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提倡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因此,很多教师喜欢用“问题教学”的方法授课。我们对阅读教学的考查,确实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这本无可厚非,但事实上,不少教师的问题教学却成了教学问题:有的教师课堂提问太随意,问题离开了文本研读的具体语境,学生的回答漫无边际;有的教师喜欢将需要交流探究的问题肢解成支离破碎的是非问、选择问;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总是不自觉地与应试接轨,把课上成了应试课;有的教师将问题抛出后,几乎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能以自问自答结束。以上的课堂问题实际上都是伪问题,缺少思维内涵,缺失问题情境,缺乏提问设计创新的技能;问题与问题之间既不存在联系,又缺少整合,结果造成了教师的“问题依赖症”、学生的“问题厌倦症”。面对这一情况,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来改善问题教学,避免使其成为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创新能力应来源于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应从课堂教学开始.怎样把数学课堂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开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手段和方法,说明了其中的教学道理,应用举例子等方法来论证自己的命题,完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网络课件的出现,在教学手段的革新上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传统教学中的许多难题,诸如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拓展材料的适当穿插、课堂容量的有效扩充、音画素材的呼应配套、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等等都能够有效得以解决。然而,多媒体网络课件当真"完美得无懈可击"吗?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经常有疑问,经常有问题,才会思考、经常探索、才会有创新,老师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有突破,就一定要营造氛围。以往的教学观点只是重视学习的成绩并不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分析,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实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保持一定的敏锐性,头脑像一个张开的网,随时处于"猎取"信息、追索缘由、产生奇思妙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在强调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今天,问题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独立地解决问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经常性地思考问题,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实施宽容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让他们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养成多向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最好的学生?很多人认为,最好的学生就是最会答题的学生。其实不然,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应强化问题意识,以人为本,教师要创设“情境”,提供“交流”、“协作”的平台,真正落实新课改建构主义思想,通过鼓励提问,引导提问,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动性,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所谓问题学生,大多不是智力差,而是差在自信心、进取心、责任心和自控力上。对于问题学生,自信心与意志力的培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个充满自信,有着坚强意志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并终生受益。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找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赞扬他们,让他们获得不断成功的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提高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一当问题学生找回了自信心,教师就可以指导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并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成功之母,是激发创造活力、探索能力之强大动力。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大凡在科学上能独树一帜的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解决者的功劳,毋宁说是问题发现者的功绩。在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问题解决的教学研究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教学中的问题性,并且加强以问题和问题解决为教学设计焦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出问题与发现问题,养成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着眼点。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精心设置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化学专业高师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对湖南省七所院校高师化学专业1913名学生的调查,对高师学生学习中的质疑意识、课堂讨论中的答问意识以及日常交往中的问题意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引起高等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对问题意识的重视,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觉形成具备问题意识教学方法,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以及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江泽民主席提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知识经济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在于教育。因此,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而学习将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可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召唤,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未来赋于教师的历史使命。教育要“三个面向”,要从未来着想,从大处着眼,培养创新人才。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从小处着手,选准突破口,寻找切入点,扎扎实实,使创新教育落实到教育过程的每个…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天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17.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有助于尽快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问题思维的角度即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追踪问题的解决过程、探寻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三个方面 ,对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目标,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探究,就势必与问题相结合,探索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实际上就是其问题意识的呈现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了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飞学生的天性,教会学生主动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