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乡村旅游发展中其文化的商品化对区域内各方面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文化真实性的解释也在文化商品化的背景下发生着变化.从旅游学、民族学等多个角度对旅游业中的文化真实性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与旅游互动机理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域化差异是激发旅游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地域化差异越大,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化资源也就越多,地域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从影响旅游业的化层面出发,分析了地域化与旅游业的相互关系,认为地域化与旅游能够实现互动发展,通过腾冲的实证研究,对地域化与旅游的互动关系作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3.
文化商品化是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逻辑起点,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成功的关键则在于能否恰当体现文化真实性内涵。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文化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二者并不对立,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辨证关系。《云南映象》的市场成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的化特征可归结为:“创新的时代”,知识商品化的时代,化渗透与扩张的时代,据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各个方面的创新,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创新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文化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旅游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强调以丰富的化内涵为底蕴,以新颖的化创意手段来打造旅游产品的特色。据此,本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化创意切入点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旅游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旅游化在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等化结构上形成了鲜明的特征,旅游化课的教学应该以这些特征为主干线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论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文化创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强调以丰富的化内涵为底蕴,以新颖的化创意手段来打造旅游产品的特色。据此,本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化创意切入点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发展成为当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也存在商品化现象。文章通过对真实性的阐释,从商品化和真实性之间的协调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浅析建筑文化对实施旅游带动经济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是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建筑是化的载体,因此对建筑化的深层次开发将大大影响旅游促使经济战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化高度融合的经济产业,临沧地区民族化旅游业刚刚起步,许多工业还有待于加强,本就临沧地区民族化旅游资源蕴藏情况,开发现状及如何开发民族化旅游业进行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化商品化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以信息作为内容来满足精神需求,并采取商品形态的文化现象(文化商品化Ⅰ),此即文化产业化;二是以信息作为辅助或主要手段来实现商品销售和资本增殖的文化现象(文化商品化Ⅱ),此即文化附加值。文化商品化Ⅰ和Ⅱ之间具有质的差异,同时也存在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厘清文化商品化Ⅰ和Ⅱ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细致地梳理文化变迁的模式以及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进化路线。  相似文献   

12.
旅游节庆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和旅游产品。旅游节庆的策划需要充分反映地域文化,并将文化的真实性展示给旅游者。文化的真实性有利于提高旅游节庆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然而,在实际策划与运作过程中,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旅游节庆举办过程中文化真实性失真的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基于以宁德市上金贝村三月三赛歌会为例进行研究,在分析其文化失真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其文化真实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去历史化”的成因.以文化的定义,文化和历史的关系为切入点,论述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和传播中的“去历史化”倾向,指出文化生产的商品化,文化人的隐性商人身份,文化人的自恋主义心理及解构主义的影响是造成这种倾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保持文化真实性是文化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重要前提和要求。文化真实性的保持是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实现文化的现代化与传承的重要条件。受利益驱使以及旅游节庆运作理念的误区误导,“三月三”赛歌会文化真实性缺失,对该节庆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创新策划是民族旅游节庆活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在节庆活动创新策划的同时兼顾文化真实性,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与传承,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旅游节庆活动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具有多方面功能,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是由少数人占有的,文化大众化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与结果,科学技术是文化大众化的重要手段。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包含着民族文化的公共化,社会主义文化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旅游的“真实性”分为客观性真实、建构性真实和存在性真实.旅游地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碰撞,使得文化差异性减少、趋同性增加,从而导致民俗旅游中“真实性”的缺失.以桃坪羌寨“花儿纳吉”赛歌节为例,通过与传统的“花儿纳吉”对比,探讨了民俗旅游对传统文化“真实性”的影响,意在揭示保护传统文化“真实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学校文化应具有草根性。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应突出其“本土化的色彩”、“本色化的个性”和“本真化的内容”。目前,我校初步构建的校本文化的大致框架包括学校办学的理念文化、德育的“孝道文化”、课堂教学的“让学文化”、保障服务的“精细文化”等方面。校本文化是学校精神和学校意志的集中体现,建设学校校本文化是提升学校自我发展力的路径之一。农村学校校本文化的建设必将有助于其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学校品牌的创建。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学校文化应具有草根性。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应突出其"本土化的色彩"、"本色化的个性"和"本真化的内容"。目前,我校初步构建的校本文化的大致框架包括学校办学的理念文化、德育的"孝道文化"、课堂教学的"让学文化"、保障服务的"精细文化"等方面。校本文化是学校精神和学校意志的集中体现,建设学校校本文化是提升学校自我发展力的路径之一。农村学校校本文化的建设必将有助于其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学校品牌的创建。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文化习得也是语言习得的一部分。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因素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如何在外语教学领域里进行文化教学是中国外语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比较不同的文化教学策略,寻找有效的文化教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