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图书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难解的一个结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徐苇  盛芳芳 《图书馆论坛》2004,24(5):23-26,32
近代图书馆在中国诞生之初,有识之士便把注意力投向了广大农村.从1903年常德图书馆创办到1928年和顺图书馆建立,标志着中国的图书馆由县城向农村转移1949年以前,中国乡村图书馆的规模很小。1978年以后,中国的农村图书馆事业有了蓬勃发展.从我国提出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至今已有六七十年。其发展有时步履蹒跚,有时大步跨越;走走停停,进进退退它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难解的一个结。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07,(8):4-4
卢安克毕业于德国汉堡艺术大学,1990年的中国之旅,改变了这位德国青年的人生——中国广西的这片乡村成了卢安克实现理想的热土。虽然自己的知识帮村民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中国农村的落后还是深深触动了卢安克的心,他决心在中国农村宣传和推广华尔普教育。华尔普教育是国际上十分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起源于德国,华尔普教育最大的效果是教育对象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会特别强。卢安克先后在几所艰苦地区的中学任教,却总是工作不了多久就被辞退,因为尽管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校方出于升学率的考虑,只好停止让他授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薇 《群众文化》2002,(6):11-13
根植于中国大地的农村儿童化园,是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跨世纪工作“薄公英计划”的—个组成部分,它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农村经济、化发展进程中涌现的新事物。农村儿童化园是集化、艺术、图书、科普、教育、体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化活动场所,是对农村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增强农村儿童的化艺术素养、获取科技知识、了解信息的窗口,是农村儿童施展艺术才华的一个广阔天地。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农村儿童化园也是农村学校、幼儿园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农村儿童的“第二课堂”。它在全国和我省有关市、县都相继建立之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农村社区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论述了农村社区图书馆在农村社区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探讨了建设农村社区图书馆的构架模式,指出了农村社区图书馆不仅为亿万中国农民提供和保障一个终身学习的场所,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对农村社区的自我完善,加快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报业竞争“城市化”与农村市场“荒漠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新闻前哨》2006,(5):16-17
大众传媒应该面向全体人民,全方位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但是,在现代中国,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颇为尴尬。这种尴尬主要表现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等的信息待遇。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漠视,广大农民在媒介内容中缺失。这就是中国传播界经常议论的话题:报业竞争“城市化”与农村市场“荒漠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农民工子弟,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陆续出来的。在此之前,由于政策的限制,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还很少。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淑淳 《档案天地》2009,(2):14-18,29
人民公社,即农村人民公社,中国农村中同基层政权机构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也是农村社会的基层单位。  相似文献   

8.
杨媚 《记者摇篮》2005,(9):41-43
一、中国“三农”电视节目现状 1.与9亿数量的农村人口相比.各类“三农”节目的数量太少。据笔者查阅的1994—2001年《新闻年鉴》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数据显示,在全国众多电视频道中,除了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中三分之一的时间以及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中部分时间播出与“三农”有关的节目外,还有大约占总数三分之一的省级电视台没有开办“三农”栏目。  相似文献   

9.
曹刚  方晓红 《新闻界》2006,(5):17-19
多项研究资料表明,2003至2004年期间农村“土地维权”成为“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中国社科院专家在(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近几年,农民上访中,土地问题已占首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结果也证实中国农民维权重心正在发生改变。2003年8月刊2004年6月,中央某媒体观众电话声讯记录表明。在6万次(条)的信息中,“三农”问题居于首位,而其中所涉土地纠纷又为。三农”之首。  相似文献   

10.
廉价劳动力的大量供给,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学者估计,由于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扶养比下降,这种“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6.5%的水平。毫无疑问,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所谓“人口红利”的主要贡献者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虽然,5月20目前后,SARS在中国的嚣张气焰有所遏制,本刊称之为“中国初愈”,但是,此刻还远远不是我们可以额手称庆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黄刚 《兰台世界》2001,(12):20-20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了全而阐述。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起跑线上的宣言书,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当前,如何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提高认识,进……  相似文献   

13.
郭剑波 《历史档案》2003,(3):96-101
鸦片问题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令人关注的课题,许多学者已对鸦片走私数量、中国吸食人数、白银外流数量等问题作过研究。但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内地鸦片流通问题却语焉不详,缺乏有深度的研究。笔者主要根据档案资料拟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信息狂欢时代的落寞 --农村信息传播缺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在惊呼信息爆炸的今天,会突然发现虽然中国的媒体相当发达,媒介市场也在日益扩大,但是对农信息传播却相当少,甚至市场份额还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这让我们看到一种怪异的景观:一边是城市受众对信息时代来临的狂欢,一边却是农村受众承受着信息稀缺、信息失衡的落寞。  相似文献   

15.
游敏 《新闻窗》2007,(4):115-116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重点。科技报道是科学技术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广大农民接受科学的重要来源。因此,重视农业农村新闻报道中的科技报道,既是当前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化的程度上来说,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因而,中国理应具有经济学家所说的“后发优势”,也就是说,中国可以利用先进者所积累的现成的知识。所以,留学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官员出洋进修,培训,考察,对于政府变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部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文化报社编辑的《新农村文化手册》日前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初,第三轮圈地风席卷全国。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违法圈地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新一届地方政府就任之初,常常会刮起一轮圈地风。而圈地风引出的后果是: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一项计算表明,如果按照现行征地制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到2030年,中国的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万人,占到现有农民数量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竺蓉 《群众文化》2002,(6):8-11
加入WTO将对中国政治、经济、化和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就农村和农业长期持续发展来看,WTO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但在目前中国农业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农业国际化条件尚不具备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不可避免会受到较大的挑战,因为WTO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因此,今后中国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将受到限制。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传统农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不采取应对措施,农村的经济状况就会恶化,农民的收入将会减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村部分的财政支出,仅占到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的微小部分——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目前仅限医疗、教育救助和低保福利(也即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和烈属补贴部分,归属民政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