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小熊开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P42—43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与乘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除法含义,学习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比较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材分析本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个单元的教学共…  相似文献   

2.
“分桃”(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思考对于掌握除法意义的重要性。本单元内容分为四个层次,“分桃”、“分苹果”、“分糖果”都属于第一层次,即认识平均分。  相似文献   

3.
本单元教材在学生已掌握2—5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6、7、8、9的乘法口诀和用6、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中表内有余数的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记住6、7、8、9的乘法口诀。2.记庄用乘法口诀求积的方法。3.记住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4.认识乘、除法竖式的写法。5.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记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6.认识两步计算的式题,记住乘除法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二)理解1.理解乘法的意义。2.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明白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3.理解除法的意义,懂得等分除的含义。4.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5.理解除法的意义,懂得包含除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1—7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地、较熟练地计算表内除法。由于1-7的乘法口诀有28句,使学生理解在诸多口诀中,较快地找  相似文献   

6.
《乘法九九表内的除法》是初小算术第四册的教学重点。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能够解答除法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应用题。这一单元共分六节,下面拟逐节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乘法复习掌握乘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在学习除法时,先要复习乘法。通过复习,要使学生明确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交换特性,熟练乘法九九口诀。课本上的例1是复习乘法的意义的。学生了解5个×6就是5个+5个+5个+5个+5个+5个,5个×6=30个,“30个”是总数,“5个”是每份的个数,6是份数。这就为已知总数与份数求每份数(等分除法)及已知总数与每份数农份数(包含除法)作了准备。例2是复习乘法的交换特性的,学生了解3×8=8×3,遇到较小的数乘以较大的数时,就能迅速选用口诀求得结果。表内除法是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乘法口诀的熟练是掌握除法的一个关键。练习一中的习题,形式多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编入了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乘法口诀是计算两个一位数相乘和表内除法的关键,也是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熟记2~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运用2~5的乘法口诀求出相应的除法的商;学会解答求相同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以及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下面拟对各节教材谈一点具体教学意见。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是“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学习内容是在本册讲的2——6的乘法口诀和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10.
一、表内乘,除法教材的编排特点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是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学好这部份知识,教材注意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本着直观性系统性等原则,把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贯串于教学内容之中。具体的特点大致有这样几方面。1.教材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分段编排。教材先安排学习乘法的意义,2—6的乘法口  相似文献   

11.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在2—6的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注意将有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和乘、除法计算穿插编排,既可以使乘、除法计算有比较多的练习时间,又可以突出几种应用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联系。同时,教材还注意通过“提问题”和“填条件”,初步训练学生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因为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是除法的基础,而且试商比表内除法复杂,所以教材把有余数的除法作为一小节独立出现。 一、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人教版)第73页第1—5题,练习二十二第1—4题。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以下概念:①乘、除法的含义(重点除法的含义);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使学生根据每句口诀的来源,熟记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相似文献   

13.
2—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6—9乘法口诀、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它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在教学中,我分以下几步进行,效果较好.一、首先讲对“乘法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使学生知道口诀的来历.1.充分运用旧知识来讲解新知识.因为20以内同位数的连加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运用这部分知识联系乘法的意义讲口决,学生易懂易记.如在教2的口诀时,先用算盘多次进行2的连加训练,然后教师边口述边写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如:讲例1,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  相似文献   

14.
2的乘法口诀     
说明:本教材乘法口诀编排的顺序采用“小九九”先学2的乘法口诀(九句),再学3的乘法口诀(八句),依次学到5的乘法口诀。把1—5的乘法口诀作为第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内容,6—9的乘法口诀为第二学期学习内容。采用倒三角形状的“小九九”,它的优点是乘积的数较小,学生容易记忆:一次教完几的乘法口诀,口诀的规律性非常明显,后面几句口诀学生会自己类推自编口诀。前面几句口诀已经学过,正好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已学过的口诀可以得到反复练习,学习新的口诀逐渐减少,学生不会感到记忆与应用口诀的困难;2—5乘法口诀有35句,占乘法“小九九”口诀总数的7/9,这对学习相应的除法就有利,能沟通一乘两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在低年级数学课本中占的比重很大。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起着计算工具的作用。它的容量大,包括表内乘法和相应除法的口算,乘除法的初步意义和互相联系,简单乘除应用题等;它的教学要求高,乘法口诀和运用口诀求商必须十分熟练,简单乘除法应用题要在这一阶段打好基础。所以,教完这些内容以后,应着重在以下方面组织综合训练。 一、促进口诀熟练的训练。 2至9的乘法口诀应进行全面复习。2、3、4的乘法口诀掌握不难,5和9的乘法口诀容易记忆和熟  相似文献   

16.
《6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十课时的教学内容。表内乘法是学生刚学乘法接触到的内容,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表内乘法中乘法口诀的学习是低年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5  相似文献   

17.
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单元主要教学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和除法,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乘法和除法。《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是本单元中最后一个数的口诀,教材在这里只安排了一道例题教学口诀,  相似文献   

18.
曹金 《云南教育》2004,(25):43-4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共计编拟了10课书。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分物体。在分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了生活中的除法,逐步导出除法的计算;感知了除法的计算与乘法口诀的关系。内容深刻,形式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9.
表内乘法指用乘法口诀求积的乘法;表内除法指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它们都是以口算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小学生务必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对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一、使学生懂得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教学表内乘、除法要从直观入手,从相同数连加引入,引导学生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乘法的意义,可以多让学生做些看图写乘法算式和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练习。教学乘法口诀,要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来法口诀…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6~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10与0的乘法和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这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乘(除)数是一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我们在教材里增加10与0的乘法和除法是为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算理以及被数、商的中间、未尾有0的乘、除法作准备的。一由于6~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是1~5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的迁移和类推,教材的难度不大,而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