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德福 《考试周刊》2013,(53):160-160
针对报道的教师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失范行为导致学生伤害的事件,舆论无一例外地指向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丧失人伦,无不诛之而后快,呼吁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作者认为,教师的失范行为固然可恨,必须坚决杜绝,然而不帮助教师形成"爱学生的能力",仅靠师德师风教育,绝不能从根本上清除诟病。  相似文献   

2.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学方面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了第一位教师"以讲代读或只读不讲",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读,剥夺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或者教学中只是毫无目的地让学生自读,不去品读课文中的精华.有些教师的教学违背了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造成学生学完一篇文章,所得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缺乏整体感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本末倒置,以练代读"的做法,阅读就是为了答题,答题就是阅读训练,阅读训练就是为了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3.
李清祥 《考试周刊》2014,(20):30-30
<正>反思农村初中传统语文教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将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教师"填鸭式"地"满堂灌",学生接受,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是主角,好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教师的主导作用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缺乏民主和谐的氛围,气氛沉闷,忽视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  相似文献   

4.
让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备好课,可到了课堂上,往往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无动于衷.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任务,一味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与学产生不了应有的共鸣,课堂教学常常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都懂了,但教师还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在向学生"布道",结果是学生因兴趣疲劳而"万马齐喑";另一种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明显超出学生的实际,学生接受不了,但教师还是自鸣得意地表演着"独角戏",结果是学生因基础缺乏而"混混沌沌".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在师生互动的背景下,不少的听课者关注的是教师"问"的智慧,而对于学生的"答",则缺乏理性的认识。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在"问"上下功夫,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答",实实在在地重视培养学生的理答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运用以问导答的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理答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要力争当个好"教练",引导学生直接参与语文课堂上的活动,而不要当口若悬河的"讲师"。从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而言,语文教师当"教练"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在教师的精心点拨或提示引导下,学生或读或写、或分组热烈地争论、或争先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走进课堂,"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今,教育改革已深入课堂,但现实中的课堂教学仍在"穿新鞋走老路",教案更多地顾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彰显,以致教师苦教,效率不高;学生苦学,进步不快。很多教师难免心存疑虑——教了多年的书,如今"不让讲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学会吗?正如有些老师所担心的那样,许多学生并不适应,他们或不知所措,或放任自流。面对教师的困惑与疑虑,学校在每周一次的校务会上给教师讲解生  相似文献   

12.
鲁伟 《成才之路》2012,(2):93-93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工作,"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两个部分。传统教学侧重教师如何"教",忽略了学生如何"学",结果产生了被动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现象,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甚者产生厌学情绪。而现代教学侧重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相似文献   

13.
一位专家认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缺乏‘正确‘喻快的体验,他们缺的是‘错误’挫折体验."我们的学生尤其是优等生都不大愿意正视自己学习上的错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善于发现、挖掘课堂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也是美丽的. 一、设错施教,激发兴趣 教学时教师可人为地恰当设置一些"错误"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错误考验中"摔倒",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他们的判断、辨析、选择等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现民 《辅导员》2013,(10):57-57
<正>语文教师要力争当个好"教练",引导学生直接参与语文课堂上的活动,而不要当口若悬河的"讲师"。从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而言,语文教师当"教练"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在教师的精心点拨或提示引导下,学生或读或写、或分组热烈地争论、或争先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主动思考或探究意识没有了,课堂的教学目标自然也难以达成。美国的拉尔夫·泰勒说得好:"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要想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和深刻,促使学生主动地求知和提问,化学教师有时需要做到知而"不言",言而"不尽",适当地"留白"或"无声"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传统式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是针对旧的以教师为本的教育体系的弊端而提出来的.目前大多数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为本",教师讲,学生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失去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之间缺乏合作和交流,只是机械地模仿和重复操练,课堂教学沉闷、压抑,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学习枯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生本教育"彻底打破了这种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依靠学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或因过于追求热闹而缺乏深度,或因教学手段的单一使课堂没有趣味性,或因教学过程匆忙使学生无法积累足够的活动经验,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课堂没有厚度,无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从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让教师修炼"外功",从而打造有"厚度"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有陷阱,数学中也有"陷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既有数学史上的老"陷阱",又有教师根据学生认知上的片面性或思维缺陷而设置的,以暴露学生错误的新"陷阱".学生之所以落人教师所没的"陷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双基掌握不扎实,另一方面是思维上缺乏严密性、深刻性、批判性.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巧没陷阱,则可以让学生在"落人"与"走出"陷阱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在"滚、爬、摔、打"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扩展视野,完善认知结构,继而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理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那么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设置陷阱?现结合教学上的一些体会,淡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听几位教师同上一节五年级上册的数学课"复式统计表",感觉教师对例题教学一晃而过,学生只是在轻而易举的看表、填表、读表的"流水线"中平淡无味地度过一节课,缺乏"复式"教学的滋味.至于"为什么要制成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是怎样形成的"等深层问题却缺乏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罗艳红 《时代教育》2013,(12):148-149
留有余地,通过给学生留下一些"自留地"或"开发区",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在教学中"留有余地"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能片面追求学生的"自主参与",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