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弹X枚     
成长心得在初三的班会上,老师苦口婆心地说:“大家在这三年中逐渐长大了,有谁能说说自己成长的经历。”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站起来说:“初一时睡八个小时,初二时睡六个小  相似文献   

2.
可笑星     
演变小明:“你知道吗?我爸爸说人是从猴子变过来的耶。”大呆:“乱说。我才不信。”小明:“是真的。我爸从来不会骗我的!!!”大呆:“哦?那好!你回去问问你爸爸,他以前是住哪家动物园的?”小明:“……”可笑级别:○··(○··(○··(○··(大象和小鸟的区别生物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大象和小鸟的区别。第一个学生说:“大象有长鼻子,小鸟没有。”第二个学生说:“小鸟有翅膀,大象没有。”第三个学生高声说:“最大的区别是,小鸟可以骑在大象身上,大象不能骑在小鸟身上。”可笑级别:○··(○··(○··(○··(○··(课堂问答老师:“我…  相似文献   

3.
可笑星     
十分简单某日上化学课,老师宣布下节课要小考。小明紧张地立即举手问老师会不会考得很难,老师只说了一句:“十分简单。”乐得大家拍手叫好,可是考完后每个人都考得惨不忍睹,怎么会简单呢?于是小明又问了老师,只听老师说:“我可没说错哦,十分简单,剩下九十分很难!”可笑级别:○··(○··(○··(爸爸5岁了“小珍,你能说出你爸爸今年多了吗?”幼儿园的老师问。“爸爸5岁了。”老师笑了:“小珍,再想一想,难你爸爸和你一样大?”“是的,我爸爸亲口对我说过,他是从我出生那天开始当爸爸的。”可笑级别:○··(○··(○··(○··(三部曲老师:…  相似文献   

4.
可笑星     
闲聊几个学生躺在被窝里闲聊。甲:“今天朗诵比赛,嘿,我得了第一!”乙:“哼,前几天作文竞赛,我不也得了第一?”丙:“要是你们记性不差的话,应该记得我的爱国心最强。”甲:“你的爱国心最强?我从不买外国货。”乙:“我也从来不看外国电影。”丙(慢条斯理地):“你们想想看,我入学以来,哪次外语及格了?”可笑级别:○··(○··(○··(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地走上台。后来,老师问那位学生说:“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刚才没听清楚?”学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  相似文献   

5.
可笑星     
个性化早餐有三个人到早餐店买早点。第一个人跟老板说:“老板,我要一个煎蛋,但是不要蛋黄。”老板就照着煎了一个蛋。第二个人说“:老板,我要一个煎蛋,但是不要蛋白。”老板也照做了,但是已经有点不耐烦。轮到第三个人,老板就不客气地问他“:你呢?你的蛋不要什么?”第三个人有点胆怯地说:“我……我不要蛋壳!”可笑指数:·○·(·○·(·○·(·○·(·○·(岂有此理吉米报名参加了一个减肥训练班,教练要他在训练时穿宽松的衣服。“岂有此理!如果还有宽松衣服穿,我还来报名干吗?”吉米生气地说。可笑指数:·○·(·○·(·○·(天天来一个…  相似文献   

6.
可笑星     
了不起的人主考人:“告诉我,如果莎士比亚今天还活着,你认为他是否会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考生:“是的,他肯定会成为一个极了不起的人物,因为无论怎样,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能活400多岁的人。”可笑级别:○··(○··(○··(○··(地理考试妈妈:“你的地理是怎么考的,你说说看。”儿子:“一道试题里问美洲在哪里,你想想,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哥伦布呀。”可笑级别:○··(○··(○··(难怪舅舅:“比格这次历史考试考得怎么样?”母亲:“很遗憾,成绩很不理想。可这也不能怪他,试题问的全是这可怜的孩子出生以前的事情。”可笑级别:○·…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我们对江苏南通、淮阴、连云港、盐城四市的八所农村初中一、二、三年级9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作业数量多。学生日均课堂作业时间(小时):初一,2.2;初二,2.5;初三,2.7。学生日均课外作业时间(小时):初一,2.7;初二,3;初三,3.3。有些老师不但布置大量作业,而且在学生做错作业时要加倍罚做。 2.题目难度大。许多学生感到作业难而无法完成。学生中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从初一到初三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或课后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本人就2003届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调查,“没有把握就不举手”者,初一占45.5%,初二占52.3%,初三占78.6%;“知道也不举手”者,初一占12.5%,初二占24.1%,初三占56.8%;数学课堂上提问时,学生从不对教师讲解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困惑者高达93%,学生越来越不敢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看法。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也曾这样描述中国的学生:“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都差不多;而在国外,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答案。”现在大部分的…  相似文献   

