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敬称和谦称     
自古迄今,在人际交往中,常用一些敬称和谦称。敬称,用以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和事物,对人表示敬重;谦称,用以对人称呼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于己表示谦恭。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人际交往极其讲究礼仪。一般说来,在相互言谈或书札来往中,提到自己要用谦称(卑称);与此相反, 在称呼对方时,则往往用敬称 (尊称),除了关系交恶有意侮辱对方外。关于谦称和敬称的构成,  相似文献   

3.
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对该文化不熟悉,交流中会产生很多的麻烦。因此,基于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认识方面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辛世霞 《现代语文》2009,(11):155-156
本文以客观的态度对“儿子”的各种谦称、敬称做了分析归纳,指出了“儿子”各种谦称、敬称的使用年代,同时,对其消亡的主客观因素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上面提到的《幼学琼林》里,有一句:"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这涉及到一个——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文明之邦、礼仪之邦。在称  相似文献   

6.
谦称是古人借用含有“低下”的字眼,以谦卑的口吻对人表示尊敬。古代一般男性对平辈或长辈的谦称有“臣”、“仆”、“愚”、“小人”、“小子”、“小可”、“鄙人”、“鄙夫”等。“臣”,本是西局,春秋时期的一种“男性家奴”之称。后引申为君主时代臣对君的自称,最后演变为自谦。如《孙膑》:“臣能令君胜。”这是孙膑对田忌说的话,二者并非君臣关系,谨表白谦。“仆”,本是“奴隶的一个等级”。后引申为“奴仆”、“仆人”,又引申为对己的谦称。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与任少卿是老朋友,并非  相似文献   

7.
央视某著名节目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称对方父亲为“家父”,贻为笑柄。其实他的本意是想说得“文”一点,这未尝不是好事,因为沿用古代的一些称谓的确会给人有礼貌、有修养的感觉。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一些古代谦称与敬称的礼俗介绍,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准确而灵活地运甩。  相似文献   

8.
谦称和谦词     
谦称和谦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它们混淆等同起来。谦称是表示谦逊的自称。它虽不是代词,但在意思上却相当于代词“我”。谦称有以下几种: 1.君主自称:一般有“寡人”、“孤”、“不  相似文献   

9.
敬称和敬词     
敬称和敬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它们混淆等同起来。敬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一般都是名词,虽然不是代词,但在意思上却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您”。敬称的情况有: 1.对君主的敬称:“王、大王、君、上、皇上、陛下”等。如: (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 (2)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3)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蔺列传》)  相似文献   

10.
称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常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习能一窥时代之风貌。就我国古代的姓名文化而言,古人不但有名有字,有的还有号,甚至死了还有谥号所以同一个古人常会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大家最热悉的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谥文忠,所以苏轼、苏子瞻、苏东坡、苏文忠这四个称呼说的是同一个人。而这些称呼中,又有着谦称与敬称的不同,是不能随便乱用的。今人多有名无字,此类称谓礼俗几近荡然;但作为我国传统礼俗的一种文化现象,还是有了解的必要。本文说的就是名与字在称呼上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1.
古人在对话或书信、奏议中 ,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 ,用尊称代替第二人称。它们多表示单数。一、谦称。1、臣 ,如 :北方有侮臣者 ,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 ,希望借助您杀掉他。2、孤 ,如 :今数雄已灭 ,唯孤尚存。———如今那几个英雄已经被消灭 ,只有我还存在。3、寡人 ,如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我用五百里的地方来交换安陵。表示谦称的还有“仆”、“妾”(女子 )、“窃”等。先秦多用“臣”表示谦称 ,秦代以后专为臣子对帝王的自称。“臣”可加上“等”字表复数。“寡人”、“孤”是帝王专用的谦称。二、尊称。1…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谦称、尊称,也有一定数量的谦敬副词,这两类词的共同点都是表示谦恭和对别人的尊敬。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汉语中,表示谦称可以自称卑贱不德的词语,如“寡人、孤、不谷、愚、鄙人、老拙”等。也可以自称低贱的身份,如“臣、微臣、卑臣、...  相似文献   

13.
古代诗文往往在被使用的姓名中去掉一个字或两个字,以代替全名,然后添上一个“君”字或“公”字,表示敬称。一般说来,只写姓而不常写名。年岁不大而职位较低的人,敬称时,常用“君”字。含有“先生”之意。如“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书信是人们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书信的往来,可以使双方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倾诉情感,研讨问题,洽谈贸易.恳托介绍,报喜庆祝,抚慰吊唁……无所不用它来表达思想、情感和事务。同时,还能提  相似文献   

15.
和古人对话     
一次,在一位朋友家里说话。朋友家有很好的音响设备,我们交谈时,客厅的喇叭里放着一张弹奏古琴的唱片。开始我并不留意,然而那奇妙的琴声终于拨动了我的心弦,使我忍不住中断话题,仔细谛听那仿佛来自远古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有人收到其叔来信,信中其叔称之为"贤侄",而自称为"愚叔"。此人回信时,生搬硬套,也称其叔为"愚叔",而自称为"贤侄"。其叔收阅此信,不禁哑然失笑,因为信中误用了尊称与谦称,闹出了笑话。  相似文献   

17.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中国古代,人际交往极其注重礼仪,.交谈语很讲究对别人的尊称和对自己的谦称。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就曾提及说:“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尊称是对对方以及和对方有关的人的表示尊敬的一种称呼,谦称是对自己以及和自己有关的人的表示谦逊的一种称呼,两者共同构成了古代的礼貌称谓系统。  相似文献   

18.
廖颂举 《现代语文》2006,(7):112-113
“愚”作为自谦的用法,争议较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小如先生在《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一文指出:“‘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所谓‘谦词’,平辈之间是不能用的。……这个‘愚’便是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俞理明先生在《汉语的谦称“愚”》一文认为:“幼卑对尊长或平辈之间自称用‘愚’,其来已久,是一种更近古雅的称呼。……‘愚’作为自谦用法,开始只用于社交中,并无明显的尊卑倾向,后来通过在结拜、义认等拟亲属关系问的使用,扩展到其它亲属关系之间。”吉常宏先生在《正确使用称谓词》一文提出:“‘愚’字比较复杂一些。它曾用作长辈对晚辈的谦称,又曾是同辈人之间的谦称,还是卑幼者对尊长的自我谦称。人们见仁见智,各执一辞,不能相下。其实,就近代情况看,它的应用界限已经不十分明显,逐渐淡化起来。”  相似文献   

19.
陈璧耀 《中文自修》2006,(12):46-47
现在,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姓之外,余下的部分就是名。名一般也叫名字,名和字是连在一起的一个词。然而在古代,名和字却是两个词,区别很大,在人际交往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功能,是不能随意乱用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现在提到一个人的名字,是指他(她)在户籍、身份证上所用的姓名。但是古人提到一个人的名字,并不包括姓,而且名与字不仅是两个概念,名和字之间还有含义上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有些文史知识和一些书籍也偶尔提到,但却语焉不详。我们仅仅知道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一种训诂(字义解释)的关系——即用“字”的含义来解释“名”的含义。那末,究竟怎样训诂呢?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