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建构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课外阅读的重点的整本书阅读。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目的是将课内、课外阅读进行勾连,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导读推荐、及时跟进、交流总结等策略,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深入阅读,引导学生理解整本书的深刻内涵,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向承凤 《湖北教育》2003,(17):23-2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学习方式,促进其主体发展呢? 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荷花》一文的教学,老师布置学生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后,提出:作者为什么说这幅画是“活”的画?为什么说荷花会“冒”出来。而不是“长”出来的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让学生带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是目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和改革探索,我们尝试了在物理化学实验中运用“引导课文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1引导课文教学法简介“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所进行的项目教学,通过这一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它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欧美,特别是在德国的职业高等教育中普遍采用。a.引导课文教学法的特点。①学生按照给定的引导问题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  相似文献   

4.
在执教《鲁本的秘密》(小学语文第十册》一文后,对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进行了反思。新课标指出:“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两种读书方法。1 .指导学生学会围绕课题提问。围绕课题提问是学习课文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整体感知课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我让学生围绕课题《鲁本的秘密》提问,指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作者的写法、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提问,学生纷纷提出:“鲁本的秘密是什么?”“鲁本怎么会产生这个秘密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左右。应该说这个数目是很大的。那么如何实现这个阅读目标呢?我们认为除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读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课外读物,如科普读物、历史书籍、童话、名人传记等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一点三线”式的课外探究阅读法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一、什么是“一点三线”式课外探究阅读法呢?“一点三线式”课外探究阅读法,就是以课文为“中心点”,所有的阅读内容都要围绕课文这个“中心点”,所有的阅读内容都与课文内容和作者有关,然后按“作者线”“课文疑难线”“文体线”三条…  相似文献   

6.
《曼谷的小象》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的字里行间,饱蕴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读来感人至深。在讲读课文时,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呢?我提出可比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我先以《曼谷的小象》写什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同学不加思索在回答:“当然是写曼谷的小象。”“是这样吗?”我再次提出疑问:“请小朋友再读一读,想一想,曼谷的小象后面还有谁?”  相似文献   

7.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路线图”,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的“导”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学案把静态的教材进行动态的开发使用。它把教材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情景化、生活化、问题化设计和加工,特别注重把教材的知识细化为一个个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并提前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走进教材,实现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而导学案中,导是关键、是根本。导学案中“导”的作用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8.
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笔者认为,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趣味性原则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1)以课文激趣。在学习了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加深他  相似文献   

9.
通过质疑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质疑毕竟是手段 ,解疑才是目的。因此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 ,自己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能解疑呢 ?一、引发争论 ,解决疑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争论 ,在学辩中得出结论。如教《草船借箭》一文时 ,有一位学生提出 :“读了课文 ,我认为 10万支箭应该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 ,为什么题目偏用‘借’字 ?”这个问题挺有见地 ,我趁机引导 :“是啊 ,题目为什么要说‘借’呢 ?题目出错了吗 ?现在老师请同意‘…  相似文献   

10.
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引导:同学们,天上有几个太阳?对呀,天上有一个太阳,那四个太阳是怎么回事呢?(板书:18四个太阳)(学生齐读两遍)面对“四个太阳”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把你的问题记在读书卡上的“我的问题”栏里。然后,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有“四个太阳”的神奇世界,共同解决我们的问题。读书卡课题:四个太阳摇摇摇摇时间:问题提出者我的问题我的想法我的收获过渡:同学们填好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四个太阳是怎么一回事。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郾听课文录音。2郾听完录音,你知道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这是全国优秀青年教师陈建先在广西南宁市上的一节苏教版阅读教学课。本节课在处理理解内容与语言实践的关系,淡化分段、概括中心和必要的理解文章结构,领会中心思想的关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教师的积极引导的关系等方面将会给我们以诸多的启示。教师由当天在礼堂舞台上课这一“课堂”的特殊性入手引入课文《特殊的葬礼》的学习。读课题。学生正欲对课题质疑,教师提示学生先不急于质疑,而是读课文,从课文中自行释疑。师:读了一遍课文后,原先想质疑的问题解决了吗?生1:我原先想问《特殊的葬礼》为什么是“特殊”的,读课文后,我已经知道了是…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地探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 如在教《动物园的晚上》一文时,开始引导学生就题质疑:谁去了动物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让学生去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在此基础上可以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再产生新的疑问:  相似文献   

13.
正课外阅读顾名思义是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学习过程中“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先生的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听说读写文学素养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那么对于语文学习起始阶段的低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我们怎么开展呢?我们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疑,兴趣的激发是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在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过程中,我进行了以下几个维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这个根本。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师要带着学生从课文里走个来回。”简析这句话,意即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语言形式入手,弄懂课文中的概念,感受课文中的形象,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还只完成了一半;再引导  相似文献   

15.
<正>统编版教材编写的出发点之一是让学生爱上读书、多读好书、学会读书,这也是其教读、自读、以及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语文阅读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自读课文的设置在这个体系及学生阅读学习和实践中起到了“关键链接”的作用,反映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根本内涵。一、立足学生学情,加强预习指导自读课文的学习不该仅局限于课堂,而应该是起始于课前。自读课文的预习是课堂有效训练的保障,甚至是进行深入探究,提升自读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阅读引导设计学生读课文,画出登泰山(包括下山)的路线图,解决如下问题: (1)、泰山名胜古迹甚多,作者是怎样紧扣“雨中”这一特点,有详有略进行描述的?根据“详”、“略详”、“略”三个等级标准,分别在线路图上标出。然后细读“详”  相似文献   

17.
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引导课文教学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导课文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引导课文教学法源于行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所谓的引导课文 ,是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这里的“课文” ,有着较广泛的含义。对工科专业课教学来说 ,就是来自工程实践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 (项目或课题 )。采用引导课文教学法进行教学 ,就是借助于预先设计的引导课文 ,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等手段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这里的“独立” ,既可以是一个学生 ,也可以是几个学生组成的一个小组。前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后者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如团队精神 )。在…  相似文献   

18.
学习《拿来主义》,由学生们课外阅读状况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学习课文前半部分,学生们阅读、思考、讨论: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生1: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批判“送去主义”。师:谁能用学过的历史知识阐说“又碰了一串钉子”这个句子的内容?生2:鸦片战争以后,又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来又是八国联军不断侵略。生3:清政府和英、法、美、德、日本、俄国、意大利等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所以说“碰了一串钉子”,一个又一个钉子。师:非常概括地说明中…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新课程教材中以“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为基本呈现方式,之所以用这样的体例编排,体现了对学习方式的引导。我们在对“活动体验”这一板块所选的课文的学习与“文本研习”“问题探讨”两个板块所选的课文的教学采用的学习方式侧重点显然应有所区别。“活动体验”板块的课文应采取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活动体验感悟。何为体验?亲身经历,亲身察验。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要求学生走进文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内心的需求出发,调动  相似文献   

20.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什么是课外阅读?笔者这里所指的是教材以外的一切阅读,既包括学生在课外进行的一切阅读,也包括教师统一安排在课内阅读的教材以外的读物。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靠学习一学期28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