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新闻社     
国际新闻社是1909年成立的,是美国第三个大通讯社。美国报阀威廉·赫斯特当时创立这一通讯社的目的,主要是给赫斯特系报纸发消息,使这个系内的报纸在一定范围内摆脱美联社和合众社的势力。国际新闻社成立初期,只发国内新闻,后来逐渐地有了其他国家的消息。1945年以后,这一通讯社的国际新闻业务才有很大的发展。国际新闻社的总社在纽约,它在美国亚特兰大、波士敦、芝加哥、哥伦布斯、达拉斯、聖路易、旧金山和西雅图等地设有总分社,并住其他各地设有分社。国际新闻社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抗日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也产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新闻作品,描绘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人们。我们特请两位老记者回忆那令人难忘的新闻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温故而知新,从中再受启迪。  相似文献   

3.
抗战全面爆发后,桂林一度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享有"桂林文化城"的美誉。据统计,当时集结在桂林的作家、画家、音乐家、戏剧家和新闻工作者等,多达1000余人,其中闻名全国的近200人。①大批新闻工作者到达桂林后,或继续出版原已出版的报纸,或创办新的报纸。这一时期,先后有《大公报》(桂林版)、《广西日报》、《扫荡报》(桂林版)、《救亡日报》等多达16家大小报纸发行。②同时,中央通讯社桂林分社,国际新闻社(以下简称"国新社")、工商通讯社、救亡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暴风雪的下午,我们驱车来到莫斯科市中心祖博夫林荫路4号,访问了苏联新闻社。新闻社理事会副主席弗拉基米尔·米柳坚科等接待了我们。新闻社是苏联  相似文献   

5.
这是吳玉章同志为了纪念《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反动派封閉十六周年写的一篇回忆录,发表在一九六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的重庆日报上。現征得作者的同意,轉载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黎信系新华社对外部编辑,今年三月与同事一人应邀赴西德考察,这是他访问德意志新闻社考察的见闻.  相似文献   

7.
《民主报》——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机关报,也是南方局、地下党领导下的一个民主舆论阵地。它在发刊词中就表明:它是“民主同盟的言论机关……但不限于只代表民盟这一政团的意见……是一切民主信徒的共同的工具。”《民主报》,1946年2月创刊于重庆。第二年,1947年2月被迫停刊,存在仅一年。《民主报》诞生在抗战胜利、民主革命运动高涨声中,而夭折在国民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好文章。文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极其宝贵。当年办《盐阜大众》的成功经验也是很难得的,值得我们今天在改进报纸宣传工作时加以借鉴。请同志们仔细阅读。两位作者都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前辈,曾参加《盐阜大众》的创办。秦加林同志在解放初期曾任苏南日报社社长。  相似文献   

9.
《读卖新闻》是日本第一大报,也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多的日报。目前,它每日印行920万份,全因平均每1000个家庭中就有235家订有《读卖新闻》,这在世界各国中是很少见的。去年赴日访问期间,根据主人的安排,我们先后参观访问了《读卖新闻》社东京总部、读卖系统的日本电视台,《读卖新闻》大阪总部,听了《读卖新闻》社长小林与三次先生、编辑局长(总编辑)水上健也先生、《读卖新闻》大阪总部编辑局长古泽公太郎先生等的介绍,使我们对当今日本新闻事业的现状和特点有了进一步了  相似文献   

10.
日本共有五大新闻社,他们是:《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其中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1988年以来,先后七次派记者29人次来河南采访,并和东京其他新闻单位采访过河南的记者一起,发起成立了“河南会”。这些记者经常在一起聚会,策划如何反映河南,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图片,如果用广告费计算,已超过上亿日元。1991年11月15日至28日河南省旅游  相似文献   

