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女性文学”揭示了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性别”特征;“女性批评”力求批评的“性别公正”;“女性写作”是女性重新命名的话语实践;“女性文学理论”凸显了理论上的性别烙印;“女性文学研究”实质上是对文学的一种性别分析。借鉴女性主义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和方法,将“性别”作为一个基本范畴运用于文学研究,不仅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性别本质论”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几个女性人物,阐述西方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本质的思想对剧作家的影响,分析奥尼尔在女性人物刻画方面对“性别本质论”的继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女性意识”与“社会性别”的理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论述了“女性意识”这一概念在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学批评和性别观念误区的拔乱反正中所作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由其局限引发出对“社会性别”这一西方女性主义核心概念及重要分析范畴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之阐释。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性别意识一以贯之。之初,作为对特定历史时期“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点的反拔,批评话语侧重女性立场的强调,女性意识的阐发。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渐渐转向“社会性别”,研究中更倾向于男性权力的批判和性别差异的解构。近年来,“性别诗学”理论渐渐浮现,强调性别属性的阐释与其他范畴的结合,并谋求双性差异中的和谐,这意味着学界对性别介入文学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女权主义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下,“女性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尤其是1995年以后,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涉及众多人文学科,也影响着已有的史学观念和史学理论框架。研究“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旨在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认识新中国初期女性的生活及其变化,为建立和谐、平等的性别关系提供借鉴。“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以下仅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从“人的发现”到“女性的发现”是“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发现。周作人在其“人学”理论中所倡导的从“人的解放”到“性别的解放”这一“女性本位”解放观,时至今日都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性别意识与女性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意识”已被联合国、我国及其他国家纳入决策主流,这无疑是促进女性解放的福音。本文将“性别意识”放到人类解放的框架中,着重分析了女性在争取解放过程中应清除的心理障碍和存在的理论误区;同时论及了男性也面临着进一步解放的问题,只有使“性别意识”成为社会共识,才能使男女两性“双向互动”、“互补共进”,女性解放、男性解放乃至人类解放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女性长期来,包围在被自然化、合理化的社会性别文化语境中,为“自然”的女性,要低于为“文化”的男性。在这样一种社会群塑下,女性社会性别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女性以丢失“自我”为代价的必然归宿。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性别意识面临着一种新的启蒙,在“弱化”和“强化”的辩证互补下,将女性的性别自觉达到一个新高度,实现现代女性与男性同样“内外双修”的和谐的社会性别文化的平等理想。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女性学课程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的思想、观念、理论传播给大学生的“行动”。它已成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性别意识、传播男女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在论述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女性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及其对大学生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翻译观凸显女性性别意识,改变了传统翻译理论的认识,其倡导的“双性共体”更是解决翻译中性别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地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各有独特意象,且分别体现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二者的审美偏好分别对应西方美学理论中的壮美与优美范畴。目的地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主要特征是由具体意象引发个体内心触动,进而折射出的社会性别角色期望与价值导向。与西方既有品牌性别气质研究成果相比,中国旅游者对目的地性别气质的感知既有相同之处,更有独特之处,尤其体现在对目的地男性气质之“毅”、“勇”偏好和对女性气质之“婉”、“雅”偏好。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别分析是一种以社会性别理论为指导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文章在对妇女性自由权利及其限制进行法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对婚内强奸非罪的理论进行了质疑和批判。指出“婚内强奸非罪论”及其理论基础“女方承诺论”反映了男性权力对女性的压迫。首先.它们从内容上实现了对女方性自由权利的彻底剥夺;其次,它们将男性的意志强加于女性;最后,它们歪曲了婚姻的目的。“婚内强奸非罪论”不但使为人之妻的那些妇女的性自由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而且,对这种权利造成了更大的威胁和侵害。  相似文献   

13.
在50—70年代,中国文学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突出表现为无论是在作家立场上,还是文学创作上都一概地政治时尚化了。这也就引发了在文学作品中性别生态发生整体失衡的情状:文学生态和性别生态的相依相伴,一方面使女性作家们感受到了“别样意义”的与男性平起平坐的可能和“荣耀”,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她们对自身性别迹象的忽略和放逐。笔者认为,女作家们之所以这般脱“俗”,是因为这既是女性对男性霸权文化的一种无奈和俯就,又可以说是一种拒绝姿态的变相呈现。  相似文献   

14.
女性性别意识的复苏与觉醒是女性意识的内涵之一,又是丰富的女性意识内涵的出发点和前提。张洁把“女人”的自觉和“人”的自觉结合起来,呈现出对女性性别的自认与思考,对爱情婚姻实质的大胆探讨以及“双性和谐”的深层守望。  相似文献   

15.
女性心理学在批判心理学理论男性偏差的同时,站在女性的立场上提出了女性心理学应该由女性来研究的另一种不利于其发展的性别极端。这表明在研究中做到价值中立,促进“没有女性的”女性心理学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前提下,费拉德的专著《翻译与性别——女性主义时代的翻译》利用翻译与性别的文化交叉互动性,对女权主义影响下的翻译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评述.指出带有性别意识标签的翻译,即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把自己翻译进语言中”,对源文进行重读和改写,对翻译理论赋予新的意义,重新界定翻译术语等等.提高了女性译者和女性作家的身份,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译论中翻译标准的核心问题是“信”或“忠实”,都是以原文/作者为中心,强调译作/译者对原文/作者的绝对忠实,显出较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性别角度关注翻译,探讨翻译标准中流露出的对女性的歧视,提出了另类的女性主义忠实标准,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发出了女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由于存在着不同层次、不同理论背景的界定,因此关于“女性文学”的内涵,目前文学研究评论界有四种观点。观点二的唯性别论、女性题材论和观点四的唯性别论、女性意识论占大多数。笔者认为女性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女性作家创作的表现女性人物的作品均称之为女性文学;狭义上指女性作家创作的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品才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并称之为女性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西方女性主义传入中国,女性学课程被陆续推上我国高校讲台。女性学课程自开设以来,课程名称和内涵由以女性研究为主渐变成女性研究、性别研究并存,反映了女性学研究立场和视角正在发生变化。高校最初开设的女性学课程基本上属于各学科中的女性分支学科,这个阶段开课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向传统学科中的性别歧视宣战,以改变男女学生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定型。90年代后期,学术界中使用“社会性别”来替代“女性”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十分明确的女性学课程被冠以社会性别、性别诸类标签。“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对社…  相似文献   

20.
性别: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旧世纪之交的十来年,我国女性文学研究正在进行着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其标志是: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了“性别”。由此,女性文学文本与男性文学文本甚至历史文化语境构成的“巨型文本”,将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被纳入研究者的研究视野。性别的双性视角,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忧虑的话题,回到日常生活,也许能够有效地争取两性平等对话与男女主体间性的和谐。性别视角应是双性视角,应避免对性别视角的过度阐释。论文以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引入性别关键词所带来的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例,阐明了以女性主体性为价值支点进行文本解读的创造性,多文本互文性解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