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隆中对策”今论潘民中,王海燕人们对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诸葛亮会晤的内容,即《隆中对策》已作过不少研究,但窃以为言犹未尽。本文拟从《隆中对策》所规划的三步走战略;三步走战略实施之得失;“隆中对策”的历史作用等三个方面试抒浅见,聊充“事后之...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名人魏延魏延,字文长,东汉末期的义阳(今河南省倍阳县北)人。魏延是在刘备势孤力薄、被曹操追赶的情形下率部曲投奔刘备的。他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为刘氏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他屡有战功,被迁为牙门将军。当刘备为汉中王时,治所成都,需要一大将镇守军事...  相似文献   

3.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一统天下之大计。时年27岁的诸葛亮远见卓识.以锐利的战略眼光向刘备提出了一套由“三分天下”继而建基立国、复兴汉室的战略计划,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物报》2002年4月5日第4版《雍和宫的古槐》一文的首句这么说:“曾为六朝古都的北京……”把“六朝古都”说成北京显然是不对的,“六朝古都”应为南京。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所谓“六朝”是指:(1)三国吴。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2)东晋。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  相似文献   

5.
素材回放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他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精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旷古未有,因而为历代所推崇。  相似文献   

6.
<正>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诸葛亮“草庐”,谘以“当世之事”,诸葛亮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提出占有荆、益,建立霸业的方针,预见了鼎足三分的发展趋势,是为著名的《隆中对》。此事不仅对于蜀汉政权的建立,甚而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然而诸葛“草庐”究竟在什么地方?却至今仍然是一桩历史疑案。  相似文献   

7.
春秋"吴头楚尾"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头楚尾”,顾名思义,是吴国与楚国的交界的地区。吴国与楚国交界之事,全在春秋时期。“吴头楚尾”,在今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的东界之东,即在今安徽省、江西省境内。“吴头楚尾”的争战之事。主要发生在今安徽省的北部与中部。吴国攻取和占领艾邑(今赣西北地区)的时间,在公元前504年至公元前495年之间。从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73年。是吴楚边界的稳定时期。吴国辖有番邑(令赣东北地区)和艾邑(今赣西北地区);今江西中部和南部地区,大致属于楚国。(在令安徽境内)楚国的东界:乾溪、城父(今毫州市)——胡(今阜阳市)——英(今金寨县)——舒庸(今霍山县)——今宿松县。(在今安徽境内)吴国的西界:房钟(今蒙城县)——州来(今凤台县)——六(今六安市)——舒(今舒城县)——灊(今潜山县)。  相似文献   

8.
夏:禹治水有功,舜让位给禹。因禹原为夏氏部落首领,故国名为“夏”。商:汤灭夏后,因为他们的始祖曾居住在商地(今河南商丘),故以“商”为国名。周:周武王灭商后,因其父周文王曾居住于岐山下的周原,故以“周”为国名。秦:秦始皇的祖先曾是周孝王的马夫,因喂养马有功,被赐为“嬴”姓,封地在今甘肃天水,后扩大到秦(今陕西),于是立国号为“秦”。汉: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自刎,刘备统一中原后,因自己曾被封汉王,故立国号为“汉”。魏:曹操在汉献帝时受封为魏王,其长子曹丕代汉自立,国号叫“魏”。蜀:刘备占据成都后,自称是…  相似文献   

9.
伍紫姿 《小学科学》2011,(11):16-17
火攻连环,三国鼎立形势成——赤壁之战 时间:公元208年 地点: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 参战双方:A.曹军 B.孙、刘联军 主要指挥官:A.曹操 B.周瑜、刘备  相似文献   

10.
“西固”,原名“西固城”,其名源于南宋高宗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元二十六年(1289年)立西固城军民千户所。明、清时期西固设千户所或州同。民国二年(1913年)以西固分州改置西固县,县址在今舟曲城关。1954年6月西固县治所移迁到今宕昌城关,同年11月13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西固县更名为宕昌县。  相似文献   

11.
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二人小酌了几杯。 席间,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唯君与操耳”,吓得韬 光养酶的刘备把筷子掉落在地上。 曹操问何以掉落筷子,刘备答曰刚才天上打了 个响雷吓了一跳。刘备说完,躬身拾筷时忽然放了  相似文献   

