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曦 《林区教学》2015,(3):58-60
通过分析汉日"异议表达"言语行为话语展开模式的类型及汉语、日语中各个类型的使用情况,考察汉日"异议表达"言语行为的异同。研究语料分别来源于近5年汉语、日语现代电视剧1中符合"异议表达"言语行为的台词,对这些台词进行了分析,总结出4种话语展开模式,是汉日"异议表达"言语行为共通的。另外,文章基于调查数据,对4种话语展开模式的使用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日语从话语展开模式的选择上比汉语更能体现出"人际关系顾虑",较为委婉。  相似文献   

2.
杨钢 《考试周刊》2008,(15):80-81
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日常会话中,经常能见到这一语言行为方式.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可以表达出许多不同的言外之意,诸如请求、批评、拒绝、暗示等.本文拟就日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的关联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与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专门用来表示"被害""不如意"等意义,是日语特有的语言现象。然而,笔者认为汉语中例如"被自杀""被就业"等近年来网络乃至报刊媒体中甚为流行的"新被字构式"可以与日语的这种所谓"受害被动"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日汉语的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新被字构式"有以下共同点:主语受到的影响并非直接的,且事件间有先行事件导致后发事件的因果关系;常用来表述对于位于句子主格的事物(通常为人)来说是被害或不悦的事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手法,通过对日语间接被动句与汉语"新被字构式"的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新被字构式"能够与日语间接被动句进行一定的对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拒绝"言语行为的直接性随情境与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中西方语言中,包含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两种"拒绝"言语行为类型。中西双方,都更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的言语行为。全球化时代,汉英的"拒绝"言语行为日渐趋同,但从总体上说,西方人还是比中国人更直接。本文从历史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对中美的"拒绝"言语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言语行为背后代表的文化差异,以减少由于言语行为差异造成的误解,促进中西方人们的友好交流。  相似文献   

5.
上海话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图通过对上海话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的分析,揭示汉语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的一些语用特征。本将在汉语直接感谢言语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下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的说明:(1)上海话可用于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的言语行为类型;(2)上海话间接感谢言语行为与直接感谢言语行为的选择;(3)使用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的基本语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间接言语行为——有效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莉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5):57-59,64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会话原则密不可分,间接言语行为作为语用策略的使用动因大致包括:维持礼貌交往,增强话语力度,弥补表达缺陷等交际功能,另外,修辞格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妙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与日语中虽然都有形容词"黑""暗",「黒い」「暗い」,但是在表达"天黑"这个事件时,却采用了不同说法。本文调查了这两种形容词的词源与语料库当中实际使用的情况,其结果显示,对于"日落天黑"这一自然现象,汉语倾向于"色彩"变化,而日语倾向于"光线"变化,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具象层面与抽象层面。  相似文献   

