

15.
罗敏 《生活教育》2014,(14):80-81
正行走在"数学教学"的日子里,让我的生命更加激扬,精彩十足。灵动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智慧的火花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我的心灵。品味着数学教学的点点滴滴,让我若有所思,在不断地反思总结、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我对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理解: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开辟出属于他们的"快乐数学"之路。一、把发现的空间"留"给孩子数学追求它的整体性,也强调着人文性。最具人文性的地方可以说是每个单元的感受部分,也就  相似文献   

16.
<正>我在农村初中教数学有10多年了,感受着农村社会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裕,生活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可是我却感觉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却是一年不如一年,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格格不入,他们对课堂上的一切都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看小说、画画,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厌烦.面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有关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我曾一度困惑,也常  相似文献   

17.
《数一数》是小学数学学习的第一课,第一课的数学课堂承载着学生的很多好奇与期待:数学是什么?数学学什么?怎么学数学?……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后,再次走进一年级的课堂,也多了很多思考:我的课堂体现课改新要求了吗?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了吗?怎样才能既上出一年级的特点,又能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趣味学习是儿童永不厌倦的学习方式。在日常教学、赛课活动以及公开教学中,他总要设计一些趣味练习,或做一个游戏,或穿插一则故事,或举行一次小型比赛,他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讲故事和动手操作等形式进行教学。他把学生带进了数学乐园。三、互动生成,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新世纪伊始,徐斌的教学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追求真实有效和互动生成。对此他是这样进行阐释的:真实的课堂应摈弃演练和作假。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月考已经过去了,试卷陆续发到了学生们的手中。对分数一向比较重视的学生们各自都在暗地里紧张地进行着计算。考试结果出来了:叶凡同学四科总分成绩全班第一名。这对于屡次想夺冠的他来说可比过节都高兴啊。我也为他能取得好成绩而感到高兴。可事情并没有因他的成功而圆满结束,接踵而来的是他可怕的骄傲。据我观察和科任老师的反映,叶凡同学最近在课堂上的表现不是很好,上课时故作聪明:要么在做自己的作业,要么故意在课堂上与老师争辩一些不容争辩的事实。我想,他一定是被这次暂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这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啊!学生毕竟是…  相似文献   

20.
杨飞 《考试周刊》2012,(82):88-88
在2011年7月14日上午,我有幸在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老师的一节数学课——《认识乘法》,徐斌老师真实自然、动态生成的教学,让我领略了新课程理念下的精彩课堂。其中精巧独特的教学设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感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