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撕贴,是一种艺术变现形式,孩子们每天都在饶有趣味地进行撕贴创作,这一活动本身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毫无疑问,撕贴对儿童是有价值的,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孩子成长的指导者、帮助者,应该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挖掘他们创造的潜能。撕贴,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们乐于用撕贴来变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要使作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业设计不能只定位在"巩固"和"强化技能"上,还要在"活""趣""动"上做文章。即强调"活","活"中求新;体现"趣","趣"中求新;追求"动","动"中求新。  相似文献   

3.
<正>不少教师习惯于对孩子说"应该这样""不能这样""必须这样",而很少说"可以这样""你能这样""你想怎样",让学生在有方向的自为中自生、自能和自长。虽然,我们积极主张孩子的自主发展,做中发展,但家长和教师却常常"自己出手"。"给我这样""我说这样"已经成为孩子教育管理的常态。"胆小""被动""手拙""懒动""怕苦""乏趣""能弱"等,已经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自然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贯穿一个"趣"字,让学生在"趣"中主动参与学习音乐,并在此过程中去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满足他们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撕贴活动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孩子学习的动力与源泉。对小班幼儿进行撕纸活动来说,撕纸技能是不局限的,只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向前向后对立地撕,并把纸撕下就是小班幼儿学习撕纸的方法,但这必须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幼儿愿意动手进行撕纸活动,所以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仅让幼儿这样练习,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会很快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对撕纸活动的  相似文献   

6.
<正>孩子中的"刺儿头",多数成绩不差,但事儿特多,伙伴烦、家长愁、教师厌。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观察思考和实践体会,觉得纠正这些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能只是推心置腹的谈心说理、苦口婆心的引导教育,关键是要给他们提供帮助。一、消解舆论压力,还原本真孩童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刺儿头"是天生的,他们大多数是因为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等,被大家放大了缺点,被贴上了"好斗""孤傲""不合群""太张扬"等标签。由于学生辨别是非、处理问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六一"即将到来的时候,各幼儿园都会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今年的"六一"前夕,我园大班一位老师提出建议:将奖状贴上"健康宝贝""智慧宝贝""快乐宝贝"等标签,使表扬更具体。看着朝气蓬勃颇有想法的年轻教师,我即刻给予肯定,并采纳了她的建议。同时安排各班级教师根据孩子的成长情况将名字进行划分:身体健康,出勤很好的孩子自然被称为"健康宝贝";一切活动都积极主动、情绪愉悦的孩子自然就是"快乐宝贝";而相对来讲,涉猎知识较多,性格外向,在活动中总是大胆回答问题,愿意参与各种讨论并抒发自己观点的孩子则被划分为"智慧宝贝"。  相似文献   

8.
周末,"小数学迷"圆圆、方方和灵灵又如往日一样,围坐在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兴趣活动。瞧,今天他们探讨的是一道"汉字译数"趣题:  相似文献   

9.
我班有几个孩子特别爱打打闹闹,每天晨间活动,总爱争夺和乱丢玩具,还欺负较老实的小朋友,干扰同伴活动。我花了许多心思,却始终没能改变这一现象。一天活动时,我走到正在打闹的大伟和小伟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玩呢?"他们抢着说:"我们不要这样玩。""天天玩这些玩具,一点没意思。"我问:"那你们想怎样玩?""我们要自己玩!""我们要玩警察捉小偷!""我们要玩解放军打仗!"他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由结伴游戏。只见大伟、小伟等四个小朋友腰里插上木棍,在泥坑里"挖地道""埋地雪""建工事"。朋飞、佳佳…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实现幼儿绘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对色彩反应敏锐等特点,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的最佳时期。本人经过实践探索,发现以"激趣"为突破口,以"添趣"为生长点,以"护趣"为稳定剂,是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的有效策略。一、以"绘画语言"激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绘画内容主要以单一线条、简单图形和块面涂色为主。怎样使简单内容的活动变得鲜活而灵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常看到一些很喜欢画画的幼儿,在作画时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甚至"手舞足蹈",如果我们多为幼儿创设"绘画语言",或许能对激发孩子绘画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儿歌语言明方法。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看似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通过教学内容"磁化"、教学方法"变化"、教学评价"感化""三化"激趣法激发学生兴趣,上好体育课。  相似文献   

