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论文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烟酸取代的尾式卟啉,并合成了锌、锰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卟啉配体与金属卟啉配合物在光谱上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2.
田凤 《青海科技》2011,(6):82-86
对十四元[N4]大环草酰胺单核铜配合物(CuL,L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2,3-二酮)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探索,即以这种大环配合物为配体与Znn和邻菲哕啉反应得到了一种新的异双核配合物[Zn(CuL)phen],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选用稀土钐(III)为中心离子,以丙烯酰胺、丙烯氰、丙烯酸、α-甲基丙烯酸分别为小分子配体合成4种稀土单核二元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结构等性能表征。探讨不同配体对中心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5-羟基-6-溴-1H-吲哚-3-羧酸酯类化合物。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加成、Nenitzescu、酰化、溴代、取代、脱保护和Mannich反应一共七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合成得到6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5.
席夫碱主要是指含有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RC=N-)化合物,席夫碱配体与金属反应形成金属配合物,研究席夫碱配体与金属反应的紫外光谱特征,分析席夫碱配体金属配合物在温和条件下的低氧化性能,优化液晶材料制备。通过实验分析方法分析席夫碱配体金属配合物性能,对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进行金属离子固相萃取,采用ATR作为紫外光谱四氢吡喃酮衍生端,将Au沉积物(1.286 g)溶解在50 m L的HAuCl_4(1.04 mmol·L-1)中进行晶体的制备,研究席夫碱配体与金属反应的紫外光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制备和实验方法能准确测量席夫碱配体金属配合物与金属反应紫外光谱特征,提高了席夫碱配体金属配合物在温和条件下的低氧化性能,为优化液晶材料制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前,配位化学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在化学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它与晶体学、无机配位、聚合物、金属有机以及固态化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配合物的结构、性质的多样性也在研究的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价值。但是由于磺酸基配位能力较弱,所以对磺酸类的配合物研究较少。目前主要集中在苯磺酸类配合物的研究,而萘磺酸配合物的研究甚至更少。因此,萘磺酸类配合物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前景。本文主要研究以1,5-萘二磺酸为主配体,与金属银的配位,加入烟酰胺为中性配体,在直接溶液法的条件下合成一种晶体。通过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配位化合物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邻-甲基苯甲酸,邻菲罗啉钐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随着DNA浓度的增加,配合物紫外光谱出现增色和蓝移现象;初步计算了邻-甲基苯甲酸,邻菲罗啉钐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常数。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非嵌入结合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2-(2'-羟基苯)噁唑啉作为配体,通过与不同的锌盐进行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双核及四核配合物.对该系列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在配合物1中2-(2'-羟基苯)噁唑啉配体的羟基氧作为单原子桥连接2个锌离子,配合物2中除配体的羟基氧桥之外还存在甲氧基的氧原子桥连3个锌离子.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α=9.384 2 (A)(19),b=13.584 0(A)(30),c=11.138 0(A)(20),β=96.250°(30).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9.5517(A)(19),b=11.123 4 (A)(22),c=11.182 6 (A)(22),α=102.820°(30),β=114.988°(30),γ=100.806°(30).对配合物1的甲醇溶液中及固相荧光光谱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它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合成的11种单一稀土和1种混合稀土三氯醋酸盐与8-羟基喹啉的配合物,经多种手段确证其配合物的组成为Ln(CCL_3COO)(oxine)_2,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12种配合物对皮革抑制霉菌试验表明,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该配合物可应用于较高加工温度材料的防霉,有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手性多糖中的β-环糊精为原料,将其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β-环糊精类衍生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β-环糊精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糖单元取代度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β-环糊精衍生物对于某个对映体显示出手性拆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姜超  周密  钱欣  陈枫 《科技通报》2012,28(3):100-104
通过对半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表面酯基的胺基化反应合成了由β-环糊精修饰的树状聚酰胺-胺(PAMAM-β-CD),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为研究外围修饰的β-环糊精包合小分子的性质,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了β-萘酚在不同PA-MAM-β-CD浓度水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修饰β-环糊精的PAMAM水溶液中,β-萘酚的紫外吸光度随主体分子浓度的变化呈现了不同区域的两种相反递变,这种规律性变化源于β-环糊精空腔高电子云密度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头孢卡品酯中间体2-(2-叔丁氧基碳酰氨唑-4-基)-2-戊烯酸(a)。方法:首先,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与硫脲反应成环,然后加(BOC)2O保护氨基,然后与丙醛在-60~-50℃反应,再加入碱解成酸,加五氯化磷成酰氯。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59%。结论:本合成工艺提高了收率,并且操作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1,3-二甲基-5-吡唑酮是合成医药、农药和染料等的重要中间体.本文通过对其合成原理的探讨,选择合适的溶剂、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得到一条三废少、温度适中、易于控制的简便的双乙酰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4.
以阿比朵尔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5-羟基-1H-吲哚-3-羧酸酯类衍生物。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加成、Nenitzescu环合,脱酯、酰化、加成和Mannich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15.
对苯二甲酸作为刚性配体具有完美的几何对称性和多样的配位方式,它形成的超分子羧酸配合物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将邻菲罗啉作为第二配体引入到多元配体中,既可以改善配合物的稳定性,同时又可能得到结构和性能新颖的新型材料。在本文中,我们采用常温挥发法,以邻菲罗啉,对苯二甲酸为配体,与过渡金属镍反应,形成得有机金属配合物晶体,并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4-哌啶甲酸为原料,合成3-甲叉-奎宁环碱氧化物。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溶剂量等对产物的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按此路线合成的3-甲叉-奎宁环碱氧化物成本较低、操作安全、质量均一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以4-氯-2-硝基苯腈为原料,在Fecl3及Fe粉催化作用下还原生成2-氨基-4-氯苯甲腈,然后在三乙胺盐酸盐的催化作用下与叠氮化钠反应合成5-氯-2-(1H-四唑-5-基)苯胺的过程,产品结构经IR、1HNMR、MS测定得到认证,含量达到99%,收率75%。  相似文献   

18.
陈荣 《中国科学基金》2006,20(5):297-299
传统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如有机-无机层状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掺杂无机粉末复合材料和功能有机分子修饰的无机材料等。随着配位聚合物晶体工程自上世纪90年代的兴起,以无机基团(如金属离子、簇合物其他纳米簇)和有机桥连配体为分子建筑块构筑的无机-有机聚集体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已经成为新型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有机组分(配体)的引入,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具有与传统纯无机材料不同的特性。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以为这类材料提供各种潜在的物理化学性能,例如氧化还原性、磁性、光学性能、吸附性能、反应性能等。同时,与传统无机材料不同,这些杂化材料比较容易通过引入不同有机配体或者对配体的修饰,达到设计、剪裁杂化材料的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的目的,甚至可以调控杂化材料的对称性和手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羧酸配体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中是采用最多的有机配体,其原因主要是羧酸中的氧原子与金属配位能力较强~([1]),能合成稳定性较强的配位化合物。由于探究发现合成的配位化合物的结构有金属盐簇或桥连结构~([2]),可判断出羧酸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本文利用羧酸配体与金属离子合成新型金属有机羧酸配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0.
希夫碱上有甲胺基或者亚甲胺基,能够和金属发生配位,希夫碱可以应用到医疗、催化和防腐上。合成希夫碱的方式简单、容易得到,能够研究希夫碱配合物的性质、结构。本文用水杨醛和对氨基苯磺酸为原料合成水杨醛希夫碱配体,再通过水热法与Ni(Ⅱ)进行配位,得到的希夫碱配合物通过红外、热重以及紫外进行分析与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