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采用热交换晶体生长方法,成功生长出直径380mm,高250mm,重达115KG的蓝宝石晶体,对蓝宝石晶体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晶体纯度很高,在可见光波段的透过率超过85%,位错密度只有1091pits/cm2,双晶曲线值为17.8",莫氏硬度达到了9级,四点弯曲强度也达到了平均940MPa。  相似文献   

2.
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简称,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光学波段,主要包括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影像数据的技术.高光谱遥感的出现是遥感界的一场革命,它使本来在宽波段遥感中不可探测的物质在高光谱遥感中能被探测,其巨大意义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公认,相对于可见光和短波红外,在热红外谱段进行高光谱遥感研究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机载光电系统多波段工作需求,提出了共用孔径、棱镜分光的光学设计方法,实现了可见光、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共孔径紧凑化设计,其中短波红外可用来观测激光照射的光斑。通过共用反射镜增大光学口径,压缩光路长度,减小系统空间体积。光学系统工作波段0.4μm~0.7μm、0.9μm~1.7μm、3.7μm~4.8μm,设计光学像质可见光在90lp/mm光学传函在0.4以上,短波红外在33lp/mm光学传函在0.45以上,中波红外在33lp/mm光学传函在0.2以上,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手机终端厂家提出的将蓝宝石晶体材料应用于手机视窗盖板的相关计划,本文采用热交换晶体生长方法,成功生长出直径400mm,高260mm,重量140KG的蓝宝石晶体。将蓝宝石晶体材料制成双面抛光蓝宝石手机视窗盖板,抛光后的蓝宝石手机视窗盖板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nm,表面厚度偏差(TTV)小于10,表面翘曲度小于20,莫氏硬度达到了9级,纳米维氏硬度大于30GPa,在400nm~740nm可见光波段的透过率超过86%,平均四点弯曲强度达到了1000MPa以上,耐跌落能量大于0.4焦耳小于0.45焦耳,测试数据表明热交换法蓝宝石手机视窗盖板性能优于玻璃材质手机视窗盖板,是未来智能手机屏幕视窗盖板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5.
红外辐射,又称“红外线”,在电磁波谱中处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波长从0.76至1000微米。由于覆盖宽达3个量级,人们把它分作“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区域,但不同学科往往规定了不同界线,还常常对某些重要波段冠以专门名词,如遥感中的“热红外”、“水汽红外”等。  相似文献   

6.
利用二次紫外曝光及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硅酸盐玻璃基银纳米结构掺杂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样品的颜色、样品形貌和透射光谱等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样品由透明无色变为透明黄色,可见光波段透过率达到90%,在420 nm处出现银粒子体共振吸收特征峰,内部有大量分布均匀、直径约为300 nm的银纳米颗粒生成。所制备的玻璃基银掺杂复合材料为新型光子学器件的研究和制备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大口径望远镜的可见光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对国家领空防御和外空间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大气湍流在可见波段远强于红外波段,受大气相干长度r0限制,数米大口径望远镜的成像分辨率仅与0.1米口径的相当。国内外均采用变形镜校正湍流波前,但其单元数较少,在可见光波段国际上最大匹配5.1米口径望远镜,且匹配1.5米以上口径的变形镜对我国禁运。因此高达百万像素、具有10米口径匹配潜力的液晶自适应系统成为研究热点,但国内外均未突破其速度慢和能量利用率低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总认为能够猜出动物在看什么、想什么,但其实那不过是个幻想,让我们先穿越到动物们的大脑里去看看它们眼中的世界吧。与人眼完全不同光由各种颜色的光谱组成,光谱划分为几个波段,其中波长短于0.4微米的称为紫外波段;0.4~0.75微米的称为可见光波段;而波长长于0.75微米的则称为红外波段,细分为近红外0.75~25微米和远红外25~1 000微米两个波段。尽管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很  相似文献   

