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那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由此信息技术的教育显得越来越加重要。从中学生的教学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一些基本技能,逐渐培养中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课程的兴趣,鼓励他们发挥创新能力,才能够为未来的信息技术研发工作提供实用的人才。本文对实践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并简要地阐述中学教育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就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学科是实施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职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及在本专业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服务,具有注重应用、宽度优先、社会需要、灵活机动等特点。针对职校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特点,我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6.
郑翊 《宁夏教育》2013,(1):58-58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标中指出,“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幻想”。因而,如何有效结合新课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将想象应用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并初步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本文通过对高中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行简单分析,结合自身经验对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对高中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简单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成了我们最终的目标。下面,笔者就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教育,同其它任何教育一样,都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发展人为核心,以人的可持续教育为根本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不应只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创造性和实践性要求很高的新型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大多教师都意识到探索性、创造性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有不小的影响,所以现如今教师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以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性需求。而且这种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学生成为新世纪信息时代的信息建设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惠利 《宁夏教育》2008,(12):22-23
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中学生,应不断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共事,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根据课程方案要求,我校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周”活动,并把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学生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取得了明显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徐慧 《广东教育》2002,(3):35-35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内容分析和理解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的利用能力——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进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采用主题教学,并运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4.
薛松 《西北职教》2006,(4):54-54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它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设想。信息技术教育,是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锻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万式。而素质教育也正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和培养追踪新技术的能力。二相辅相成,具有互动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既是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一件作品、解决一个问题、进行一项学习、开展一项研究时,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动手尝试,需要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这样就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提供了极好的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其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研发信息技术课堂中教与学的新策略、新模式,将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达到全面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等等。即论述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和划分任务时间、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课后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即学即用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16):114-115
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其不仅有效改变了以往单纯向小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响应了素质教育的号召。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来看,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已经成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于磊 《中小学电教》2011,(10):108-108
我省中小学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十余年.这对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参加工作也已有十余年了,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些自己的看法。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方法,那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呢?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分层教学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特长.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受学生欢迎。下面是本人结合自己分层教学的实践。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