11.
《真情》序     
按时间顺序颠倒排列,从80年代倒数过去至50年代,作者所写的报告文学、散文的一个选集,计32篇。多数篇章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所作。这里有个相当宽阔的断裂层,60年代和几乎70年代是个空白,那是被耽搁了的青春年华和壮年岁月。只这一句就够了,无须多说。从早到晚,我用了整整一天一晚的时间,聚精会神读悟民写下的这些文字。对我这样一个老读者来说,一般的文字要想骗我动情已是颇为不易了。但这个集子里的某些篇章,确使我不禁为之动情。这绝不是说说为了讨好悟民,或是为了慰藉我这位三十多  相似文献   

12.
卢吉安 《新闻前哨》2004,(11):13-14
咏林先生在即将退休时对我说,准备静下心来用电脑“敲”本书。时隔不久,他便把书稿送给我,并要我写几句话为“序”。咏林与我在湖北日报社共事30余年,虽然不同岗位,但一直是搭档,是挚友,是相互支撑的伙伴。现在我们都退下来了,仍经常以钓、以牌会友,叙谈时世,回顾往事,其乐融融,其情深深。借作“序”之机,写一点心里话,以表对咏林先生的敬意!  相似文献   

13.
我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在上海剪去发辫乘“中国皇后”号海轮去美国留学,时年19岁。老同学赵元任为我向康奈尔大学争取到以同等学历免考入学的机会,照章登记上文理学院一年级课。康校在美国纽约州绮色佳市(Ithaca)的山上,市区在山下。市校分开使得山上生活环境充满学术气氛。我同赵元任、胡明复旦夕相处,在谈到国内情况时,总感到祖国急需科学,对此吾人有责。在六十多个中国同  相似文献   

14.
1940年1月,晋西北行署(后改为晋绥行署)成立以后,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决定出版《抗战日报》和《晋西大众报》。同年9月18日、10月26日两报先后创刊。《晋西大众报》为四开二版,报名由晋绥边区抗日领袖续范亭将军题写。1945年6月5日改名《晋绥大众报》,同时改出四开四版。从1947年5月20日起,因编辑人员参加土地改革,报纸暂时停刊。1948年10月25日复刊,1949年7月24日终刊,共出版445期。曾经出周刊、五日刊、三日刊、间日刊。最高发行量达12000份。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很多年青人满怀报国激情,到处寻找真理,思想非常活跃。而当时的出版环境也比较宽松,有钱有人便可以很方便地出书出刊,当然,一遇风波就得马上停刊了事,或者另起炉灶。因此,便形成了当时出版界空前繁荣,而很多报刊却又旋起旋灭的奇特情景。当时的很多刊物,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人利用业余时间,各自凑钱出力所办,主要篇幅都是刊登自己的文章,属于同人刊物,如应修人、潘漠华等人所办的《支那二月》,滕固、章克标等人所办的《狮吼半月刊》等等。本文所述由新时代学社创办的《现代生活》,便是当时诸多同人刊物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1942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法以及中国正式向日本宣战。蒋介石迫于国际国内的压力,对共产党的政策,对《新华日报》发行的封锁,作了一些缓和姿态。南方局抓住时机,在周恩来副主席直接领导下,对《新华日报》进行了整风改版,并决定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大众日报》的创刊,其意义非常重大。它当时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为了动员人民起来抗战,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向全省人民公开发行的一张党报。可说《大众日报》的创刊,是山东报业的新开端、新纪元。  相似文献   

18.
《农村版图书》,是70年代根据毛主席“要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指示.针对农村读需要,选拔印制的一批农村普及读物:1965年9月,由农村版图书编选委员会倡导,农村读物出版社经办,曾选编出版过一批《农村版图书》,受到农村读好评。可惜不久“革”开始.选编工作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面前,是一叠白里泛黄的报纸。有些是铅印的,很多是油印的。这是一位同志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这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秘密发行,对广大进步学生有着很大影响的《学生报》。  相似文献   

20.
《川东报》是中共川东区党委的机关报,是川东地区800万人民的喉舌。《川东报》创刊于1951年5月1日,为周三刊的四开小报。社址开始在重庆南岸的黄山,1952年5月20日迁到北碚市天生桥。1952年9月30日,根据上级指示,刊登终刊启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