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产业的使命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要尽力做好内容,避免产生反作用。我把文化事业看成是精英文化、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看成是解决老百姓基本文化那个‘低’的部分、把文化产业看成是解决老百姓文化需求中的‘中’的部分,老百姓‘低的部分’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所以要解决‘中的丰富性’和‘高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江楠 《职业圈》2013,(10):80-81
“我们要努力建设具有油田特点和时代特色的‘中原石油文化’,进一步加快促进油田的改革与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原石油分公司总经理孔凡群在河南代表团分组讨论期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将决定着这个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班车文化是大连大学特殊工作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现象,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引导下,经历了从个体自发到有组织自觉建设的发展过程,完成了从认识体系到工作体系的转变,形成了"刚柔并济,双管齐下"、"加强刚性管理,为班车文化建设‘打底儿’"、"深化柔性管理,给班车文化建设‘拔高儿’"等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4.
根雕艺术是从泥土中走出的民间艺术,展示着民族文化的魅力。它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独特的艺术珍品,不仅走进了豪宅深院,也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很难想像,大自然的泥土中蕴藏着鲜为人知的奇形异状的美。那些被忽视的、被抛弃的各种乔、灌木及竹的废根,和自然界的景物一样,同样具有幽雅的形态,蕴藏着生命的内在活力。根雕艺术创作追求的是自然天趣的美。罗丹曾说过:“在艺者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的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发见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到它内心的‘真’。这‘真’也即是‘美’。”信奉自然应是根…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用“个的文化”概念,通过对新旧日语能力考试标准的比较,指出“集团型文化”不再是日语语言教育的重心。相反“个的文化”才是今后日语语言文化教育的中心课题。通过实现‘‘个的文化’’让教室内的学习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6.
栗子 《文化交流》2016,(8):60-63
正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将相聚在杭州这座美丽的东方名城。为让各国宾客领略杭州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悠远魅力,"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分别于6月和8月在北京和杭州举办系列活动。百余年岁月来,西泠印社跨越国别、地域,一直肩负着守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这是几代印人共同的信念。"在今天社会文化急速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把西泠印社这份‘坚守’和‘传承’告诉大众,是我们这一代社员  相似文献   

7.
正《文汇报》2013年9月11日头版"文汇深呼吸"专栏刊登了"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系列报道之七《"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了》。文章表示,"莫言热"带给翻译界的启示应该是"好的翻译可‘连译带改’",并强调"一部作品的最终译文不仅取决于原文,还取决于它的‘服务对象’,以及译作接受地人们的语言习惯、审美口味、公众心理等非语言层面的因素。或许,只有从根本上认识这一点,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途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2013年11月2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共享"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会议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傅红星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教授出席并分别致辞。海内外嘉宾张维为、成中英、焦雄屏、克利斯朵夫、于丹等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受邀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沙舟 《文化交流》2015,(2):36-39
2014年12月18日,"东方文化论坛·杭州与新丝路"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开启。来自国内外丝绸文化、丝绸之路和丝绸经贸界的专家和精英们纷纷就"丝绸文化与人类文明""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府’杭州与新丝路建设"等话题,发表演讲,阐述观点,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学术心得。这次研讨会是由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跨界"活动,融学术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的精神主宰,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另外,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员工对文化具有自主选择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企业文化的落地.文章结合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有效地解决企业文化落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真想去武汉!"5月3日,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部长)刘震龙在首尔神情诚挚、语气期待地告诉笔者:"真没有想到,贵国的武汉市也有与首尔同名的‘汉江’和‘汉阳’,这生动说明了文化的国际流动性!武汉是一座富于魅力的伟大城市,对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我真想早点去这座城市访问!"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用‘学校文化’代替‘校园文化’"的观点。"代替论"的错误首先在于把"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的文化"、"学校的文化",混淆了表属性关系词组与表领属关系词组的区别。其次是简单地与"企业文化"研究相提并论,而忽视校园文化的自身规律。最后莫须有地将20多年来的校园文化研究戴上"只重物质不重精神"等帽子,凭想象地创造出一个"学校文化研究"的"国际趋势"。"校园文化"概念的产生与广泛运用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约定俗成性,有关校园文化的研究已初成体系。我们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就要坚持本已稀缺且被实践检验的为大家所认同的本土概念。  相似文献   

13.
意外辞章     
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过毛泽东的一幅诗词手书:“主席并无心成为诗家或词家,但他的诗词却成了诗词的顶峰。主席更无心成为书家,但他的墨迹却成了书法的顶峰。例如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心中把‘粱’字简化了。  相似文献   

14.
康舰 《职业圈》2013,(31):26-27
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需要面临的,就是要回答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从哪里来的,解决的是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客观上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文化理念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下一步企业文化的落地工作。  相似文献   

15.
米兰 《职业圈》2010,(31):15-15
2010年10月,由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世界经济和文化研究中心、欧洲教练拉术学院等存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共同举办“首届国际企业文化高端论坛暨国际企业文化最新学术成果中国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十二五’加强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并推出组织(企业)文化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高原 《职业圈》2010,(34):16-17
为落实党的十匕届五中全会精神,梳理盘点“十一五”期间及新中国成立60年的中国企业精神,探讨“十二五”期间如何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促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解决‘民富’问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等重要目标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刊》2010,(2):8-8
<正>陈文苑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发表题为《池田大作"人间革命"论析》的文章,他指出:"革命的历程从‘小我’始发,而后升华至‘大我’,追求共同的幸福。‘革命’的基石和核心是自我追求完美的修善与变革,但‘人间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全  相似文献   

18.
已故著名语言学家高名凯先生在其《语言论》中写道:"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隐语是不可能存在的。他们所以这样主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隐语总是不好的东西,它是‘偷儿的语言’,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以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凡事无需偷偷摸摸地做。其实,正如我们所说的,‘隐语’这个术语的来源尽管是‘偷儿的语言’,它的现实含义却只是带有秘密性的社团方言。隐语之是否存在,要看‘秘密行事’是否必要,不是看有没有偷儿存在。就是没有任何一个偷儿,也可以有隐语。"就现实社会而言,黑社会隐语行话与其它社会群体隐语行话的共存,均由其固有功能及文化构成之需所决定。可见,把隐语行话笼统泛称"黑话",实在是一种可笑的偏见和误解。  相似文献   

19.
理雅各在《中国经典》第一卷《绪论》中这样评述孔子的政治观:"孔子教导的统治是改良后的专制主义。他不允许任何一位‘神授王权’(jus divinum)者免除个人美德和仁政的约束。孔子虽未明确谈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何在’,但其实我们可以假设:他认同《书经》‘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之说。一旦君不再推行天命之善、维系养民之政,他就丢弃了自己的头衔与王位,(民)在压迫中形成的坚忍不拔必将他的统治推翻。孟子每每勇于教诲这一昭然之理。孔子虽不喜欢谈论此类话题,但他依  相似文献   

20.
最近温州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此文就国务院《批复》指出的"独特的‘山水斗城’格局"进行了解读,并通过采访对延续温州城市特色、保护瓯越文化作了评析。全文言简意赅,读后对温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