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奕 《新闻实践》2006,(7):60-60
目前,全国广电报业普遍呈低迷徘徊状态,不仅发行量少,就是新闻资源也相对匮乏,因此逐渐被“边缘化”。2003年起,舟山广电报率先在全省推出杂志型周刊化模式,赢得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人口是城市广播电视报读者的主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划, 2020年后城市化将达到50%。城市化进程必将带来人口的集聚,也为拓展广电报发展空间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尽早重视以下几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贺燕 《青年记者》2006,(22):60-61
广播电视报作为周报,无法在新闻时效性上多做章,因此深度报道是广播电视报欲在媒体大战中争先的制胜法宝。近几年来,潍坊广播电视报虽经几次改版,但是一直立足于把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强项来抓。在报业竞争中,如果把握住了“新”、“活”、“变”、“近”、“准”这五个准星,那么深度报道这枚利器将无坚不摧,无往不利。  相似文献   

3.
王泽成 《视听界》2001,(5):27-28
城市广电报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实现跨跃式的发展,必须在强化城市广电报的个性特色上狠下功夫。个性之一:以开放的思维强化报纸的复合性。城市广电报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其基本框架依然没有大的改变,广播电视节目的介绍、预告仍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究其原因,一是片面强调了“带电作业”;二是片面强调了报纸的行业性;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广电报的行业性与广电部门的机关报等同起来;四是广告创收及上交任务过重。这些都致使城市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以及读者对获知信息时效性和新闻敏感度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媒体人认识到:无论是新兴的还是后起的生活类周刊,都离不开报纸新闻的本色定位,谁率先明  相似文献   

5.
路凡 《声屏世界》2005,(12):52-52
景德镇广播电视报创刊20年来.其文化副刊始终遵循该报“可读、可用、可藏”的办报宗旨,全力推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风味的高品位文化大餐。该报众多读者称:“这些乡土味的东西很有‘嚼头’.到下一代都用得上。”为此.本文试将其如烹饪佳肴般的版面特色分析一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城市晚报对文化新闻的重视程度不断消减,大量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以及其他实用类民生资讯,在数量、篇幅、版面等压缩了文化新闻的空间。文化新闻在不少城市晚报逐渐遭到冷落,主要还是文化新闻自身缺乏创新的缘故。且看一些城市晚报的文化新闻,有的将“娱乐”、“星闻”资讯作为主要卖点,缺乏地方特色与品位;有的文化活动的报道,读起来像“温吞水”。读者对文化新闻需求的口味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文化新闻档次、重创晚报“文化品牌”,让这些文化新闻像其他许多主流新闻类别和资讯一样,广受读者的欢迎呢?从2004年至今,《宁波晚报》在这方面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报》作为家庭生活类报纸,应该是读者了解时事、丰富知识、指导人生、预告节目、引导消费的首选媒体。作为一种报纸,其中的新闻事实类报道是必不可缺的内容之一,但是多年来因广播电视报是周报,不能满足新闻的快速、及时的时效性需求,使其读者群、发行量和知名度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只有扬长避短,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8.
张莉蓉 《声屏世界》2011,(11):57-58
策划选题出新出彩 策划是地方广电报创新的灵魂.也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深度报道的着眼点在于靠“深”来打动人.并让人发现新东西。这就要求前期策划工作要做精做细。对可预见的新闻.在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及铺垫。一旦新闻发生,按工作预案进行报道和追踪.并预见到其发生的情景及可能出现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2013年对报业来说有点冷。江苏城市广电报发行量大多数降到10万份以下,广告创收举步维艰;强身健体、转型突围、融入新媒体、挖掘资源开财路是江苏城市广电报现状的真实写照。作为平面媒体的江苏城市广电报改形态、转内容,紧贴地气营销内容产品,重策划打造专家队伍,走市场做大内容产业,辟蹊径各显神通发展产业,同时进军新媒体,搭建综合平台,努力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0.
王岩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92-193
我国的新闻事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新闻这个媒体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加强.在中国,新闻媒体承担着社会声音的重责,特别是对于重大新闻、突发新闻事件等时政新闻要能及时准确地报道.能够对重大、紧急的时政新闻进行及时准确地报道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媒体进行竞争的中心环节,所以笔者就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万自力 《视听界》2011,(1):111-112
近年来,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受众的信息需求、阅读习惯、审美方式等有了变化。处于转型探索期的城市广电报,办报风格、读者结构、广告结构,都在随机应变。需要区别对待的是,内容架构和文字风格,报纸可随市场随时做出调整;而编辑方针,经过大量调研和讨论确定后,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新媒体时代,走城市生活周报路线的城市广电报的内容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丁俊霞 《新闻世界》2010,(11):54-55
广播电视报作为周报,无法在新闻时效性上多做文章,因此深度报道在地方城市广播电视报被广泛应用。在报业竞争中,如果广电报在深度报道上把握好精选题材、注重策划、创新写作这几个方面,那么深度报道将成为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吸引读者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与综合性报纸相比,行业报的价值和优势在于它的新闻报道角度更专业,内容更具深度。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报业竞争的结果,一个是行业报特性所决定。如今,报业竞争非常激烈,各报抢新闻的势头也愈演愈烈,不仅有日报、晚报,还出现了午报、晨报,可以说新闻时时在发生,报纸时效性也在步步提高。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后,读者可以从多个新闻渠道了解新闻事件的进程,于是,有人说,行业报在时效性上与日报、晚报相差甚远。还有什么必要放“马后炮”呢?  相似文献   

14.
在业内,有人称城市广电报的出现犹如"春天的童话"。这张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广播电视业不断发展而衍生的节目预告纸,一亮相就被百姓拽住,并"广为流传",有的地方发行量几乎逾百万。说是一个"童话",原因是,现在的广电报"声音"变得微弱了,很多人都在质疑,广电报是"媒体"吗?怎么看不到广电报人的身影?她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崛起,媒介传播理念、形式以及关注点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这对于地市级晚报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增强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吸引力,如何善于挖掘新闻的"热点",让更多的读者乐于接受?笔者以颍州晚报为例,浅析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只有在内容上不断贴近读者,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在报道视角上更加平民化,时政新闻报道才能越来越具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16.
陶梅玲 《声屏世界》2008,(10):44-4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可以说,当前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不仅为广播电视报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我们破解广播电视报发展难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曾拥有过辉煌历史的省级广电报的发行、经营开始出现了滑坡的局面,造成此困境的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为了摆脱困境,应通过以下四方面来寻找新的出路:明确三个定位、做好四种内容、培育四种人才、开拓多种经营。  相似文献   

18.
彭伟祥 《传媒》2006,(9):56-57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在形容外交与外宣的关系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长机"和"僚机".  相似文献   

19.
20.
方圣鲁 《青年记者》2006,(14):70-70
作为一家地市级的晚报,由于其下午才见报的时间劣势,往往造成一些重大时政要闻与当天的日报、都市报、商报雷同,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如何避免雷同又能做好做足时政要闻,成了晚报人必须不断探索、创新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