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把拼音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不再要求直呼音节、辅助阅读和辅助写作,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汉字、独立认字、查阅字典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把学生练习识字、阅读、写作的过程比作学习走路,那么拼音的作用犹如拐杖,架上拼音这副“拐杖”是为了帮助保持平衡,更好地练习走路,而并非将使用拐杖的技巧练得出神入化。但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偏离了课程标准的目标,拼音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而拼音作业的布置更是没有得到重视,千篇一律,机械重复。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布置拼音作业,帮助学生走好语文学习的第一段路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
作业是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理解、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英语教师布置作业刻板单调,以抄写为主旋律,如反复地抄写单词、句子、课文内容,甚至有部分教师让学生抄写二十遍、三十遍。  相似文献   

3.
<正>邻家有一个四岁多的小男孩,妈妈为了教他学习,买了一幅《幼儿学拼音挂图》挂在墙上,每日饭后,教他读拼音。为了检验学得怎么样,妈妈常用小棒指着拼音让小男孩儿认。一日饭后,妈妈为了激发小男孩儿的学习兴趣,在教了他两遍拼音后,让他教自己读。小男孩便煞有介事地坐在挂图前的凳子上,领着妈妈读。突然,小男孩停下来,指着三个拼音让妈妈读。等妈妈读完这三个拼音,他又接着领读。读完之后,小男孩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刚才我教你读时,那三个拼音我想不起来怎么读,就让你读了。我聪明吧?"  相似文献   

4.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作业以"师主型作业"为主,这种作业存在控制性、低效性等种种弊端。作业改革呼唤"生主型作业":明确"教权"与"学权"的边界;以研究课程标准以及中高考的变化特点为基础,确定作业标准;由求量到求质,改"狂轰滥炸型"作业为"精确打击型"作业;加强作业指导,为学生高效作业提供技术与制度支持;推行"阳光作业",加强学校对作业的管理;建立"作业超市",由学生自选作业。  相似文献   

5.
曹洪玲 《山东教育》2003,(25):17-18
像往常一样,我又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业是把第十课的生字生词……”“带拼音写两遍。”我的话还没说完,同学们便齐声高喊。接下来就是一片吵嚷声:“又是这样,我早就会写了,还写!”聪明的班长张杰并不介意我的存在:“会写了,不会再写一写,巩固巩固嘛,显能!”嘴快的陈岩,耳朵也灵,接着话茬就来了一句:“就是,写两遍怎么了!”一向为老师利益着想的徐立强不失时机地补充着:“写就写,这不简单,抄抄就万事大吉了。”真有的同学已经动笔写了。“老师怎么总布置这样的作业!”班里不太喜欢说话的张琳琳和耿艺菲也在小声地发…  相似文献   

6.
杨锋 《教育导刊》2007,(10):60-60
妈妈的孩子上次奶奶买菜回来说:"肉价又涨了,比海边的潮水涨得还快。"正写作业的毛头儿说:"肉价涨得快,哪有我们老师的作业涨得快。昨天一个‘日’字让写三遍,今天就变成了六遍。"  相似文献   

7.
晚上女儿对我说:“今天我们的作业多了,因为我们组一个同学说话了,所以老师就惩罚我们这一组的学生多做一遍作业。就怪那个同学,要不是他,我们就不会做这么多的作业了!”女儿愤愤不平地说着。  相似文献   

8.
在一家网站的“教育论坛“上看到一位老师发了个关于作业的“帖子“,讨论的话题是:给学生布置作业,老师要不要做一遍.有人跟帖说应该做一遍,不做,怎么批改、怎么指导?有人说应该有选择地做,答案一目了然的就不需要.还有人说这样没有必要,老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看起来讨论很热烈,大家各持己见.但仔细一琢磨,觉得这几种不同意见倒是很有相同之处的:第一,人家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就想先做或跟学生一起做作业,谁能说不可以?第二,不管持哪一种看法,大家似乎都把做作业默认成为完成所布置的指向特定教材、巩固所学知识、为了熟能生巧或举一反三的练习题.……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经常有些“神经错乱”的举动.比如明明已经吃了很多零食,却仍不满足;写作业时步骤能简就简,恨不得一个字都不写等等.我那福尔摩斯般的妈妈发现了我的异常,用犀利的眼神将我从头到尾“扫描”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她得出了结论:有两只“鬼”同时附上了我的身体,它们分别是:好吃鬼——一个一发作就让我口水直流,怎么吃都不满足,让我体重与日俱增的坏蛋;懒鬼——一个让我写作业偷懒,做事马马虎虎的家伙.  相似文献   