9.
电解沉积纳米晶体Cu的热稳定性及机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解沉积技术制备出无孔隙、无污染、微观应变很小的 理想 "纳米晶体单质Cu样品.对电解沉积纳米晶体Cu进行冷轧处理,首次发现纳米晶体材料具有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在冷轧过程初始阶段样品有少量的加工硬化,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ε >80 0 % ),加工硬化效应消失。恒定的晶粒尺寸,恒定的位错密度,以及恒定的硬度值,说明纳米晶体Cu的塑性变形机制由晶界行为所控制,并非位错运动机制。系统的研究了纳米晶体中微观应变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发现随纳米晶Cu样品中微观应变的增加,晶粒长大的起始温度升高,而微观应变释放的起始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氮素胁迫下的冬小麦光谱特征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高光谱遥感是对地观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野外光谱仪在地面的实测工作为其在精准农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有益的尝试,可以提高作物营养诊断的精度。养分胁迫下高光谱特征提取是这一目标的地面预研究。本次试验对不同氮素养分胁迫下东小麦的不同生育期,分别观测其光谱反射率,分析其生物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反射光谱的特征,利用导数光谱技术对叶绿素密度和叶面积指数等生物物理参量同原始光谱、一阶倒数光谱进行拟合度比较,结合养份胁迫的特点,分析建立光谱模型的可能性。叶绿素密度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均拟合较好,拟合度在0.5左右,高于叶绿素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的拟合,而叶面积指数与冠层光谱拟合在近红外波段较好,在可见光波段拟合度较小。通过作物的光谱特征,提取其中重要的近红外反射峰值、绿峰和红端位移特征,与冬小麦的叶绿素密度、叶绿素含量等生物物理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线性光谱模拟模型。提取出的特征参量均可有效地模拟生物物理参数的变化,其中叶绿素含量与近红外反射峰值的拟合度(R2)除乳熟期外,都在0.9以上;孕穗期的模拟模型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分析,孕穗期是利用高光谱遥感进行作物长势和养份分诊断研究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1.
Monito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a deep convec-tive system from gcostationary satellite imagery is very important tonowcasting and heavy rainfall estimation.Using combined infrared andvisible imagery to analyse convective clouds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but unfortunately,visible satellite data are not available at night.Inthis paper,a method of fuzzy clustering scheme based on texture featureanalysis has been put forward to distinguish the deep convective cloudsfrom cirrus and stratiform by use of GMS/IR image.Results from usingonly IR data and using both IR and VIS data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组装在氧化铝模板中的银纳米线有序阵列光偏振的数值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了阵列在可见—红外波段上显示光偏振的原因.通过适当选择纳米线的直径与间距,可以获得较大的消光比和较小的插入损耗,从而为设计纳米线栅偏振器提供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碲锌镉单晶体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异的三元化合物晶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质,被广泛用于制作核辐射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外延衬底等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视。研究碲锌镉晶体生长方法,对于低成本制备大体积、高质量的碲锌镉单晶体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的发展,加深了对各种生长碲锌镉单晶体技术的认识,对加大碲锌镉单晶生长及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深入研究了PROSPECT模型中叶肉结构参数N对叶片反射和透射光谱的影响,利用迭代法使全波段代价函数达到最小来计算LOPEX93数据集中样品的最优N值,对在最优N值下的模拟光谱与实测光谱进行比较,并对N在不同取值情况下,叶绿素与水分的反演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N对整个光谱波段产生影响,并随N的增大而减小;(2)构造全波段代价函数,利用迭代法得到的最优N值可以很好地模拟实际光谱;(3)在高估N值情况下的叶绿素和水分反演精度明显高于低估N值的情况;(4)水分反演的效果明显优于叶绿素反演的效果,原因与代价函数的选取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假鹰爪属Desmos 4种植物和皂帽花属Dasy-maschalon 3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假鹰爪属植物叶片近轴面表皮具大型球状含晶簇细胞和不含晶簇的表皮细胞两种类型,远轴面表皮细胞均具一较小的晶簇;叶肉组织明显分化为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油细胞分布于第2层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内,单位毫米叶宽油细胞数为4~6个;主脉维管组织被薄壁细胞分隔成束状。皂帽花属植物叶片近轴面表皮细胞形状相同,均具一晶簇,远轴面表皮细胞的晶簇和近轴面表皮细胞的晶簇相似;靠近上、下表皮的叶肉组织均分化为栅栏组织细胞,在两层栅栏组织细胞之间分化为一至几层海绵组织细胞,油细胞分布于海绵组织内,单位毫米叶宽油细胞数为2~3个;主脉维管组织形成连续的环状。由此可见两属叶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因而支持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为两个独立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The recently completed 3.8 metre United Kingdom Infrared Telescope is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use at wavelengths from the near infrared to submillimetres. It embodies important innovations i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applicable to the building of other large telescopes in the future—that have enabled weight and cost to be substantially reduced without loss of performance. Situated on Mauna Kea, Hawaii, at an altitude of 4200 metres it is providing British astronomers with a much needed facility for observations in the rapidly expanding field of infrared astronomy.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极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为获取昼夜云图,1974年开始研制48转/分可见红外扫瞄辐射计,可见和红外图像地面分辨率分别为4和5.8毫弧度。1977年“FY-1”气象卫星进入工程研制,开始使用辐射致冷器冷却的HgCdTe红外探测器研制120转/分扫瞄辐射计,图像地面分辨率均提高到3.6毫弧度。随着HgCdTe探测器性能的提高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1982年开始研制360转/分5通道扫瞄辐射计,其中2个可见光通道用于海洋水色观测,图像地面分辨率1.2毫弧度。1988年9月“FY-1A”卫星首次发射,在1990年9月发射的“FY-1B”卫星上,扫描辐射计稳定工作了2年,图像清晰,红外辐射定标精度优于1K。为同时满足气象和海洋水色观测的需要,1989年提出研制十通道扫瞄辐射计,它不仅设有NOAA卫星AVHRR/3的6个探测通道,还有4个通道分别用于海洋水色观测和大气校正。该仪器装载在1999年5月和2002年5月入轨的“FY-1C”和“FY-1D”卫星上,运行寿命分别超过4年和9年。为发展新的遥感仪器和提高观测能力,在2002年发射的“SZ-3”和“SZ-4”飞船上进行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太阳紫外光谱探测仪、地球辐射收支仪的遥感试验,并开展了大气红外分光计的研制,为中国极轨气象卫星从二维图像向三维立体观测建立了技术基础。第二代业务气象卫星“FY-3A”和“FY-3B”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10年11月发射,各装载了10台遥感仪器,获取的数据用于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有20个探测通道,可对全球表面状况做较精细的快速重复观测。  相似文献   

18.
Paradoxically,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our own Galaxy than that of more remote ones. The difficulty comes from our position inside the system. In addition to this geometrical obstacle there is another: interstellar dust absorbs a large part of the visible light which comes to us from the stars and the atmosphere itself attenuates other wavelengths. Modern developments in spatial and radio astronomy have enabled our Galaxy to be explored extensively. But at the same time, new riddles are being set: our Galaxy is not as well known as might seem at first sight.  相似文献   

19.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弱耦合FBG—LD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输出光波长只能在内腔模附近:适当的长外腔、有利于使输出波长的中心对应的反射率取到极大值;光纤端面到管芯距离的微小变化、可使输出波长的中心对应的反射率取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以往红外项目实现的基础上,着重学习研究了小波变换点目标检测技术,并就其工程实现进行了论证,尝试将模极大值小波算法应用到红外点目标检测项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