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国中小学教科书出版陷入困境在俄国,鼓吹学校私有化的思潮正在蔓延。与此相呼应,国家财政部已拒绝为全国性教科书的出版提供拨款。而这套教科书是为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按国家教育标准编写的,是中小学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不可缺少的。国家财政部试图把向中小学提供教...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拥有更多选择教材的机会,因此增强对教材的认识不仅能帮助英语教师们选择合适的英语教科书,而且能使他们更灵活地利用教科书。作者通过对教科书的定义,教科书的权威地位,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现阶段中小学英语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广大英语教师们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更深刻地认识教科书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依赖教科书是全世界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取向对教师以及学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但在短时间内教师很难实现根本转变。创造性使用教科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在现实情境中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应然取向。调适教科书是一种合理又可行的取向:教科书具有存在的价值,使用教科书具有合理性;教师使用教科书对于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具有积极意义;调适教科书是多数中小学教师应该努力追求又可以做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文化素养、专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教师对于教科书研究层次的不同,目前,教师对教科书理解与使用的偏差,已经成为制约课程实施质量的直接障碍。教师对教科书的正确解读与创造性的使用不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进行校本教研、发展学校特色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途径。笔者以数学学科为例,从课标解读、教材观念和学科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科书理解与使用水平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部获悉,为加强中小学教科书管理,规范教科书选用工作,适应各地教育教学需要,教育部日前印发《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教科书选用应当坚持适宜性,符合本地中小学教学实际;坚持多样化,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坚持公平、公正,保证选用过程规范、有序。《办法》规定,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单位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并成立教科书选用委员会,由课程教材专家、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等组成,一线教师不少于1/2,教科书编写人员、出版发行人员不得进入该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要闻     
《教书育人》2012,(32):4-5
教育部:中小学国家课程教科书仍须送国家审定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已取消编写核准环节,但进入中小学校的国家课程教科书仍须送国家审定。据介绍,国务院9月23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编写核准"是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之一。今后编写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不需要再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请编写立项。我国对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管理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编写核准,二是审定。此次国务院取消的是教材编写核准环节,审定环节并未取消。《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这一期起,我们将陆续发表新编十二年制中小学教科书的说明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对使用这些教科书的教师有帮助,而且对中小学许多教师都有重大的参考意义。例如这一期发表的八篇关于语文教科书的文章,对全体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如何改进目前语文教学、提高教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问题,在热议了若干年后,终于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循环使用教科书是很多国家的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课本使用方法,教科书往往由政府出资,学校购买,作为公有财产让学生借阅连续使用,通常一本教科书可以使用5年左右。但目前的循环使用仍然是局部的、有限的,尚处于探索与实践的初级阶段,全面实施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研究和解决。比如循环使用后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如何改革,出版行业如何面对由此引起的市场挑战,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工作如何做深做细等等。本期观察,刊登系列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问题,在热议了若干年后,终于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循环使用教科书是很多国家的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课本使用方法.教科书往往由政府出资,学校购买,作为公有财产让学生借阅连续使用,通常一本教科书可以使用5年左右.但目前的循环使用仍然是局部的、有限的,尚处于探索与实践的初级阶段,全面实施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研究和解决.比如循环使用后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如何改革,出版行业如何面对由此引起的市场挑战,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工作如何做深做细等等.本期观察,刊登系列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教科书制度发展经历了苏联时期、叶利钦时期以及现在的普京时期。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中小学教科书基本上是一个大纲,一套教材,一家出版社,实行只有国家计划的中小学教科书国定制。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实行一个大纲,多套教科书,多家出版社,学校与教师自由选择的教科书制度。在普京时期,强调在国家主义旗帜下的自由与统一,强化对教科书编写、审查、出版发行的管理,成立联邦教科书委员会。经过三个时期的改革与发展,俄罗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教科书制度,其特色是:二阶段审定的教科书国家审定制度;教科书出版、发行多元化;以全部免费使用为目标的教科书学校选用制。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科书的变革与社会的变迁紧密相关,影响其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的论述、中小学的课程标准等.建国初期中小学教科书的变革既有继承、改造,又有借鉴、创新.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科书的开发是实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自2001 年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审定通过了多套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但对一线英语教师的调查发现,现行教科书在趣味性、系统性、知识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笔者全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调查结果和相关理论,提出并重点讨论了编制英语教科书应该遵循“有趣”、“有意”和“有理”的选材原则。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世界上科学教育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中美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与教科书、教学方法、探究过程中的侧重点、科学教育资源、教师等方面.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差异,为我国科学教育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教材体现了国家意志,是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从国家层面加强了历史学科教材建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影响其具体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分析部编版历史教科书可以促进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和方式的修订、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学教材教秆书实行编审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被赋予一些选用教材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用教科书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我国当下教科书制度仍然存在评用分离的问题。教科书选用权还主要掌控在教育行政部门手中,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学校和教师,特别是教师在教科书的选用方面一直处于失语状态。因此,有必要对教师参与教科书选用的意义、教师对教科书的选评标准及教师参与教科书选用的保证机制等几方面展开分析,以期对发挥教师选用教科书的主体作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教科书依赖是指人们夸大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从而对教科书寄予过高的期望。在教学中,教科书依赖表现为教科书的教学几乎占据教师与学生所有的教学时间,教科书的内容几乎等于教学内容的全部。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融入新  相似文献   

17.
正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和国家信息化战略委员会在"智能教育推进战略"中指出,小学和初中于2014年、高中于2015年全面使用数字教科书。当然,纸质教科书并不会立即被取消,届时纸质教科书和数字教科书将同时被使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科目单元,选择能够高效教学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科书是年青一代认识其他国家的主要渠道和载体之一。考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变化,既能显现一国国民历史观的变化,也能管窥到人们的历史观的变迁对教科书编写的深刻影响。笔者详尽考察了新中国各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日本的明治维新陈述后认为:教科书对明治维新记述的嬗变,与思想解放同步,表现出中国人在不断修正自身对日的认识,使之科学化、符合历史事实;中国人在教科书中修正对日认识和历史记述的过程,可以为日本人思考教科书问题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2001年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了国家、省、地市级三级新课程培训活动,普通高中课改试验省教师远程培训,省的基础教育网络教研与骨干教师(高级教师)远程研修,农村教师提升工程等培训活动。各个学科课改试验教科书出版社也组织了教科书编写人员深入到使用教材的省、地市、乃至区县进行教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稳定和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教科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对铸牢各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象征符号、集体记忆和价值观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部编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门教科书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词频和分布,进而探究中小学一体化教育下,教科书对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型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