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面对新世纪 ,我们的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 ,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语文教学也最具创新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可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学习资源 ,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就目前来看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每天 ,学生一到学校就在课堂中学习。因此 ,我们要利用课堂主阵地 ,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 ,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所谓“…  相似文献   

2.
江海燕 《文教资料》2013,(10):64-65
语文学习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满怀语文教育理想并躬身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宜构建"语文理想"与"生活经验"的桥梁,大胆地"诱之上桥",放心地"观之赏桥",快乐地"促之过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出发,让他们崇拜祖国的语言,不畏惧"生活经验",不迷茫"语文理想",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论是从动态的语文教学整体出发,综合研究语文活动和教育活动及其联系,探索语文教学 最一般规律的学科。它改革的价值取向在于指向高师学生完整的生命,让学生在语文教育生活中自主体验和感 知,得到语文的、教育的等多元因素综合而和谐的影响,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是培养中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阵地。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征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当然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人类无尽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积极发挥自己的情感因素,合理运用课文中的情感,使情感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听、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去。首先要善于在语文课堂中挖掘教材,以情激情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其次要善于创设合理情境,获得体验。最后进行情感培养还必须贴进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最具人文性色彩的学科,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小学语文教育,从源头上做好语文教育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开展丰富的语文课内外活动,从而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的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也最接近生活。因此,语文课应该是孩子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课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与培养素质人才相悖。语文课堂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就要求语文老师充分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接近它,接受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  相似文献   

7.
语文绝不只是一本本教科书,它是一个最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我们把语文教育的理想概括为:让语文教育在诗意中栖居。语文教学应该来一个美丽的转身,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语文学习看作是精神沐浴,和学生一起享受,一同成长。我们沐浴在诗意的精神中;我们沐浴在流动着美的韵律中;我们沐浴在美好的生活中。享受语文诗意的精神沐浴,荡涤学生落满尘埃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学生生活世界中最具语文教育性因素的潜在课程。校园文化对语文素质教育具有潜在的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的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潜在的语文教育以促进其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夫在课程,从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这个出发,非常重视教育主体性问题,非常重视情感教育,它将给语文素质教育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将语文教育与生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文章记录了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经过,据此总结教学经验,简单探讨如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实施人文关怀,塑造人文品格,培养"真"、"善"、"美"人格的教育活动.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修养.要通过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蕴、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等途径,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赵惠娟 《文教资料》2012,(13):50-51
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实施人文关怀,塑造人文品格,培养"真"、"善"、"美"人格的教育活动。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修养。要通过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蕴、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是学生生活世界中最具语文教育性因素的潜在课程。校园文化对语文素质教育具有潜在的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对学生进行潜在的语文教育以促进其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另一方面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课程 ,从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这个视点出发 ,非常重视教育主体性问题 ,非常重视情感教育 ,它将给语文素质教育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的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吸引教育"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它强调教师施教的民主化、师生交往的平等化、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强调要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使教师成为"最具魅力"的人,使学校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场所,从而完成教育目标."吸引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青睐.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加强"吸引教育"的学习,更要善于应用"吸引教育".作为影响"吸引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的教师个体,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最具魅力"的人,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4.
陈奇志 《广西教育》2005,(7A):39-39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大胆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充满情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小天地,生活中的语文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中的语文走进课堂,再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一、立足生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从教材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要求语  相似文献   

16.
谢长林 《广西教育》2012,(2):14+64-14,64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与教育活动,它是指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开放语文教学,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其参与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语文课是最具审美价值的课,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美的洗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正"大语文"教育观告诉我们:课外的阅读、写作、交谈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运用。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架起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桥梁,架起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并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一、在课外阅读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指导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灵活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使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要有机地将语文思想的"理性精神"作为一条主线,将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础工具作用与具体的语文方法、技巧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接受具体、生动的语文体验与方法论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一、挖掘生活素材,提升学生语文能力1.转变语文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热爱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