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三年级下册,寓言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版块。目前教学中,寓言故事的教学存在着授课方式僵化、寓意阐释单一、教学时脱离语用训练等问题。本文将基于此,通过对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寓言故事梳理、总结,寻求三年级下册寓言教学单元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在朗读中品味寓言故事的“言”,在对比中感受寓言故事中的形象,充分利用补白、课后题、前测等方式读懂寓言、感悟寓意。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文章大多短小精悍、寓于情趣。有意境优美、琅琅上口的诗文,有充满哲理、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课文作为朗读训练的凭借物,更是情的载体。一篇篇课文无不附依着情、浓缩着情、洋溢着情。因此,对课文的朗读,恰似在聆听一声声情  相似文献   

3.
《三只白鹤》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浙江纪育华《三只白鹤》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的结尾留下一个悬念─—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并说出理由,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突破这一重点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朗读和词句的训练。一、朗读感知全文1.朗读中识...  相似文献   

4.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并在读中悟理是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我注  相似文献   

5.
课文分析这篇寓言故事,通过狐狸借虎威吓百兽的事,刻划出狐狸狡猾、虚伪的特点及老虎骄横、凶恶而愚蠢的性格,揭示了仗势欺人的寓意。课文通篇没有出现“狡猾”、“凶恶”一类的词,而是通过对话来表现狐狸和老虎的特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着重揣摩狐狸、老虎的心态,归纳出它们的特点、理解寓意。  相似文献   

6.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本片断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蚂蚁和蝈蝈由于各自的不同表现而导致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课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课文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是长不了的。4.能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从而理解寓意。  相似文献   

8.
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寄寓深刻道理,它在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寓言的教学可以从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开始,再指导学生朗读,深入体会寓言的寓意,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寓言的续写。  相似文献   

9.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复习课文,概括故事;然后再读课文,体会角色;继而让学生发现哪些同学也给我们带来了"花香"呢;接着再读课题,总结谈话;最后课后积累,续写故事。  相似文献   

10.
《三只白鹤》是一则富有哲理性的寓言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功脑筋,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持点及课文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寓言故事内容,在教授学生寓言故事的内容时,教师要把握好寓言故事的教学要点,使学生理解寓言故事中所表达出来的人生哲理。主要从丰富寓言故事的文化、体会寓言故事的形象、挖掘寓言故事的哲理等角度探讨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12.
张荣 《甘肃教育》2014,(13):122-122
正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文章改编自庄子寓言《井底之蛙》,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教材曾有选编,人教版二年级教材中将原文中的龟化身为鸟,并以充满童趣的对话进行叙事,活化了文本,为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引导想象,感悟寓意增添了生趣。立足学情,教学的重点在识记、在理解、在朗读,要突出这一重点,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中得法,学中用法。换言之,"教师引导如‘坐井’",学生得法知‘方圆’",但"坐井知方圆"并不是  相似文献   

13.
搞清楚寓言故事与哲学关系、寓言故事优势以及怎样使用寓言故事等,从而达到运用寓言故事增强"哲学常识"吸引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想象、做动作、联系生活等方式认识本课“寓、则”等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亡、牢、钻、劝”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关键词了解故事内容。3.在朗读感悟和讨论交流中,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初步感知寓言故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上,我正在教学课文《狼和小羊》。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寓言故事,对孩子们来说都耳熟能详,对我来说更是轻车熟路。当我们一起沉浸在绘声绘色的分角色朗读中时,突然,有个孩子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向我质疑:“老师,狼那么凶残,想吃小羊易如反掌,为什么还要找借口呢?”我当时一愣  相似文献   

16.
《会摇尾巴的狼》是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这个故事通过老山羊对狼保持高度警觉,识破狼的伪装,告诉人们坏人不管多么狡猾,只要人们认真观察、冷静思考,就能认清其本质而不被花言巧语所蒙骗。这则寓言故事性强,文字浅显,以读助讲,体会其寓意。课文中狼和山羊的五次对话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通过读来了解狼狡猾、凶恶的本性,理解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教学中,教师可按初读懂大意,细读懂词语,品读理线索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师:上节课,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篇以"蒲公英"为题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生:寓言故事都含有道理。生: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  相似文献   

18.
《会摇尾巴的狼》是一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课文采用活泼有趣的对话形式,把凶恶狡猾的狼和遇事沉着、做事稳重的老山羊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并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紧张惊险的故事。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我们可以设计以读为本的课堂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内容,体会感情。明白道理。  相似文献   

19.
<正>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寓言故事单元。在传统的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把寓言的寓意直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寓言故事的兴趣,教学效果甚微。其实,三年级学生对寓言并不陌生,他们已经读了不少寓言故事,教材以单元呈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寓言的形式、特点等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并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中受到启迪与教育。那么,基于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寓言故事该如何教学呢?  相似文献   

20.
王升 《学苑教育》2023,(23):37-38+41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当中开展寓言故事的教学,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喜欢上阅读寓言故事,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使得他们在接下来的阅读当中读懂、读透寓言故事。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特点和意义,然后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为小学语文教师阐述了开展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的措施,希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