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海燕 《天中学刊》2002,17(4):67-68
米兰达、伊娃和普利斯·兰多分别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和尤多拉·韦尔蒂塑造的三位文学形象。尽管她们在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感情历程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她们却分享着许多相似之点,尤其是三者都表现出了反叛的精神,这种反叛精神与美国内战后的社会大背景是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2.
尤多拉·韦尔蒂是美国最受欢迎和重视的作家之一,她的写作主题和风格独树一帜,其影响超越了南方文学的地域性,使她成为世界级的作家。她笔下小人物的悲喜剧,正是动荡不安的南方社会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对其短篇小说集《绿帘》的分析,阐述韦尔蒂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南方文学在美国南方独特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它所特有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庄园文学、边疆幽默、哥特式小说等传统对福克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福克纳把从南方文学传统中吸取的丰富的艺术营养同自己的现代主义世界观和写作手法结合起来探索和表现美国南方的社会和历史。他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些传统的继承、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六年,美国出版了女作家马格丽泰·密西尔的长篇小说《飘》,这部作品以南北战争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郝思嘉的身世,描写了美国内战及战后重建南方社会的一个侧面。该书情节跌宕起伏,真挚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发行之初三周内即销售了十八万册,次年获普利策文学奖金,尔后又由米高梅公司拍成电影,传映各国,多次获奖,四  相似文献   

5.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美国南方文学传统及圣经传统的基础上,又从南方的历史与现实中汲取灵感,从色、影、声、光等方面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南方生活画面,艺术化地再现了南方的历史与传奇。他所创作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王国是一朵盛开在南方沃土上的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6.
内战结束后,美国南方面临着重建的历史任务,除了政治与经济层面的重建,文化重建也不容忽视,教育新获解放的南方黑人成为当务之急。内战爆发后不久,北方教师即跟随联邦军队与北方慈善团体进入南方,开始了教育南方黑人的使命。以新英格兰地区白人女性教师为主体的北方自由民教师将文化知识以及北方的道德、价值观念带进南方,试图提升南方黑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并重塑战后南方的黑白种族秩序。面对南方艰苦的生活、教学条件以及南方社会的敌视,北方自由民教师努力从事教育南方黑人的事业,为南方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论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主义在美国文坛崛起 ,既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 ,又有其哲学文化背景 ;以斯蒂芬·克莱恩、弗兰克·诺利斯和杰克·伦敦等人为代表的“自然主义”式的创作 ,从思想内容、题材选择到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拓新了美国民族文学的面貌。当然 ,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19世纪60年代初,美国爆发了一场长达4年的南北内战,使美国的历史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内战的发生与美国经济领域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激化密不可分,认真深入地探讨这些矛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弄清美国内战发生的原因以及了解内战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美国长期存在的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由相互包容到相互排斥的发展变化,是引起国内经济领域矛盾的根本原因。内战前夕,美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即北方的资本主义的雇佣剥削制度和南方的种植园奴隶  相似文献   

9.
美国南方是个有着独特传统的地区,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南方文学。其中,怀旧情结表现了美国南方文化取向的集体无意识,成为美国现代南方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南方文艺复兴前的代表作家更多地是在一厢情愿地美化已逝去的旧南方,甚至包括它的罪恶和问题,其意图就是要退回到那根本不存在的梦幻般纯净美好的旧南方,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们,同样对故乡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依恋,但与前期南方作家不同,他们竭力摆脱不切实际地美化南方的传统,更多地将目光转向南方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冲突以及南方人的保守、愚昧和精神危机,用客观的眼光正视南方的社会现实,以严肃的态度展示真正的南方和困境中的南方人。然而,由于生长背景和环境的影响,他们在种族、传统价值、社会发展等问题上表现出难以调和的两面性:反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维护农业经济;反对变革和新思想,固守传统观念。剖析美国现代南方作家怀旧情结的成因及其基本特征,解读这一特殊区域人们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伦理传统,是我们认识把握美国现代南方文学时代脉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把南方的历史和现实社会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而成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通过爱米丽的爱情悲剧揭示了新旧观念的冲突及没落贵族阶级的守旧心态。在这篇短篇小说名篇中,福克纳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来深化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