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不尽意","成文"以"尽意",这是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的基本思路之一;能使诗达到"意无穷"境界的乃是诗之"象外之象"、"声外之音",则是其另一重要基本思路;这两个基本思路联系在一起,构成汉语古典诗歌语言哲学完整的内在理路.以"意无穷"为最高境界的汉语古典诗歌,昭示着这样一种文化精神追求在诗歌的形式创造过程中,汉语通过对自身形式有限性的不断超越,不断超越着自身表达功能的有限性.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这种深层的语言哲学思想,是思考汉语现代诗歌乃至现代语言哲学的一些相关理论问题等极其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一部乾隆时期(1748)编纂的官方汉语、葡萄牙语对照辞书为例,抽取两则词语进行分析,指出尽管该书完成于京城,但其中仍遗留着一些澳门的地域文化成分。通过对比这两则汉语词及葡语释义,分析出地域文化遗痕是导致其语义不对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该民族语言词语产生的背景和渊源,又决定着词语意义引申发展的方向,所以,汉民族马文化研究常常是汉语中含有语素"马"和某些无语素"马"这一类词语的意义产生和发展的渊源。本文以有关的历史、文化、文学、文字的广博知识作基础,旁征博引,考察论证,对词语的意义进行了马文化探源,从而探得词语的文化涵义,简称文化义。  相似文献   

4.
在与外来文化不断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中国文化获得了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与动因。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佛教传入和佛经汉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过程。本文考察了以"净"和"妙"为代表的构词语素在汉译佛经文献中呈现的新用法,这种新用法是受到佛教文化和以梵文为主的原典语言的影响而产生的,并逐步渗透到中土文献中。佛教文化的传播与语言现象的变迁在时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本文以汉译佛经构词语素的演变为视角,不仅呈现了外来语与汉语的接触过程,也透视着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以朱学为背景,提出"良知即天理"。"良知"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以"天理"释"良知",进而以"良知"代"天理"的过程。王阳明主张"良知即天理",却甚少提到"天理即良知"。在其学说中,"天理"与"良知"的地位、含义并不相同。从"天理"到"良知"的转换不仅是其为学进路的变化、"觉民行道"政治方案的落实,更开启了从性其情到情其性的美学范式的转换,引领了晚明时期新的美学思潮。  相似文献   

6.
"是"的语法化是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语法化路径大致经历了回指用法的出现、句法格式的建立、重要特征的产生和典型特征的成熟这四个阶段。在"是"语法化的过程中,其动因主要是普通动词的类推和句法环境的具备。"是"的语法化对整个汉语语法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强化了动词居中的格式,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焦点标记,进而导致语序焦点表示法的淘汰。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如"冰雕""环境保护"一类的复合名词或名词短语,有学者将它们定义为"OV逆序复合名词",认为它们是按照述宾结构逆序倒装而成的。"OV逆序复合法"与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式有紧密联系,但没有任何标志就发生的宾语前置现象却十分少见。缺少有力的历史语料例证便断定OV复合名词是由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为原型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需要以其他汉语语法现象为依据作出合理的解释。汉语中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语言事实古已有之,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已形成动词零形式名词化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8.
夏历  刘芳 《文化学刊》2011,(5):104-106
本文以近十年(2001—2010)产生的汉语新兴族词为研究背景,从中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裸X”、“被X”、“X控”、“X党”四组族词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汉语新兴族词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关系。研究表明:汉语新兴族词在产生与发展中,批量复制生产,颠覆、解构原有词语的语义内涵,对已有词语变异使用,使词语含义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等,都展现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语义学为基础,选取现代汉语和韩语中语义最丰富、出现频率最高的空间纬度词"大()/小()"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础语义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它们向其他感官域、时间域、数量域、评价域映射过程中的异同,并试从民族文化、思维方式、认知特点的角度对其原因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破防”是由动词“破”与名词“防”构成的动宾短语,源于英语词组“Guard Break”的直译,通过外来词介入、词语的自然演变及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而发展为如今的流行语“破防”。“破防”具有不同于缩略语“突破防御”的含义,其主要语义可分为情绪表达与局势描述两种,可表达激动、焦虑等情绪,还可表达局面失控等含义,语用色彩有中性、贬义和褒义三种状态,具体使用情况需要根据语境与使用主体的不同而定。流行语“破防”的出现,是语言表达的自然发展和隐喻功能运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崔小云 《职业圈》2007,(13):86-87
作文写作从本质上来看是学生心理和智力相融合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学生主体真实再现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感悟生活的一次实践活动.作文教学创新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其重要体现就是让作文写作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表现形式.为此,教师就应当做到"四个关注",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写作过程中的对话和互动,关注学生个性张扬和个性表现,关注对学生写作的发展性评价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重新审视巫术与科学之间被刻板化的界限,激活蕴藏在道教中的"科学"和后现代艺术中的"巫术",澄清神秘学的概念,基于一次展览,其理念为用艺术的形式再现黑暗中文明萌芽的最初形态,尝试探究关于生存空间和生命迹象的本源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研究春醮会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变迁过程,分析了其在不同时期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并结合当地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探究春醮会的变迁与大理凤仪镇文化、观念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城镇化大背景下对春醮会进行调查研究,既可以加强对民族节日的宣传,又可以挖掘其潜在的文化内涵,从而促使节日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传播。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汉、维两个民族之间来往日益加强,汉维翻译方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汉维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带有独特语言色彩的俗语、俚语等难以直译的词语。如何熟练掌握并正确认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自如翻译类似的词语,使之既不失原语的特色,又能真正做到"信、达、雅",是每个学习或从事翻译工作的人都必须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以惯用语为例,谈谈文化差异对翻译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提起"涵化",人们会想到许多类似的词语,诸如:"熔化""融化""溶化""消化""变化","文化""感化""教化""进化""汉化""西化""欧化""现代化""全球化""本土化",以及北京大学的校训"兼容并蓄"等等。这些概念与"涵化"相关,甚至都可能是"涵化"的一部分,但都没有"涵化"这一概念视野宏大,意义完整和丰富。例如,"文化"作为名词可以成为涵化的结果,作为动词(亦即通过传播影响他者使其放弃野蛮的生活方式,如放弃运用暴力解决冲突,采用对话处理冲突)  相似文献   

