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一般出版物都把纳粹党旗上的图案“■”写成汉字“卐”,如《读者》杂志1995年11期《〈我的奋斗〉是怎样一本书》说,纳粹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个黑卐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说:“纳粹党旗上有红底白圆心,中间是一个‘卐’字的图案。红色象征社会主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党徽上亦有‘卐 ’字图案。”其实,这些都是误用。  相似文献   

2.
《楞严经偈语》石刻,嵌在泰山灵岩寺御书阁下门洞外左右壁上.此石刻,《灵岩志》称“圆通经”,实为《楞严经》中部分偈语,用三言至七言以至多言为句,一般四句为一偈,是佛经中的颂词.该石刻所刻偈语内容,为二段,分刻于四石之上. 《楞严经偈语》石刻四石:第一石宽163厘米,刻偈词41行,满行10字;第二石宽147厘米,刻偈语39行,满行10字;第三石宽158厘米,刻偈语42行,满行10字;第四石宽149厘米,刻偈语、题跋、题款36行,满行10字.凡刻文158行,字径皆3厘米,均为行书,高皆39厘米.其中最末4行,题款为正书,字径约1.5厘米.  相似文献   

3.
为了纪念义和团运动八十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辑了《山东义和团案卷》、《义和团史料》、《义和团在华北》三种专刊,作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等已刊资料的补充。《山东义和团案卷》,是山东巡抚衙门汇抄的文件。全部文件起自光绪二十五年八月,止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现存济南、东昌、泰安、武定、临清、济宁、沂州、衮州、曹州等七府二州案卷,和“各防营”、“先  相似文献   

4.
岳阳楼 在今湖南岳阳市洞庭湖畔西门城楼上,共三层.精构细筑。气势宏伟。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重修,并嘱范仲淹撰《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5.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高者挂罥长林梢”句,部编中师《文选和写作》第五册作了如下注释: [罥(juan)] 挂的意思。[长(chang)]这里是高大的意思。我以为这个注释值得商榷。“高者挂罥长林梢”的上句是“茅飞渡江洒江郊”。“飞渡”之“飞”,是用来写屋顶上的茅草的,形容这些茅草被风卷走,越过大江时的速度很快。“洒”字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茅草在风中从空而降的状态。接着就是“高者挂罥长林梢”,写的是一部分茅草飘落在高处的林梢上。“挂罥”连用,  相似文献   

6.
在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并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本文想就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以及“扶清灭洋”口号等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请同志们指正。一义和团原名义和拳,又名梅花拳,后来改称义和团。关于义和拳名称改变的时间,一些同志认为是在1899年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期间将义和拳改称义和团的。这种说法与《清史稿·毓贤传》的记载“毓贤为更名曰‘团’,团建旗帜,皆署‘毓’字”,相吻合。另外,像刘孟扬的《天津拳匪变乱纪事》、鹿完天的《庚子北京事变纪略》等书也是这  相似文献   

7.
2000年3月新版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70页写道 :“慈禧太后看到义和团难以‘剿灭’ ,就改用‘招抚’的办法 ,默许义和团为合法民团 ,企图控制利用。”1992年11月旧版教材第69页写道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 ,承认义和团合法 ,企图控制利用。”从新旧教材的表述变化可以看出 ,新教材最大的修改就是把“清政府”改为“慈禧太后”。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的主角是西门庆,却以潘金连、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各取一字组成书名。好像是为她三人作传,实非。但毕竟金、瓶、梅三人是全书的女主角,他们的恩恩怨怨、生死情场紧紧围绕西门庆和西门家族这一中心轴线展开,为表现西门庆一生和西门家族的兴衰,为突出全书纵欲必亡的主旨起了重大作用。她们三人与其他妇女构成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组成了《金瓶梅》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9.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是古代汉语教材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第三册的16篇文言文(含诗、词)中涉及“三字”判定的就有26处。但是在“三字”的定义及判定标准上,无论是现行古代汉语教材还是中学语文教材都不尽如人意,造成了“三字”判定上的混乱。可见,高中语文教材里“三字”混用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相似文献   

10.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之一,被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一篇章”,“群言之祖”,它所反映出的审美意识一直影响至今.《周易》一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二是传.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次列卦辞.每爻先列爻题,次列爻辞.爻题都是两个字组成,一个字表示爻的次序,自下而上,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用“二”字,第三爻用“三”字.第四爻用“四”字.第五爻用“五”字,第六爻用“上”字.  相似文献   

11.
欧文杰 《新读写》2012,(2):56-56
放眼荧屏,以幸福为符号的电视剧蜂拥而至,从《老大的幸福》到《下一站,幸福》《幸福来敲门》……真可谓是山头林立,飘舞的大王旗上绣满了“幸福”二字。  相似文献   

