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二学习了声音的知识之后,我们老师组织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声音传播的速度.老师让我们三人一组.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我们测量速度只有v=s/t一个公式,然而声速很大,传播所需时间极短,不易测得.因而,我们选用较精确的数字式秒表和较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在《老师与父母》这个栏目中,我们听到了许多父母的声音。近期,也有的老师给我们打电话,说很希望我们听一听老师的声音。于是,本期栏目便有了一个特别的声音——父母也要有话好好说。下面是采访的原声重放。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和声音打交道: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听广播新闻可以了解国家大事;轻松的音乐、愉快的交谈可以使人心情舒畅.那么声音又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呢?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课堂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代替学生读课文,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照本宣科的演讲,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老师最后的满意,是因为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殊不知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因此,老师要学会等待,在课堂上多一份温情、冷静而富有智慧的等待,在等待中倾听花开的声音,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听到外面风的声音“呼——呼——”,还夹着。树叶相互摩擦的声音“沙沙——”。老师带领我们到外面观察风。  相似文献   

6.
语文老师怎么会没有声音?没有声音怎么上课?这个问题看上去有点可笑。但现实中,我们有的语文老师真的没声音,没有自己的声音。那么,如何去做一个有声音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7.
读书十余载,聆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当了老师以后,也走进了很多老师的课堂。作为学生,我坐在教室里听讲,更多注重的是知识的获得,可是老师的讲课语言、授课风格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的注意力。老师声音高昂,我便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老师声音舒缓、低沉,我则情绪低落,思维懒散。我常常会因老师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作为老师,我坐在教室后排听课,更多注意的是讲课老师对课堂的组织、与学生的互动、对教材的处理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8.
珍惜硬币     
以前我对小面值的硬币不以为然,经常乱扔。这天上课时,老师给我们讲《硬币的故事》,我突然明白,原来这小小的硬币,却蕴涵着这么多的知识。老师还让我们做游戏,她先发给每个小组一枚硬币让大家观察。我们小组拿到的是一枚5角钱的硬币:正中是数字“5”的空心字,右下角是一个“角”字,左下角是两枝盛开的美丽的梅花。反面的正中央是一个国徽,国徽下方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小字,小字下面是硬币的“诞生”时间“1997”。我们看过了硬币,还用耳朵贴上去听硬币的声音,很有意思。老师丢了6枚硬币,让我们听声音,老师先丢了1元钱的硬币,声音最响…  相似文献   

9.
据说“花开的声音”一词,最早见于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那个天真的孩子用“聆听”一词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聆听花开的声音。没想到如此诗意的创造,却被语文老师判为错误,理由是花开的时候没有声音。看一看,我们这位语文老师都做了什么呢?或许一个天才的诗人,就因为老师的这一误判而过早地陨落了:孩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刘瑶 《成才之路》2012,(8):10-11
正教师们的声音:"我教了几年的书,断定自己不是做教师的料。当初我满怀关爱和信心,可学生们太难教,如今我幻想破灭,爱心消失。"学生们的声音:"我们的老师知识渊博,可他的话也很刻薄。他经常讽刺、挖苦我们。在他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尝到白痴的滋味。"  相似文献   

11.
老师是多么伟大。老师是神圣之职。凡是有老师的地方就有知识的神话。老师是耀眼的五彩花朵,把自己的芳香带给我们,使我们在她的芳香中快乐成长。老师是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的青春,为我们照亮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道。老师是春天,展现出她的美好春景,教我们如何点石成金,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奉献,我们要实现她们对我们的期望,开拓祖国民族的灿烂未来。老师是多么伟大。老师是神圣之职。凡是有老师的地方就有知识的神话。老师是多么伟大@秦颖$广西桂林市东华路气象局!安全文明大院邮编:541001  相似文献   

12.
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精心照料我们,让我们可以茁壮成长;还有人把老师比作一部永远不停工作的机器;而我却把老师做枝红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老师默默无闻地传知识给我们,带我们到知识的海洋里邀游。而我的老师,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两奇一特”:名字奇,服装奇,说话特别。  相似文献   

13.
蒙雨 《师道》2003,(5):52-53
被访人:吴戎峻,男,某县中学语文老师。这是我第一次用电话做长时间的采访。我们约好的时间是晚上八点,吴老师告诉我说因为他的住所没有电话,他只能在宿舍楼下的小卖部等我。电话打过去,吴老师连声向我道歉。我听到他的身边还有一些嘈杂声,可很快,我们都忘记了周围声音的打扰。电话那头是一个热情而年轻的声音,一开始,我怎么都没想到有着这样热情洋溢的声音的主人会有着这样曲折的经历。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因为家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全村上下的人都过着紧巴巴的日子。直到我读高中,我们村才修了第一条公路,开始有了…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给一堂好的语文课作出了一个界定,即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三者融为一体,相互渗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并不能真正地领会应用这三个概念.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其实就是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做到四性,即知识性、能力性、德育性、情感性.一、知识性:自身不断“充电”,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经常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语文老师是最轻松的”,一种是“现在老师真是越来越难当了”.前种声音的发出者主要是普通高中教师,是相对其它高考学科而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圆老师     
在生活中,有许多老师传授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往往是我们的长辈,而我的—位老师却很特别.它是圆。  相似文献   

16.
槐花情     
李艿娟 《山东教育》2010,(7):113-113
中午,我早早来到学校,刚进办公室坐下,就听见徐老师在门外与人交谈着,听声音好像是我们班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是形成对教师教学业务水平高低的判断,而是要分析课堂教学的得失,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决策性依据。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应多些评课与被评即上课老师之间的交流,而在我们的评课中,听到的则多是评课的声音,很少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敬礼,亲爱的老师胡一水9月10日一大早,校红领巾广播台“小灵通”节目里,传出了六(2)中队中队长姜莉银铃般的声音:“……为了集中表达我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老师的最诚挚的爱和最崇高的敬意,今天上午9时正,我们在六(2)中队教室里,举行‘敬礼,亲爱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声音》一课的教学重点考虑的是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因此我们在设计《声音》一课的教学时作了大胆的尝试。主要体现在一个“放”字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发现声音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以往教这课时,几乎就是牵着学生走:教师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说出声音有强弱和高低的不同。比如:老师说一句话,一次大声说,一次小声说,问学生:这两次  相似文献   

20.
老师,您错了     
某日,某老师教授初一课文《看戏》,先介绍了一番戏剧知识作为导入语,然后说:“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课文《看戏》。”随手在黑板正中书写课题,就在写完转过身来时,忽然,一个声音:“老师,您错了,看戏的戏字多了一撇。”某老师定睛一看,果然如此。结局A某老师“唰”地拉下脸来,阴沉沉地喝道:“刚才是谁在大喊大叫,我讲过不经过允许,不能说话,课堂纪律还要不要啦,谁叫的,马上站到前面来。”说完转身拿过黑板刷三下二下将课题擦去,“大家打开课本,下面朗读课文。”结局B某老师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说道:“大家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