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老师双方共同受益,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甚至是多向交流的活动。过去往往把“教师是主导”自觉地理解和履行为“教师支配教学活动”,这种做法把学生做为单向的客体对象,使教学活动变为“教———学”的单向...  相似文献   

2.
崔维领 《中学文科》2007,(10):47-47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陛的思考和安排。在课堂上也需要按预设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结果也要有充分的预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借现实的客观条件去实  相似文献   

4.
陈加仓 《教师》2010,(11):86-87
教学活动评价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对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实施过程的价值评定。新课程标准强调改变教师单向的评价活动,要求改变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价方式,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教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兴趣是支配人坚持做某项活动的原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地采用兴趣法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的提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里,采用兴趣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呢?本文就从趣味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实施策略,这两个方面给予分析说明,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如何使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的理论参考。传统的教学法里,教师处于一个主导和主体的位置,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教师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认识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  相似文献   

7.
陈广东 《教书育人》2013,(10):35-36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媒介,是把两者有机联系起来的纽带。正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才实现了教师面向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所以,科学、合理地安排数学教学活动,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韩传信 《中国教师》2011,(14):64-66
<正>一般地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大致可分为技术行为和道德行为,技术行为侧重于教学活动操作方式、程序等,是对物的关系,如多媒体运用;而道德行为侧重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是对人的关系,如师生和谐交往。教师专业道德作为教师任职资格  相似文献   

9.
陈胜 《四川教育》2006,(5):35-36
编辑视点:结课是教学活动的终结阶段,着力点是"结",即"完成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总结性活动,决定着课堂教学阶段性目标的最后达成,并引起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目标和非目标指向。结课是与开课相对应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梳理、巩固的功能,在一堂课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结课,或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提出问题,引发新趣;或留下悬念,让人遐思;或含蓄深远,回味无穷;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或音乐诗歌,再掀高潮……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教师致力于对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特别是结课形式的美化进行探究。我们旗帜鲜明地倡导具有美学意义的结课形式,提倡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声、色、线条、动画效果以及教师特长发挥,增强结课的美,但要注意摈除实践中的弊端,如结课偏离目标指向、忽略对已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总结与巩固、为求新奇不计教学成本、缺乏人文关怀、只有教师的表演而无学生的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0.
教师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即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认识性、实践性、社会性、伦理性和文化性等基本规定性,这些规定性共同规定着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折射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发现、表征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持续的思考”是指教师愿意对教学活动及其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思考.并能持之以恒。“周密、深入的思考”是指教师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背后的理念和假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中的生本角色,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之所以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主要是因为决定学生学习结果好坏的最重要因素并非教材或教师,而是学生自身对知识加工水平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他的一切努力必须通过学生大脑的加工才能体现出来。这样,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品德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主题内容来确定活动目标,使活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注意强化儿童在活动中实践体验,让儿童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小学品德课的教学模式是以活动为载体,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教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5.
案例叙述: “小导游”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我们在教学调研中发现该活动的“错位”现象比较普遍。下面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长城》时开展“小导游”教学活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通过学习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期望,是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行为指南,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为教与学确定了方向。应该说,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正确,表述是否具体、明确、可评价,都将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活动的结果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两课”教学近年来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团队的建设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及教师自身价值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两课”教师团队,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志光 《辽宁教育》2012,(15):62-64
"自主、合作、探究"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实现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的"教"向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转变,这是当前课堂教学在方式方法研究上的热点和关键点。关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界定,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表述。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韩清林,  相似文献   

19.
熊伟敏 《语文天地》2014,(33):44-45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工具,也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综合学科,而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意义和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努力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水平,是改善课外阅读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信息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1写在前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还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