12.
人民版《历史》必修①专题四第3课有一幅题为“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照片(如图1)。在这张照片中,主礼台白色背景幕上写的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仪式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背景幕左边是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右边是澳门特区区旗。  相似文献   

13.
鼓、金、旗是古代战争的指挥用具,前人把这三件东西称为“三官”。《周礼》上说:“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这说明古代已将鼓、金、旗和军事活动联系起来了。“鼓”在古代军事活动中有三种作用,一是报时,二是警众,三是鼓舞士气。古代部队驻扎时和行军时要击鼓。《文献通考》上说:“军城及野营行军之外,日出没时挝鼓千槌,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首为一叠;三角三鼓而昏明毕。”这就把击鼓的第一个作用说得一清二楚。部队在行军中遇到敌人,先头部队就要击鼓,以示后续部队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这是击鼓的第二个作用。《左传·庄公十年》写道:“一鼓作气”。是说第一次击鼓进攻时士气振奋,群情高昂。本文又说:  相似文献   

14.
崇尚俊老师的《这个“有”字不能省》(《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4—5期合刊)认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7页四处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漏掉了非常重要的“有”字。其实在这一问题上,崇老师引证的材料有些陈旧,教材使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是准确的,无须修改。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第五册知识短文《多重复句》的“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三小题(见该书第146页),是大家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最近出版的河南大学《中学语文》八四年第五期上,载有杨文泉同志的一篇短文,文章认为这个多重复句有三种理解、三种分析。现在抄录如下。(杨同志的引文中,“写好”后多一“了”字,“发  相似文献   

16.
1 讲透关键字。全诗往往就因那表现力强 ,含意深刻的一、两个字使意境大为增色。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 ,一个“挂”字 ,把瀑布从悬崖上飞落下来的形象形容得十分生动 ,使人顿时想见那壮观的情境 ,进而在全诗的吟读中不知不觉进入到美妙的诗境。2 注意字的多音和通假。古诗中的多音字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朝”、“一日还”的“还” ;杜甫的《绝句》中“一行白鹭的“行”等等 ,应一一指出 ,还有些通假字 ,如王维《鹿柴》中的“柴”通“寨” ;陆游《示儿》中的“死去元知万事空” ,“家…  相似文献   

17.
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王象之《舆地纪胜&;#183;岳州》引《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广。”唐代中期,三位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先后登临此楼,留下三首五律。名楼留行迹,泼墨写湖山,楼以诗名,誉满天下。  相似文献   

18.
<正> 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1890年6月,当八国联军在中国北方发动武装进攻时,英美帝国主义同中国长江流域的东南沿海各省督互相勾结,搞所谓的“东南互保”活动。 “东南互保”局面的形成,主要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英国为维护在瓜分狂潮中所擢取的殖民利益,并利用义和团运动期间清政府总政策的多变和混乱,以及由此而加剧的南北督之间的矛盾。 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防范查禁,控制利用,一意剿杀。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对待义和团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以致影响到清政府在政策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含糊和混乱状况。首先,方针多变。当时有人这样说:朝廷办义和拳招书,前后反复,不类一人一时所为(《义和团》(二)520页)。这时期“政令最乱,或剿或否,毫无宗旨”。(《庚子纪事》222页)。其次,在当时清政府处理义和团问题的上渝、硃批之类的正式文件上,用语常是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例如1899年12月29日上谕说:“拳民聚众滋事,万无宽纵酿祸之理。”然而,在这个谕中却又说:“惟不可一意剿击,致令铤而走险,激成大祸”(《义和团》(四)9页)面对这类上谕,地方官员也只好表示“自当悉心设办”(《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48页)敷衍过去。再次,这时的谕旨失去了约束力。”谨  相似文献   

19.
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中,颇有争议,现择要评介如下: 一、义和团源流问题。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源于白莲教。如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它是白莲教的一个派别。”另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与白莲教无关,是源自咸丰、同治年间直隶、山东交界的乡团,或与白莲教并立的民间宗教、秘密结社等。方诗铭在《社会科学辑刊》一九八○年第四期中甚至提出“义和拳(团)与白莲教是两个‘势同仇火’的组织。”我们认为,义和团实际是中国人民反帝力量的大汇总。它成份复杂,源流繁多,有来源于白莲教各支派的,也有来自乡团及一些秘密结社和拳会团体等。二、义和团起因问题。一种意见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  相似文献   

20.
<正>《张迁碑》,全称《汉故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碑文系当时山东谷城县官员共同发起的为前县令,当时已转任河南汤阴县令张迁所立的德政碑,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二月刻。碑高317厘米,宽107厘米,碑额篆书"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2行12字。碑阳隶书15行,每行42字,碑阴捐钱人名字及所捐钱数,共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张迁碑》是汉碑中的名品,用笔以方为主,内敛,笔力雄厚多变化,字视大小而笔画或粗或细;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