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算起来我教语文已有十余年了。刚上班那会儿,不知备课是何物,只记得从教导处领回教学参考书及任教年级的备课手册和几本空白的备课本。上课时,便打开从备课手册上抄好的教案。从此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生涯。这其间,我也曾登台参加过各级优质课比赛,慢慢地我感觉到备课不仅仅是“抄”这么简单的事。它是一位语文教师教学境界的象征。悟出了这一点,我便开始向名师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备课方法。  相似文献   

2.
算起来我教语文已有十余年了。刚上班那会儿,不知备课是何物,只记得从教导处领回教学参考书及任教年级的备课手册和几本空白的备课本。上课时,便打开从备课手册上抄好的教案。从此开始了我的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算起来我教语文已有十余年了。刚上班那会儿,以为备课就是看教参、读文本、定方案。在参加了几次优质课比赛之后,我才慢慢地体会到,备课,不仅仅是“抄教参”:讲课,不仅仅是背教案。悟出了这一点,我便开始收集、学习有关教学的经验、方法。我很幸运地拜读到于永正名师的《我这样备课》、傅开国名师的《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备课》等文章。由此,便开始尝试新的备课方式。  相似文献   

4.
肖川 《宁夏教育》2006,(9):71-71
于永正:强调“隐性备课”、注重“备学生”、“备学法”。张化万:主张“系统备课、换位备课、多次备课、板块备课”。赵景瑞:通过点线面等多角度去钻研教材、用足教材。窦桂梅:关注预设和抓“题眼”。闫学:提倡对文本进行“立体式的解读、深式的解读、有宽度的解读、有创见的解读”进行备课。盛新凤: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依据进行立体备课林良富:强调通过与文本和学生对话进行创造性思维备课。刘可钦: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不同教学思路的追问,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夏青峰:关注“为何而学、学习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作为备课支点……每个名师的备课智慧,都体现了教者超乎寻常的功力,  相似文献   

5.
正说到备课,每位教师都有很多感慨,有自己独特的备课方式。下面谈一谈对备课的三点心得认识。一、多读书、学会学习有幸听过刘德武老师讲的《斐波那契数列》,我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刘老师的课,让我感觉到数学离我们的生活真的很近。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去感受,去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上个学期学完《圆的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了一位历史老师在谈到备课时说:“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的备课与15分钟的备课。的确道出了教师用整个生命去备课的真谛。近日,看了一本书,叫做《名师备课经验》。众多名师的备课经验也无不证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似文献   

7.
王节玉 《师道》2008,(12):48-49
目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了。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可谓如火如荼,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备课有效是前提。换句话说,教师备课无效,课堂教学必然无效。  相似文献   

8.
最近,学校开展了一次“我学名师”演讲赛,号召全体老师向名师学习。我有幸观看了从同事手中借来的几张“中国名师课堂实录”光碟,同时查阅了于永正、窦桂梅、薛瑞萍等小学教育名师的成长资料,感慨万千,深受启发。静下心来,不禁沉思:学名师,究竟学什么?  相似文献   

9.
杨学军 《山东教育》2009,(1):125-125
近日,笔者去一所小学看望一位当语文教师的同学。来到他的办公室,笔者看到他和几位语文教师正在写教案,而且都在抄写《星级教案一点通》这拳书。“为什么大家不自己备课写教案呢?”同学答日:“我们兼课多,每天要写两三科教案,这样不是省事么。”难道我们的农村小学教师就是这样备课的吗?这样的教学态度又怎能将知识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呢?  相似文献   

10.
(1)站高望远,纵横驰骋。教师对文本内容纵向深度的挖掘与横向联系的拓展;对学生知识水平的预期把握与课堂心理的分析理解。(2)收放自如,水到渠成。教学内容的有序安排,课堂节奏的有效调控,意义建构的扎实生成。(3)仪表端庄,目光深情。教师深厚的学养与真挚的情意外化为教师优雅适恰的举止与自信自主的气质。(4)观点鲜明,风格天成。娴熟的课堂技能,坚定的教学信念,深刻融会的见解,使得其课堂教学凸现出鲜明的个性化风格。所有这些特点可被概括为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或教师的“专业尊严”;而内在于这个“专业性”,  相似文献   

11.
名师不可学     
肖川 《青年教师》2003,(12):39-39
  相似文献   

12.
学名师上课     
名师的课,热情洋溢,活力四射;声情并茂,情真意切;师生平等,水乳交融,还有设计精巧,妙趣横生。名师是我们大部分教师学习的榜样,他们引领着我们不断跨过新课程征途上的重重障碍,让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精彩。  相似文献   

13.
张海生 《辽宁教育》2013,(4X):46-46
<正>每每公开课、优课评选,为数不少的"模仿秀"老师就展开名师名课"网络大搜索",模仿名师"一招一式"去组织教学,去启发学生……可教学效果却相去甚远。在娱乐圈,演员都想成为"明星";在教育界,教师都想成为"名师"。明星一直是娱乐新人模仿的对象,每个教师都想通过模仿名师的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按图索骥、一味模仿却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尽如人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明星教师刘欢在评点《中国好声音》选手时直言"自己不主张模仿,好声音的前提在于它真实的本性……每位选手都应该展现出个性和声音的特质。"诚然,名师课堂呈现出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独特教学设计,还有融洽的课堂气氛和精湛的教学技艺,给一线教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然而,学习名师课一味地照搬,盲目模仿,也会忽略自身的素质,失去自身的教学风格。齐白石老人曾告诫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那我们学名师,究竟学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15.
<正>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和我的两位同事从福建省永安市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来到杭州浙江师大综艺楼会堂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于永正、靳家彦、王菘舟、闫学、倪宗红、滕春女、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艺术,艺术意味着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只看教学参考书是不够的,需要有师傅的引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成长为名师,作为名师,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也是我们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观摩名师上课的原因。许多教师在参加教研活动的时候,容易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名师的课搬回到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学习名师应该是促进教师专业成熟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学习形式,建构有效策略,即:明确学名师的愿景,掌握学习方法论,丰富学名师的内容,把教育理想和对教育、对学生深深的热爱,化为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8.
名师是普通教师的榜样,向名师学习,是为了给普通教师一个标尺,用这把标尺来丈量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育领域,当我们在谈及教师的榜样时总会想到名师。在谈到名师时,那一长串的名字:斯霞、霍懋征、李吉林、魏书生、孙维刚、李镇西等便会一一出现。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习,那应该学习名师的什么呢?应该怎么样向名师学习呢?执着的教育追求,向着自己的教育之梦出发只有热爱才有可能让自己有所作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近几年,在各级各类的观摩研讨活动中,名师精品课、示范课竞相闪亮登场:在教育图书市场上和教育期刊中,名师的书籍琳琅满目,名师的经典课例随处可见.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妙的教学设计和纯熟的教学艺术,令广大教师钦佩和羡慕,继而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效仿,学习名师、争当名师一时风行起来.那么,我们向名师学习,究竟应该学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校本教研交流会上,一位青年教师模仿一位特级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课,结果适得其反,心生纳闷。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由于现在网络便捷,搜索一下,名师的课堂录像、教案等资料尽收眼底。于是。同一版本的课例可以在短时间内“异构”出多种新的课例,却很少能“成功升级”。名师的课,我们可以学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