9.
智力大挑战     
各是几年纪 甲、乙、丙三人在操场上不期而遇. 甲说:“嗨!真有趣,咱们三个人我喜欢篮球,你喜欢排球,他喜欢足球;一个读初一,一个读初二,一个读初三.但喜欢篮球的不读初一,喜欢排球的不读初二,喜欢足球的不读初三.” 读初三的听他这么一说,哈哈大笑起来. 你能说出这三个人各读几年级吗?  相似文献   

10.
初三未央     
初一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初二是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初三是明明知道却假装不知道。2006年,在这个短命的夏天,我被迫告别初二,成了一名“准初三”。经历了炼狱式补课,我听见初三列车轰轰地奔来,让人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11.
初一女生     
“小学生太乖,高中生太累,大学生又太滑头,只有中学生是最完美的。”“初二太神秘,初三太辛苦,只有初一是最值得怀念的。”而初一的学生中,我们初一女生可算是大半边天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善变”,的确,多姿多彩多情多变就是成长中女生共同的特点。初一女生对老师的要求很“苛刻”,既要博学多才,又要富有时代气息,最起码要有气质,最不喜欢那种一本正经,一张口就是:“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实现三个代表而奋斗终生!”这样的老师慷慨激昂,我们却听得上下眼皮打架。初一女生最最看中的是偶像。每一位女生的“小天地”都是一个琳琅满…  相似文献   

12.
邓继红 《学子》2014,(10):39
正初中英语老师对课堂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初一的学生学习英语热情比较高涨,举手的频率高;初二以后,学生比较反叛,课堂纪律难以控制,到了初三之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课堂除了老师的声音之外,基本是鸦雀无声。这是为什么呢?我通过自己的教学体验到这并不是学生的成长的变化,而是老师忽视了学生成长的特点。因此,营造快乐的英语学习氛围,就成为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某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小组对初中三个年级900名学生进行了书面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的比率分别为:初一64%,初二68%,初三67%;平时有心理问题的比率分别为:初一53%,初二58%,初三56%。值得提出的是,上述问题89%来自于后进生。其心理  相似文献   

14.
今秋,我市七年级学生开始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思想品德》。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初一为心理品质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特色理论教育”的板块结构,以人一生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将初中阶段所学内容整合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主题,每一主题都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  相似文献   

15.
别样超市     
初一的学生不懂事,只知下课大喧哗; 初二的学生稍懂事,还是下课到处嚷; 初三的学生最懂事,因为马上要考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一楼的初一(7)班搬到了三楼的初二(7)班,现在又马不停蹄地搬上了五楼的初三(7)班,真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这么一个“三级跳”,“跳”得同学们一下紧张起来,跳个不停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瞧这一个个的心理承受能力,别提有多差啦! 说来也是,不说别的,光是这楼层——五楼,嗬!还真有些让人“毛骨悚然”。但对于我们这些有实力的  相似文献   

16.
孔颖 《初中生》2002,(30):14
老师说,不上初三不知什么是愁;师兄师姐说,不上初三不知什么是苦;现在,我要补充一句,不上初三不知什么是人生。初一在天真与幻想中流走,初二在朦胧与期盼中飞逝,当我依旧带着单纯的心情来到初三时,才发现心中的旋律与现实的  相似文献   

17.
“初二X班有两名男生受到两名女生的邀请在女生宿舍中睡了一夜。”“办事了吗?”“不知道,可能没有。”“哦……”这是早饭后发生在初一办公室的一幕。参与对话的都是老师。在他们看来好像只要不“办事”就没有事。我为他们这样的态度感到难为情。还记得去年我在讲生殖系统一章时,加了一个大标题:光明正大地谈性。学生听得很好。但不久前,一位老师用怪异的眼光看着我问:“你给学生讲生殖器官了?”我说:“是的。”“你怎么好意思?”我说:  相似文献   

18.
人在初二     
初二,它既没有初一时的轻松,也没有初三时的紧张,但它却有着独特的情趣。它像是一座桥梁承接着初一,展望着初三。初二像米酒,没有刚酿时的甘甜,也没有久存后的醇香。是的,初二是苦的,但是没有初二的苦涩,哪来中考的喜悦,就像俗话所说的:雨后的彩虹最美丽。“铃铃铃……”那烦人  相似文献   

19.
“初二X班有两名男生受到两名女生的邀请在女生宿舍中睡了一夜。”“办事了吗?”“不知道,可能没有。”“哦……”这是早饭后发生在初一办公室的一幕。参与对话的都是老师。在他们看来好像只要不“办事”就没有事。我为他们这样的态度感到难为情。还记得去年我在讲生殖系统一章时,加了一个大标题:光明正大地谈性。学生听得很好。但不久前,一位老师用怪异的眼光看着我问:“你给学生讲生殖器官了?”我说:“是的。”“你怎么好意思?”我说:  相似文献   

20.
初中英语老师对课堂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英语热情高涨,举手的频率高,“Let me try”的呼声也此起彼伏;初二年级以后,学生比较反叛,课堂纪律难以控制,“Let me try”是时有时无;到了初三之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课堂除了老师的声音之外,基本是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