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社会科学在表述“他者”时遇到的挑战以及随之而来一些学科在认识论方面的转型或突破,接着指出这些转型或突破存在的问题,即“他者”仍旧是被另外的“他者”研究的对象,最后论述了“自我表述自我”及其存在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自20世纪80年代由相对比较封闭的状态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游客,很多人为西江的魅力所折服,同时以"他者"的视域从各种角度试图解开西江苗族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3.
主体与文化身份问题是当今文化讨论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他者”作为“文化理论关键词”之一,它是建立在相区分、差异确定的基础之上的,来源于一种“异国情调”的追寻欲望,其产生的基础是时空距离,过程是一个双重建构的过程。它所提供的对话与理解的“和而不同”观念对于比较文学研究、文学史写作、作家作品研究都具有方法论和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文章借助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理论,分别以荒岛和星期五为例,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他者建构传统进行研究,分析了地理他者和民族他者是怎样被建构和被征服的,并进一步探讨了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叶飞 《江苏高教》2012,(2):123-126
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从自我的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形成关心他者、关怀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但是,这种以关怀他者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道德视角,往往容易被误解,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观念误区。道德教育的"他者"意识和"他性"思维应尽力避免利他主义、为我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特殊主义的理解误区,以普遍正义、人我共存的道德理念为基础,践履协商共识、宽容开放、关怀尊重等价值原则,促进学生的"他者"意识和关怀意识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对"他者"的人格尊严以及生命存在的关怀和尊重。  相似文献   

7.
"他者"理论是后殖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运用"他者"理论对《欲望号街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斯坦利和布兰奇进行分析,分别从性别上、社会地位和文化上等方面分析布兰奇"他者"地位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土生子》的主人公别格通过对白人和命运的反抗刷新了读者一直以来心目中逆来顺受的黑人形象,然而最终还是难逃命运的魔爪。后殖民语境中的东西方二元对立关系为分析别格的身份认同问题提供了一个切入点。白人眼里的别格即西方眼里的东方,而“他者”是美国主流社会对别格的定位,在此前提下塑造出的是别格非正常的“自我意识”。因此,别格及其所代表的广大黑人的悲剧是“自我”与“他者”双重身份建构下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国际新闻报道是一种软实力的竞争,新闻记者通过有选择地组织报道内容和运用语言技巧.有意识地引导受众建构他者形象,占据道德审判的话语权。本文以《时代周刊》2013年1月至6月涉华报道为例,从隐喻视角探讨美国新闻媒体建构中国形象的语言运用技巧。认为媒体通过运用隐喻修辞运用“映射”模式建构了中国政府和官员及草根的形象.体现了美国新闻从业人员的“反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严歌苓的《白蛇》和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在背景选择上都穿插了历史时代因素,但不同于“用文学写政治”的宏大叙事方式和“以政治论成败”的主流叙述模式,这两部作品皆以历史大环境下的小人物的情感故事为依托,深刻表现出人性的善恶,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哲理的思考。无论是从作家的书写角度还是叙事手法,作品都无异是主流历史话语下的“边缘化”的“他者”。  相似文献   

11.
主体与文化身份问题是当今文化讨论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他者"作为"文化理论关键词"之一,它是建立在相区分、差异确定的基础之上的,来源于一种"异国情调"的追寻欲望,其产生的基础是时空距离,过程是一个双重建构的过程.它所提供的对话与理解的"和而不同"观念对于比较文学研究、文学史写作、作家作品研究都具有方法论和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提出了一种称之为"他者"的伦理学,他认为真正的主体性在于为他人担责。由此观照学校管理文化生态,我们让每一个校长都以"重要他人"的身份出现在教师面前,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第二我",让整个学校的教育秩序统一在"我"作为"他者之他者"的文化生态中,由此确立教育存在的伦理主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生成过程伴随着不同阶段"他者"形象的建构,从"帝制"走向"共和"是新国家认同形成的初构阶段,满洲权贵是革命党人所要建立的共和国的"他者";从"共和"到"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是国家认同的重构阶段,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他者"。当代中国国家认同的"他者"主要来自于国家外部,同时部分地存在于国家内部。不同时期"他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当时国家认同的生成和建构。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学视角看,“白马”作为指代特定族群的名称,经历了汉人这一“他者”历时性想象与“民族识别”语境下国家制度性建构。究其本质,“他者”与国家对白马族群的建构,在相当程度上均是在客位视域下的主观建构。但至今,在白马藏族的自我建构中似乎仍能看到“他者”(theother)的痕迹与国家的“在场”。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在《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后简称《再度出洋》)这部小说中,以美国人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华人劳工"艾送喜"的形象。华人形象作为美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成为"他者",成为"非自我"的存在。本文试从失判的"他者"身份和渗透的"他者"身份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来阐释异国形象作为"他者"的文化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6.
康拉德的殖民地叙事把作为西方“他者”的殖民地当做一面镜子,以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揭示西方殖民主义话语在西方殖民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西方人的深刻影响,反映西方文明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西方殖民主义的同时,康拉德也暴露了自身所受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之岛》书中,萨林斯用"并接结构"概念对结构与事件进行情境综合,结构是事件的根据,事件则是结构的体现,二者在并接中紧密联系在一起。结构作为文化秩序的象征性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历史事物,人们能够从历史中发现结构和从结构中发现历史。各种文化秩序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生产方式,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历史;用实践理性研究"他者"文化,并不能真正理解异文化的深层结构,反而更多的是西方本土社会观念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
知青叙事中塑造了许多“他者”和“局外人”形象,尤以作家张承志和其作《黑骏马》中的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最为明显。通过文本细读法,从“自我书写的‘他者’——找寻存在的‘局外人’——‘他者’和‘局外人’的精神复归”的过程来分析张承志的经历和展示《黑骏马》中的白音宝力格的情感经历,研究知青叙事里的“他者”和“局外人”形象,对于重返知青叙事、理解张承志作品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杰姆逊试图在与西方语言论哲学的对话之中 ,建构起语言———形式与社会———历史并重的马克思主义诗学。一方面 ,他把经典哲学中的历史看作是一种叙事化效果 ;另一方面 ,又以“始终历史化”的视界 ,寻绎叙事及其修辞的历史化轨迹。由此 ,杰姆逊的诗学成为一种“寓言论诗论”。带着语言论哲学的理论创伤 ,杰姆逊的理论具备了一种现实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20.
历史叙事中的“真实”与“虚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叙事分为经验的叙事与虚构的叙事两个层面,前者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为读者提供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故事形式,后者以历史编纂的美为最大追求,为人们提供一个“戏说”的文学形式。对二者的区分与探讨将为当前的新历史主义文论研究,对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