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州学人》2008,(2):48-48
“中英科技贸易协会”是由旅英中国专家、学者发起,于2004年成立的全英第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专业团体组织,旨在广泛团结旅英中国学子在学术界,工商界的有为之士,大力促进中英两国在科技,商贸、教育、文化等领域内的双向交流与合作,为旅英中国学子建立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中英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理化》2006,(1):48-48
河南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0522班张艳英同学来信:“《高中数理化》是我很喜欢的课外读物,通过它,我学习数理化的兴趣越来越浓了。一时兴奋,想把自己的一些见解与其他学子分享,不知此愿望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3.
2006年夏天,“巴川学子成长系列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2007年冬天,为了探寻那份感动的源头,我参加了“赢在巴川”冬令营。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我还将“莘莘学子”想当然地读作“辛辛”学子。有次在大学里座谈,有“辛辛”之学子递上条子来纠正我——正确的发音是“shēn”。请当众读三遍。我当众读了六遍。从此不复再读错。每自思忖,我之沉湎于读和写,并且渐成习惯,经年又年,进而茧缚于别人看来单调又呆板的生活方式,主观的客观的原因自然是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07,(2)
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6人于2006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赴法国、德国和英国进行考察访问。代表团在10天的行程中访问了3个国家的4个城市,召开了8次座谈会,与数百名中国留学生和海外学者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出席了全德学联年会,访问了我驻英大使馆,参观走访了有我海外学子就职的两家企业。代表团通过看望海外学子,向  相似文献   

6.
两个记载本     
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珍藏着两个普普通通的记载本,分别记载着一九八O年以来和一九九三年以来我和学子们在报刊用稿、获奖的基本情况。第一个记载本,是我在人称“湖北的西伯利亚”———恩施山区工作时使用的,是我在恩施市师范、恩施市一中任教语文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的吹拂下,和学子们在语文园地里锐意改革,辛勤笔耕的真实记录。虽然它没有日记那样具体,没有传记那样详实,没有散文那样抒情,但,它清楚地、真实地、生动地记载了我和莘莘学子走过的教学、科研轨迹,是我和我的亲爱的学子们沐浴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灿烂阳光…  相似文献   

7.
秦润莹  王蕾 《考试周刊》2010,(7):203-203
随着2009年高考的结束.一大批“90后”学子步人了大学校门,面对“90后”大学生应该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我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请同行们多多指教。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11日,南昌理工学院法人代表邱小林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在江西体育馆举行的由聂海胜、费俊龙等9位成员组成的“神六”报告团的报告会。下午2点30分,报告团一行前往滕王阁游览,邱小林在滕王阁门口迎接,南昌理工学院学子们组成花队表示热烈欢迎。“神六”英雄微笑着向南昌理工学院学子挥手致意。当邱小林亲切地握住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手时,他激动地说:“今天我握的是一只曾经到过太空的手,感觉非常神圣。”聂海胜则说:“两年前与你握的是和今天同样的手,只不过我肩负着全国人民的重托和战友的责任。”邱小林在2003年10月“神五”发…  相似文献   

9.
在历时四年的自学过程中,我不断尝试各种学习方法,最后总结出“四步自学法”屡试不爽。现和盘托出,希望能助莘莘自考学子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因为国防科研的需要,我走进了新疆戈壁深处,从此每年野外工作时间在9个月以上,至今已有14年……”东华理工大学的校园里,“核新讲坛”是青年学子们最为追捧的活动,2020年的一场报告,现场400余人把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甚至有同学围着讲台席地而坐。讲台中间,一位中年教师正讲述自己在戈壁荒漠中的困难、执着与坚守,勉励学子们志存高远、科技报国。  相似文献   

11.
英国是我国海外求学学子的取经宝地。但是在人生地疏的地方求取新知,如何收集资讯、掌握海外求学生活与顺利取得学位,是留英学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此,我略微谈谈在英国留学应注意的事项,像攻读学位、读书生活、奖学金、伴读配偶与子女教育等,希望对有意来英求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一家在江苏常熟生活了20年,孩子正念高二,临近高考了,可户口还在老家浙江仙居,该怎么办?”网友“过眼云烟”在“两会”QQ群里说,“请帮我问问代表、委员们,我的孩子一定要回老家高考吗?”(《扬子晚报》3月11日)“过眼云烟”遇到的问题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正困扰着无数学子和家长。  相似文献   

13.
翁祈桢 《新读写》2011,(9):34-35
“好学力行”四字之精辟,令我赞叹不已。它不仅蕴涵了校方对学子们的要求和期望,更对于“学”与“行”的关系——这一做学问者永恒的论题阐明了观点: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在一代代市西学子的手中传承了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初为人师,面对求知若渴的学子,我只有用我的全部“爱心” 去关怀他们、体贴他们,用我的人格、言行去感染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09,(6):18-18
5月2日,在韩中国留学生联合会隆重举行了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绽放青春、秀出真我”才艺表演大赛。至此拉开了“我爱我的祖国”系列活动的序幕。来自韩国20余所重点高校的600余名中国留学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才艺表演大赛活动。才艺展示节目种类多种多样、精彩纷呈,突出了当代海外青年学子热爱祖国这一永恒的主题,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海外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  相似文献   

16.
“我想见叶永烈。”“我想与王安忆合影。”“可以让秦文君为我签名吗?”……读着这一封封来信、一个个期待,我惊讶而感动:原来,在我的周围有着那么多热爱文学的年轻的学子.正满怀憧憬与热忱,编织着自己的文学之梦。  相似文献   

17.
黄伟杰 《学子》2004,(11):13-14
当我与《学子》杂志总编辑贾立范商议《学子》本期《文化名人》专栏的首位采写对象时,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位共同的熟人,就是陈凤翚。谈论间,又随即闪出一个题目,就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其实,这是我沉淀多年的一个印象。我想,以这个题目来写凤翚:“踏遍青山”是背景,“人未老”是重点。而“人未老”者,又在其心态、在其品格也。  相似文献   

18.
2010年9月.我结束高三教学工作返回高一,挣脱题海的樊笼.思绪亦开始飞扬。眼见崭新的107位学子。新奇感和创造感与日俱增,月份系列随笔创作的念头亦牢牢盘踞于心。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我时常提及他们学长的“四月随笔”、“五月随笔”.  相似文献   

19.
学友来函     
几乎每天下午都到阅览室去小坐一会,今天也不例外。昨天看到的是上一期日《学子》,今天又换了新面孔。那份惊喜,那份欢愉,流淌在心坎上。本期《学子》中,《世界文学名著》办得有特色!它所提及的38部大中学生必读小说我已看了大半,深知这些名著对中学生、高中生乃至大学生都很有好处,非常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我个人认为,“文学”对绝大部分学子来说并不陌生,而“外国文学”对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刚刚步入青春韶华的初中学子,离开了童年温馨的摇篮,走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