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是和行业企业紧密相连的,它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此必须把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裁判权归还给社会,改革高职评价方式,建立社会评价制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主要应包括认证制度和排行制度,其推进实施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发挥政府作用,需要高职院校坚持职业教育社会性、办社会的职业教育,也需要建立多元、独立、专业的社会评价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2.
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可以激活高职院校内部办学机制、提高其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能力。但在我国高职领域,政府评价占主导地位,社会评价的应有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因此,必须努力建构我国高职的社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福建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应结合海峡经济区建设实际,在舆论导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中多样化发展、人才质量评价、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等方面科学运作,适时分步推出并完善政府、社会、高职院校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单独招生模式。  相似文献   

4.
"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要突破吸引力的瓶颈,政府、学校应该协同行动,共同解决,各自要定好位,发挥好各自应有的功能。政府应建立高职本科教育层次;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促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重点要做好专业品牌建设工程、卓越团队建设工程、校企合作推进工程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5.
isi等职业教育近几年迅速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某些偏差,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出现的质质问题,从政府、学枝、社会三方面深入剖析了1;l题的成因:国家劳动准入制度不规范、职业资格制度实施不力、社会分配机制不健全、高职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高消费现象等.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在中高职衔接所涉及的众多领域中.中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处于关键地位。通过扩大中职学生升入高职比例、完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改革现有“专升本”制度、推行本科招生专本共同培养招生考试制度,可以有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带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中高职衔接工作,有力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政策一直倡导行业、企业等第三方参与职业教育的评价,这是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必然举措,是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实践要求,是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当前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还存在政府缺乏保障、社会民众不认同、职业院校排斥和第三方评价机构自身缺乏专业性等问题。要推进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高质量发展,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提供制度支撑;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增强认同意识;职业院校要努力转变固有观念,提升办学能力;评价机构要提升专业水平,打造评价品牌。  相似文献   

8.
我国职业教育评价逐渐由政府主导的模式向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转变,评价主体也由单一变成了多元。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组织同时面临着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两种不同的环境,当二者对组织的要求不一致时,会对组织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多元的评价体系中,我国高职院校正处于不同的评价环境之中,如果无法协调好各方的价值关系,势必会对高职院校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但多元的价值诉求未必不可调和,前提是要找到合适的评价模式。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构建起来的评价模式,强调构建、协商,能够消除各方分歧,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评价实现价值融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中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针对我国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中高职衔接不畅、中高职实践技能"倒挂"、高职以上无法实现层次上移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打通中高职衔接的"入口"和"通道",探索新型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模式,依托企业、建立政府统筹区域性公共培训中心,构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等建议,希望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1+X”证书制度是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一种制度设计,契合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培养智能化时代复合型人才,指导未来职业教育,推进高职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改革,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可以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力,增强职业院校的市场吸引力,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工士学位内涵及特征为逻辑起点,进而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设立工士学位的当代价值,即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大趋势"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时代潮",可破高职教育"出身论"、能为高职教育"正名分",可接职业教育发展的"断头路"、能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立交桥"。因此,在设立工士学位制度构建中,特别强调要赋予工士学位合法性、实现工士学位制度化、确保工士学位含金量。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建立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  相似文献   

12.
政府宏观管理指导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通过《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已上升为我国教材管理的基本制度,该制度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升职业教育教材质量以及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完善政府宏观管理指导教材建设制度,就要厘清政府管理与市场自我管理职业教育教材之间的关系、构建职业教育教材标准体系、完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制度以及完善职业教育教材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如温家宝总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评价:“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调整我国总的教育结构,建议将义务教育后的教育结构逐步调整到普职比为:一比四。调整职业教育内的层次结构,改变职业教育到高中阶段基本终结的不科学的局面,形成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硕士——高职博士这样一个符合经济社会需要的格局。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性环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高职人才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政府、院校、企业、行业、学生、研究机构等多方协作,各方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要明确角色定位,各司其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科学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常彦 《成人教育》2008,(8):62-63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政策性因素是影响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对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监督和责任落实;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公平对待;东西部校企帮扶制度的建立;职业教育的普及等等。这些都是制约该类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这些制约因素的解决,要靠国家或地方政府有效的政策。因此,政策性对策是解决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制度建设层面,需要建立规范的职业教育制度,同时规范求学者、办学者和用人部门的行为。加强政府部门统筹,要理顺部门问的职责和义务,避免职权交叉。在体系建设层面,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教育一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在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框架内,中职和高职任何一个层次的职业学历教育,都不应当是终结性教育,  相似文献   

17.
应有形态和实有形态是职业教育权的两种形态,通过对高职扩招政策下职业教育权应有形态与实有形态的辨析,发现其在办学模式、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职业教育权的应有形态要转化为实有形态,需要受权利人自身素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法》的完善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实现百万扩招政策下职业教育权由应有形态向实有形态的转化,需要从完善《职业教育法》顶层设计、推进高职院校招考制度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健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评价标准体系等方面入手,从而为落实高职百万扩招政策、《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以及形成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面改革特别是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推进,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从“大力发展”转变为“加快发展”,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中职教育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新的改革形势下,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与发展变化。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在培养理念、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对此,必须变革人才培养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健全中高职衔接机制,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推动现代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完善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完善职业教育各项工作制度;职业院校要从教育理念、教师专业技能、学生适应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自我;企业要加强价值认同与社会责任感,在政府的宏观把控下,与职业院校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20.
从学校本位职业教育的视角.研究德、澳、美、日四国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方式,提出为了确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政府要落实工学结合的合法地位;高职院校要提高工学结合的相关性;高职院校要强化培训和应对市场变化功能:同时高职院校还要与企业共同加强工学结合“学程”和“工程”的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