8.
动词"劝诱"是带有负面评价色彩的言语行为动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只将其视作单义词,且存在循环释义。经例证查验,由于关注焦点的不同,动词"劝诱"的词汇语义单位应该有3个。借鉴莫斯科语义学派的元语释义理论对其语义进行阐释,可以弥补汉语词典释义的不足,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更好地揭示词汇语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间接言语行为是英语对话题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阐述了间接言语行为的类型和特点,讨论了判断会话含义的方法,提出了从根本上提高听力理解的策略,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解答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俄英汉语中的会话语句为研究语料,力图在语境、关联理论、交际对象等视角下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分类与类别阐述,从而深化对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荻  张卫娣 《考试周刊》2009,(11):117-118
用合作原则分析日语会话中频繁应用的省略策略,可得出结论:省略这一暧昧的表达方式很好地遵守了合作原则,是日语的特征之一。人类的言语行为是有规则可以遵循的。无论人们认识与否,合作原则确实存在于日常会话中,且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遵守着。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一直是语用学,尤其是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焦点,同时也是研究交际能力的一种基本要素。本文以言语行为实现模式的跨文化研究(CCSARP)模型为基础,从文化差异及社会地位差异的角度出发,考察分析了汉语、日语、及英语中关于道歉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倾向的问题。基于相关的理论基础和调查数据分析,本文讨论了道歉行为实现形式与文化差异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戴锦君  吴蕾 《海外英语》2012,(9):251-252,265
通过QQ聊天的会话语料分析以及和汉语会话的比较,该文发现QQ聊天中会话参与者使用语气词以及"嗯""哦"反馈项的会话心理机制。反复使用"嗯""哦"反馈项表示说话者不愿意将会话继续进行下去。而且,会话的开始者对会话的结构有影响。谁开始话题,就更有可能在整个会话中充当说话者,而另一位更有可能一直担任信息接收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美剧《绝望主妇》中的拒绝言语行为,探讨制约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策略的因素,即实施者的年龄、起始语、社会距离、社会权利等,进而得出结论:在对他人进行拒绝时,美国人使用直接拒绝与间接拒绝策略的情况具有相似性,但是比较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策略,同时美国人的拒绝言语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权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日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差异,可以发现中日母语者在对外界事物和内心体验进行感知和表达时,认知模式具有显著差异。日语母语者倾向于基于主观感受的事态把握,而汉语母语者倾向于基于客观描述的事态把握,这种认知的差异使得中日母语者对于"内外"领域和会话合作也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研究针对传统"话语补全测试"对语用学中言语行为分析的不足,以会话分析的角度对30篇商务电子邮件中的"请求"言语行为结构模式进行定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请求电邮中的话语类型通常按提出请求、接受或拒绝请求的顺序形成固定的相邻语对、组织话轮;提出请求前通常使用请求预示序列,解释请求原因的策略在请求电邮中使用频繁,本语料中涉及请求话轮前解释和请求话轮前后解释两种;接受请求的话语通常是直接的,还常常伴有暗含同意的标记词;拒绝请求的话语通常间接含蓄,并常常伴有拒绝理由的陈述。这说明在国际商务往来的语境下请求类言语行为的使用与交际双方的利益密切相关,交际双方通过使用过量信息实现避免冲突、维护和谐的目的,以不损害双方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实施和回应"请求"言语行为,这也正反映了交际者对语境的顺应,符合商务电子邮件注重言语礼貌得体的书写特点。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汉语还是在日语的对话过程中都避免用"死"这个字眼,这是两种语言的礼貌说法。在汉语和日语中,表达"死"的场合,代替"死"字用怎样的间接表达呢?二者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呢?文章首先对汉语和日语中表达"死"的间接表达进行考察,通过对比日语和汉语中"死"的间接表达的异同,来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死"的间接表达。  相似文献   

18.
Blum-Kulla等人在CCSARP中提出了关于"普遍语用特征"的假说。这一假说是否适用,汉语各家分歧明显,观点不一。文章再次针对汉语母语者展开实证性调查,分析其在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类型中的选择倾向及其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分布特点,认为社会距离越远,请求策略的直接程度越低。并对历年来的一些调查结果做了对照分析,认为"普遍语用特征"假说同样适用于汉语。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俄英汉语中的会话语句为研究语料,力图在俄英汉语言载体下对间接言语行为中的修辞现象作较为全面的描写,从而阐释间接言语行为与夸张、隐喻、反讽、歧义双关及委婉语等修辞手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姚云 《滨州学院学报》2014,30(4):111-116
认识情态作为情态的一种,表达说话人对命题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看法或态度。在日常会话中,说话者会使用大量认识情态表达方式,但这些表达方式不仅仅表示说话者对于命题的态度,还蕴含丰富的语用功能。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出发,基于对电视访谈对话的语料分析,着重探讨了汉语日常会话中认识情态的表达方式及其语用功能。研究发现:汉语会话中认识情态意义主要通过情态动词、情态副词、情态附加语、证据性情态表达语、语气助词、附加疑问句等体现出来。在日常会话中,认识情态实则是一种语用缓和策略,包含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说话者使用不同的认识情态表达可以传递不同的意图,如期待得到对方的认同,降低自己断言的力度,表达显而易见的事实,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礼貌策略。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汉语认识情态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言语交谈者在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认识情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