16.
错位亲属称谓及其泛化是日语中独特的文化现象,汉语中有类似的现象,但略有区别。译者将日语中的错位亲属称谓译成汉语时,会根据不同的场景与会话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方法及技巧。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包含两次交际行为的推理过程。在影视翻译的语言特点限制下,译者会更加注重第二次交际行为,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从而促使交际成功。  相似文献   

17.
二至七岁的儿童理性思维尚未生成,皮亚杰称之为"前运算阶段",此亦周作人所说"想象力发展的时代"。本文力图解开"想象"的奥秘,指出文学的、科学的与儿童的想象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想象即类比(挪移),并有形象演绎过程,必有情感投入(移情),儿童因尚在"万物有灵"阶段,故想象最易汪洋无碍。成人的想象力正是儿童思维的延续。"分裂时期"是别林斯基在莎士比亚研究中提出的概念: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每个人都有一个从充满信赖的幸福感中惊醒,坠入迷茫、恐惧、无助的时期,大量青春期问题正是由此而来。许多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与"分裂时期"有关,最应表现这段人生的儿童文学反倒长期缺席。本文对这两个时期的儿童阅读和文学创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虽然汉语和维吾尔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但两种语言的学习者常常会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对多义字进行翻译。“打”字作为一个多义字在古语中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意义也日益增多,其义项多达24个。因此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打”字的使用及翻译有一定难度。因此,该文主要探讨汉语“打”字的维吾尔语翻译方法,用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地区别和掌握“打”字在交流中的意义,尽可能减少语言使用者在交流中出现语义表达偏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眉寿"一词在《诗经》中共出现七次,遍及风、雅、颂三类,其在诗文中的具体意义及用法,值得进一步考究。古来注《诗》者甚众,诸家说法或有抵牾,则须取舍折中,明晰句读,以察知"眉寿"的句中真意。"眉寿"一词意为"长寿",在《诗》中多表示用来一种对于延年益寿的祝愿。其语用范围遍及先秦社会的各阶层,无论民间祝祷,卿士颂赞,乃至宗庙祭祀,都将其作为祝辞进行使用。"眉寿"在《诗经》中的广泛使用,正是先民尚生恶死的普遍心态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汉日“大/小”的语义扩展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汉日“大/小”在原型义和扩展路径上存在相似之处,它们都可以从空间域的原型义扩展到数量、状态、时间、心理4个抽象域。但汉语“大/小”的语义扩展范围更大,语义生成能力更强;汉日“大小”存在相似性最主要的原因是空间概念是人类最早认识的概念之一,且中日两国自古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语受汉语文化影响深远。中日两国语言环境、思维认知和文化价值取向等的不同,导致了汉日“大/小”在语义扩展上存在差异性。该文以期为汉日“大/小”教学提供新思路,为汉日语言学习者学习多义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