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如何挖掘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探索特色课程建设,这显得尤其重要。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特色课程“近代湘中历史人物思想专题讲座”的改革与实践探索,结合该课程建设的实际,介绍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分析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结合的价值与优势,重点强调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资源优势、生源优势和效果优势等。  相似文献   

2.
求特色谋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学报编辑同仁的共识,通过对“徽州文化研究”、“旅游研究”、“资源与环境”三个特色栏目的实践,体现地方高校学报要生存、发展,必须从创建特色栏目入手,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学科建设等优势,办好自己的特色栏目,这是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3.
张涛 《基础教育研究》2012,(24):58-59,61
通过理论的构建和实践的探索,总结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发与利用的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建议主要包括:从“幕后”到“台前”,让地方文化资源进入幼儿园课程;营造地方文化情境,构建“多边对话共同体”;身体力行,注重“体验式教学”;形成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内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课程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本文从“淮安本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系统地阐述了“淮安本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淮安历史”为例介绍了“淮安本土文化”的内容选择,与此同时,为“淮安本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提出实施构想,试图让“淮安本土文化”成为淮安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中最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地方高校应深挖区域革命精神文化资源的独特育人优势,积极拓展育人空间,进而实现自身“立德树人”育人使命的高效达成。“两创”视域下,地方高校应彰显区域革命精神资源的信念定向、品德浸润和行为激励三重功用,依托第一、二课堂的双重教育渠道,兼顾对二者耦合特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践行,兼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二元教育形态,创造性地开创地方高校运用区域革命精神文化育人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一个地区都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大力宣传、营造环境、教育引导、活动氛围和教师示范等途径利用所在地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源,同时要以地方文化为“用”而不是为“体”,反对不加分析地盲目弘扬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了达到课标要求,我们利用学校当地所处的环境优势,极力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不断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让儿童习作充满生活气息。一、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我们的家乡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因获得“水浒摇篮、板桥故里”的美名而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8.
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丰富“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宣传,利用和传承地方文化资源,让青年学生感受地方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英雄人物,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分析了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教育素材,教育羲体和教育环境,在实践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一门关键的思政课程,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目标的灵魂课程。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准确把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突出特色,强调实效。精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概论”课实践教学,厘清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选择,红色文化资源与“概论”课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开展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真正改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思政课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政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保证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质量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关键。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地方历史底蕴的凝结,将其融入“纲要”教学中能使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现阶段我国高校“纲要”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融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改善这些问题是高校教师迫切需要探讨的话题。本文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的依据与意义,分析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教学价值,着重研究“纲要”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意见,以期有利于推动二者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全面育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地方特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当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资源。衡水历史文化厚重,形成了仁爱尚德、开拓创新、勤勉崇文、重义担当的人文精神。当地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树立文化育人的观念,挖掘整合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并渗透到教学中,实现学生从“知识体系”到“文化体系”再到“价值体系”的塑造。  相似文献   

12.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资源,因而如何有效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就成为了每位高校工作者思考的重点,文章试图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探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机制。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商丘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素有“豫东门户”之称的商丘,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商丘党和政府充分利用商丘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适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包括旅游资源、庙会资源、名人资源、曲艺及民间工艺资源等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使得旅游商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为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使其为商丘经济文化的全面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科建设各方面有利的、积极的因素,发掘和整合好学科建设中形成的优势,以促进本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相对而言,地方普通高校学科建设的“平台”较低,但要立足于地方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情况,利用地域优势资源和条件,培植地域特色、加强地方应用,积极服务于地方文化发展与社会文明建设。地方普通高校在具体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实践过程中,需要扬长避短,因此,根据淮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的特点,按照“中国语言文学”构建一级学科建设特点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明确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并设计了初步的课程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市楼观台景区为例,探讨将中国道教文化资源融入到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当中,提出打造具有道教文化特色的“天宫”景区、推动陕西“道教文化旅游”的进程,挖掘陕西旅游资源的潜力,树立道教文化资源新理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话语     
《天津教育》2011,(3):3-3
“和谐德育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教育。”“应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包括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名人资源、英模事迹资源、建设成就资源、节日文化资源等。”  相似文献   

17.
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综合体,但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职能单一,资源分散、服务脱节。高校复合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积极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加强地方文化建设,积极为地方文化传播、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肩负起我们的双重责任。  相似文献   

18.
分析“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现存的问题,通过挖掘地方性文化资源、地方性社会资源、地方性经济资源,创新“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服务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各地方高校都以“为本地区服务”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地方高校图书馆除了做好基础服务外也以此为已任,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对地方文献资源的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资源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北省红色资源极为丰富,是河北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源头活水和生动教材。在分析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及独特功能的基础上,着重提出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路径和对策,即结合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对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精密梳理和创造性转化,积极探索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育人体系进行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长效机制,为建构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模式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