12.
数的运算比较枯燥、单调,在这类知识的教学中采用"趣、举、读、试、演、议、用、联"八步教学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趣""趣"即激发学生兴趣,这是学生产生学习数学内驱力的重要方法。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启发学生认识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游戏教学能  相似文献   

13.
葛燕 《广西教育》2013,(9):81-82
低年级孩子好奇、好动、好模仿,教师应投其所好,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在听、说、读、玩、演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发展听说能力。"动"在低年级英语教学的运用,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着眼点"。一"、动"在教师,功在激趣1.引"生"入胜小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分散且不持久,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易于被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而兴趣可以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且紧张的心理,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调动起来,使其快速进入角色。低年级教材中的英语歌曲和歌谣,旋律优美、  相似文献   

14.
余慧雅 《教师》2013,(18):14-14
"在幼儿园,他不同别的孩子玩。""进行游戏活动时,她从不举手发言。""每次做一件有难度的事情时,他总是很快就泄气了。""她总说自己长得不漂亮,小朋友不喜欢她……"4~5岁是孩子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一般孩子的自信约在4岁时开始萌芽,孩子自信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做事的动机、态度和行为。那么,自信心是什么呢?自信心是人对自己力量的认识与充分估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15.
【正】发现了孩子兴趣以后,我将自己"隐蔽"在孩子的探索活动中,择机提供适当的支持,适时退出。坦克"升级"的过程,也是孩子探索"升级"的过程。上个月,班里进行了"我是小兵"主题活动,活动资料里海陆空三军的飒爽英姿、威武神态深深吸引住了孩子,各种武器装备更是成为他们的热门话题。我看到,孩子不仅在自由活动中使用插塑玩具拼插各...  相似文献   

16.
"贴"奖励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彩色贴纸,经常在一起比较谁手中的贴纸好看,有的孩子还把贴纸贴在手臂、书包、文具甚至脸上。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贴纸,我不禁想到:我为什么不把这些贴纸用到作业评价中,提高他们做作业的兴趣呢?于是,我精心挑选了学生喜欢的绘有红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一天一个孩子将一辆泡沫车带到了班里,小朋友们开心地玩了起来,看着小车在地上转圈,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小车开得像赛车一样快呢?捕捉到了这个兴趣点后,我立刻让他们想办法,他们的方法丰富多样,兴趣非常浓厚。根据以上情况我生成了《小"气"车》这个活动。让幼儿从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开始探究,有益于他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一、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18.
活动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估一估""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和"说一说"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2.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其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其节约、环保意识。活动过程一、设疑激趣(课前交流)  相似文献   

19.
陆娴 《中国教师》2014,(22):59-61
<正>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有集中学生注意力、带入情境和铺垫知识的作用,导入环节对课堂的成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译林新版《英语》story time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水平出发,围绕"情""趣""动",设计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导入活动,做到以情激趣、以趣带动、以动促学,让导入环节既有情境性、趣味性,又有启发性。本文将从"情""趣""动"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导入艺术对st or y  相似文献   

20.
正小班的计算活动,总是在"做"与"玩"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我把"三趣"即情趣、兴趣和乐趣有机地结合在小班计算活动中。使小班幼儿建立的感性认识更加牢固,并通过"三趣"的运用,使小班的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自己总结,体验获得的感性经验。在"三趣"中,兴趣是激发幼儿活动的条件;情趣是活动过程中教师直接或间接创造的,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润滑剂;而乐趣则是幼儿发自内心,感受到的一种愉悦情感。针对小班幼儿好玩、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合理地、灵活地把"三趣"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