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教育督导的历史沿革教育督导在我国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天子视学”。《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意思是说,在天子视察学校的时候,学校天刚亮就击鼓催学生早起,准备接受视察。“视学”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督导的最早形态。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历史上看,“视学”一词由来已久。尽管其含义同近代的教育督导在本质上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仍是可以延续起来进行考察的。 首先从古代的视学来看。我国古代的统治阶级搞政教合一,把教育看作重要的统治工具,封建帝王往往是直接过问干预的。早在《学记》这部汉代以前教育经验的著述中,就已有“天子视学”、“王亲视学”的记载。汉代的历代帝王都很注意去太学“幸学”,“考察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教育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法律监督是依法治教的重要保障。但我国教育法律监督还存在一些诸如教育法律监督机构独立性不强、监督合力不足、司法监督薄弱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政府实施教育法律听监督,加强司法机关对教育法律实施的监督,并在制度上确保教育法律监督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教育督导的历史沿革 教育督导在我国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天子视学".《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意思是说,在天子视察学校的时候,学校天刚亮就击鼓催学生早起,准备接受视察."视学"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督导的最早形态.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教育督导的历史沿革教育督导在我国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天子视学"。《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意思是说,在天子视察学校的时候,学校天刚亮就击鼓催学生早起,准备接受视察。  相似文献   

6.
郑晓花 《教育》2008,(3):34-35
教育督导,也称教育视导,是对教育工作进行的视察、监督、辅导等活动。担任教育督导职责的人员称为视学、督学或督导。在国外,教育督导被看作是学校工作的风向标。甚至有学者认为“有什么样的督导人员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有什么样的督导就有什么样的学校”。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风起云涌。  相似文献   

7.
督学是随着督导制度的产生而出现的。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对教育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便建立了视学制度。从实质上讲.传统的教育督导就是行政监督。它是通过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力而实施的监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直接的规制性监督。这样的监督行为主要凭借权威和纪律对下级组织及人员进行监察、考核。这种监督对督学的要求不是太高。随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相似文献   

8.
教育督导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具有法律效力的教育基本制度之一,它的发展体现了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也体现了知识经济浪潮对其影响的新趋势。 一、教育督导任务的螺旋状发展趋势 1906年,清朝政府在中央的学部设视学官,专门巡视京外学务;在各省的提学使司和府、州、县的劝学所设视学。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建教育部,视学沿用清末旧制。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各省、市、县(区)设义务教育视导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设视导司,司内设视导员。195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视察…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督导的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周代的“天子视学”制度。宋、元以后,出现了专门管理地方官学的行政机构,并建立了地方教育行政长官身兼视学官的制度。到清末,传入了日本的视学制度,并在学部设立了视学官。民国时期,则在继承清末视学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近代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被传统视为“圣人之学”、“帝王之学”的《大学》实质上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纲,其中“三纲领”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纲目,“八条目”则为具体措施和主要内容,而“修身”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教育督导制度,发轫于西方国家。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在引进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国家督导或日视导制度。1905年,清朝设视学官,颁布了《视学官章程》,视学制度正式确立。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建立中央教育部。沿用清末视学制度,建立了中央、省、县三级视学网络。后来,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老解放区,一直到建国初期,  相似文献   

12.
教育督导制度是在19世纪中期随着现代教育行政制度的确立而产生的。我国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制度的束缚,现代教育行政制度的确立较西方国家稍晚,因之,教育督导制度的产生也较迟,直至20世纪初才正式产生。 清朝末年即1906年,清政府在学部设“学部视学官”。随后,学部又颁布了《视学官章程》。规定省、州、县均设视学官职,分别负责各级教育视导工作,从此开始,中国才正式产生了教育督导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13年,当时的教育部颁布了《视学规程》。规程规定把全国划分为8个视学区,每区派视学2人,负责所属区域普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视导工作。1917年,各省成立教育厅并颁布《教育厅暂行条例》。翌年,根据《教育厅暂行条例》制定了《省视学规程》和《县视学规程》。192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布《督学  相似文献   

13.
《察今》开门见山以设问提出:“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语文教材对此句注作:“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胡,何,为什么.前一个法字是动词,取法;后一个法字是名词,法令制度.”如此解释这句设问,联系下文的回答,我以为不妥.综观全文,《察今》用设问提出的论题是:“国君(上)为什么(胡)不能(不)取法(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先王之法)?”而不是“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不等于“不能”,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关系与教育法律关系之间的变化与适应具有直接的相关度,构成了我国教育法律制度变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改革直接导致了我国现实的教育格局、环境以及各种关系发生着“嬗变”,引发和正在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为此,必须树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教育法治理念,优化和重构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体系,强化政府教育调控职能和行政执法责任,完善学校教育的决策、管理、监督和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5.
教师资格制度:昨天、今天、明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尊师重教”和“择师而教”共同构成的中国古代教育机制蕴涵着教师资格制度思想的雏形,西方近代国家的具体历史背景促成了现代意义上教师资格制度的诞生,而现代教师专业化理论则促使教师资格制度得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古代的教育多为精英教育,受教育只是少数人能享受的权利。这种教育主要是为培养官员服务的,研究的多是“牧民”之道,在这种教育中享有盛名的教育家多为“帝王之师”。早些时候,这种学校的生员均为贵族子弟,春秋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穷人家的孩子只要有可能读书学习,也可以参加这种选拔官员的资格考试,后来便完善为科举考试制度。一般说来,参加学习的生员开始接受成圣成贤教育,读的是四书五经,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和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要有监督和制约机制。党内民主监督是最直接的监督。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是监督机制制度化的最直接体现。群众监督制度的完善和民主党派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是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略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不动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全力促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从教为乐,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风尚.一是重视程度高.面对前些年略阳教育质量滞后现状,县上“四大家”领导积极为县域教育走出低谷寻找出路、谋划对策.凝聚决策监督力量,建立县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项议教制度,县人大专项调研和县政协定期视察教育制度,以及县级领导联系学校“三项制度”,构建形成县委决策、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面对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教育文化的多元性,我国的教育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已经引起教育人士的重视。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沈阳音乐学院时指出:“一个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只有艺术修养的人才会成为创造型人才。”由此看来,作为人文教育中坚的艺术素质教育直接关涉到创造型人才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我国监督机制存在以下缺陷:监督意识淡薄;监督体制不顺;监督权受制约;监督法规不健全等等。对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创新我国的监督机制:狠抓“三个代表”教育工作,提高监督意识;理顺监督体制,提高监督效率;监督权脱离执行权,确保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健全监督法制,严格实行依法监管;完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