10.
笔者的孙女上三年级了,她的数学推理能力很强,很多比较复杂的数学题她都能够想出解题思路来,但是却有马虎的毛病,平时作业和考试中时常因为计算错误而丢分。为此,我很是苦恼,甚至想出用惩罚的方法来警示孩子,以便让她下次不再重犯。但孩子终究是孩子,她很听话地把一道道计算题订正了50遍或者100遍,但下次她还会重犯,把我气得咬牙切齿。只好一遍又一遍地罚她订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业布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作业内容、作业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不能一刀切,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不足,使每个学生通过作业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一、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教科书上的练习是经过精选的,每道题、每项练习都承担着具体的训练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领会教科书编者配置这些练习的意图,这样才能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练习。不要让学生盲目地把教科书上的题或练习册上的题从头到尾全做一遍;不要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知识间的衔接,随便布置;要充分发挥作业在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如个别教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作出规定:算错一道题加做三道题或是做错一题,重抄两遍题。这种布置作业的目的虽然明确但不正确,这是惩罚而不是训练。  相似文献   

12.
一天放学后,明明在家做作业。妈妈回到家,见他一幅专心致志的样子,就没敢去打扰他,忙着做家务去了。过了一会儿,明明拿着做好的作业过来,笑着说:妈妈,你帮我检查一遍作业吧!他一脸认真的表情,妈妈自然乐意。  相似文献   

13.
郑缨 《湖南教育》2003,(18):33-33
当你看到这些妙趣横生的QQ表情语,一定会喜欢吧?我就是这样爱上QQ聊天的。有一天,我突然感悟:如果我们当老师的给学生的作业评价也这么生动有趣,富有表情,学生会不会为此也喜欢上作业呢? 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应该讲究艺术性,做到人性化、个性化地布置作业。平时,我们有的老师布置抄写生字的作业,总是写五  相似文献   

14.
顾琴 《江西教育》2016,(Z1):62-63
每天早晨,我上语文课之前,都会提前半个多小时到教室,为的是亲自收一个学生的作业本。尽管我多次对这个学生说,最好和同学们一起把作业本交给组长,可他依然故我。待我走进教室,他便第一时间把作业本交到我的手中,然后习惯性地挽着我的胳膊,看着我掏出红笔,批改他的"作业"。这是怎样的作业啊!满纸符号,有字有画有拼音,很多地方看不清也看不懂,但我每天都会认真地看两遍,然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不难看到如下镜头:镜头一:师:同学们,今晚的语文作业是——生:××课生字新词各抄两遍。镜头二:师:同学们,本双休日的语文作业是——生:作文一篇。师:同学们真棒,都已经知道老师要布置的作业了。本双休日的作业是作文一篇,内容:×××,字数:不少于500字。以上镜头,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日复一日地布置着单调、机械、重复的作业。这些作业,已经让学生熟悉到能准确无误地猜出来。那么,学生的作业兴趣又有几分呢?为此,笔者曾专门对小学语文作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许多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是旧貌依…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这个星期天把字词带拼音抄两遍!”身为老师的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嗯一嗯一嗯!”“嗯”字拐着弯儿,画着圈,就从同学们苦瓜似的嘴中曲折了出来,先是平声,然后是上声,再后是阳声,最后才是去声。  相似文献   

17.
张珂 《考试周刊》2012,(28):105-105
镜头一:在午休楼上,几个没完成英语抄写作业的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伏在床上写作业。(占用学生休息时间,英语作业被动完成。)镜头二:课间10分钟,英语老师把小黑板挂出来,几个同学小声议论:"下课时间又抄小黑板","我最讨厌抄小黑板的作业","我看不清楚,我的眼镜又要换了"。(学生对英语综合作业不感兴趣。)镜头三:在老师桌面上堆放着三个班的三种英语作业:活动手册、听写、抄写共450多本,老师正紧张地批改着。(英语作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90):22-24
教育部提出了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的明确要求。面对这样一场作业的"革命",要在"减量"的基础上不"减效",文章认为在作业方面需做好以下几个"加法":第一,给老师的理念加把劲,唤起老师此次"革命"的自觉;第二,给作业的设计加点料,创新作业设计,加点自主与实践的成分,加点因材而异、因人而异的定制内容;第三,给作业的批改加点巧,用有爱的批改方式激发学生作业的内驱力。在这样的"加法"中让作业焕发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张敏 《山东教育》2004,(16):50-50
“同学们,今天的家庭作业是:把今天学的生词抄三逭,句子抄两遍……”我的话还没说.就听下面的“哎呀”声响成一片。“又抄写,早不知写过多少遍了。”“整天做这样的作……”调皮大王谈兴干脆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整天做这样的作业有什么用?老是机械重复地写呀背呀!”“是呀.是呀!”下面的赞同声此起彼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了很多遍的题型,课后学生仍然束手无策。设计以"说"代"做"的口头作业,改变作业的形式,旨在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享受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