12.
以记录吾古孙仲端出使的《北使记》中资料为核心,辅以“金山”以西交通的考察,可以证明契丹军队曾由“叶密立”(今额敏县)至“阴山”(今博罗科努山)前,遇阻折入“回鹘国”(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吐鲁番市一带),再循“龟兹”、“可什合儿”(今库车县、喀什市)而至巴剌沙衮(今比什凯克市托克马克)。相关的论点尚有:一、以《辽史》中记载排斥《世界征服史》等中亚作家记载的理由并不成立。二、 从“金山”向南至“畏兀儿”,再四至“铁门关”的“回鹘路”、“碎叶路”,由于沙漠穿越的困难,并非一条捷径。三、刘祁及同时代耶律楚材等使用的“回纥”一词所指,更可能是“畏吾儿”及与其人种上相同的中、西亚白种人。四、耶律大石于金军来袭前即已进军“吉利吉思”(今克孜勒、阿巴坎一带),因此,一旦失利,即向西至于翼只水”(今额尔齐斯河)之西。五、耶律大石西行所过迂回曲折,还可从其对臣下所语“胶与卿等行三万里,跋涉沙漠”中得到极为有力的旁证。  相似文献   

13.
匈奴、单于、撐犂、祁连、阏氏、居次等词,是古匈奴语译音词。译音词的读音当与古匈奴语原音相对应。后世,汉字读音有变,但这些民族语译音词则应保持其原译字的读音不变。这是“译音词”的一大特性。若译音词不读其原译音,便失去译音词的职质及作用,不堪称之为译音词了。匈奴——古读“honɡ-nu”(洪奴),今误读作“xionɡ-nu”(兄奴);单于——古读“dan-wu”(丹乌),今误读作“chān-yü”(缠于);撐犂——古读“tanɡ-li”(唐犂),今误读作“chenɡ-li”(称犂);祁连——古读“tan-li”(谈犂),即“撐犂”(tānɡ-lī)、“登里”、“邓林”、“腾格里”之别译。今误读作“qi-lian”(齐莲);阏氏——古读“曷氐”(at-di急读,则为a-di=阿抵),今误读作“yan-zhi”(烟支);居次——古读“ɡu-zi”(姑子),别译为“股紫”,今误读作“jü-cì”(拘赐)。类似上述误读之译音词颇多,如:居延、姑衍、呼衍、渾邪、浑耶、昆邪、呼延、壶衍、握衍,虞衍、朐衍、屈射、五船,车师、姑师、恶师,龟兹、屈兹、苦叉、库策、库撤、苦先、库徹、库车,月氏、月支、禺氏、樾...  相似文献   

14.
钩沉启示录     
(一) “阿斗”似乎成了“愚钝”、“笨蛋”的代名词。其实,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刘后主阿斗并非天资愚钝,在他幼童时期,诸葛亮曾对他进行过智力测验,并夸奖他智力非一般。可他后来的表现为什么显得如此“愚钝”、“笨蛋”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和使用:刘备在世的时候,名为太子的阿斗,当然无权过问政务,自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十七岁那年,当刘备一命呜呼后,他匆匆登上皇位,  相似文献   

15.
刘备成功地满足“关键员工”的需求,创造出像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一大批“敬业员工”(Engaged Staff)。并且,还成功地实现了员工敬业态度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正>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公元229年称帝。他是三国时期与曹操、刘备齐名的政治家。他从小就智力超群,特别善于识人、用人,重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使孙吴政权人才济济。他在政治、军事上,也能屡屡出奇制胜。下面就讲两个关于他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7.
在《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故事包含着二难推理,本文试图对其作些逻辑分析:用二难推理进行劝降、规劝等。如李恢劝马超投降刘备时说:……“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日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李恢的话包括一个简单破坏式的二难推理,用符号表示即:如果p,那么q;如果p,那么r。非p或非r:总之,非P。其推理过程是:如果马超不投降刘备又要生存下去(p),那么就要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q);或者制止张松的流…  相似文献   

18.
“三顾茅庐”这一妇孺皆知的成语,在统编教材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均有涉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讲解这“三顾”之“顾”,就不是人人都清楚的了。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字典辞书中的释义吧———《现代汉语词典》:顾(3)拜访:三顾茅庐。《汉语大词典》:三顾,指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亦泛指一再顾访和诚意邀请。新版《辞源》[三顾茅庐]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世称三顾茅庐。新版《辞海》:顾(5)拜访。如光顾;枉顾。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汉语大字典》:顾(4)探望,访问。如:光顾;枉顾。…  相似文献   

19.
夷陵之战诸葛亮何以未能与谋薛军力三顾茅庐,听了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一直创业未果、颠沛流离的刘备看到了事业发展的前途。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刘备自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下凡引自《三国志》者,不再注书名)。这是...  相似文献   

20.
同学你知道“赤壁之战”的故事吗?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今湖北省蒲圻县)击败曹操,即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在这次战役初,孙吴统帅周瑜打算用火来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