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教育规划纲要》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专业化考试机构之目标。本文回顾分析我国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进程及与发达国家对比研究的现状,总结目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考是准公共物品,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来看,高考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产生高额的交易费用。提高教育考试的效益,降低每个环节的交易费用,增强公平性和安全性,可从文化观念、管理职能、人员队伍、服务手段和科学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人才队伍在建设专业化教育考试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分析了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人才结构失衡、核心人才缺乏以及人才管理模式单一等问题,以人才管理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探讨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进程中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建设路径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吉海波;曹惠芳;陈永生 《湖北招生考试》2021,(1):45-48
专业化是教育考试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调研南通市教育考试机构在基础保障、招考组织、社会服务、改革创新等方面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考试机构专业化能力提升的实施建议,即:明确目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顺次推进;对标找差,突破瓶颈;统筹协调、落实责任,以机构专业化建设推动南通教育考试大发展、大跨越。 相似文献
8.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这为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对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即确定统一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和报考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考试机构在承担促进教育公平、选拔人才重任的同时,还必须探索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以提高考试和评价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加快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促进自学考试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在竞争中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开拓创新、建设服务网络体系。从自学考试的发展前景立论,分析自考服务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需要制度创新,必须利用网络资源促进自学考试发展等思考。 相似文献
13.
考试中心在"十一五"期间将建设"数字化教育部考试中心",对信息化基础保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讨论了信息化基础保障环境的规划,提出了建设高可用运行环境的目标。并在此目标的指导下,对基础保障环境的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包括高可用网络、高可用服务器架构、统一的存储备份体系、高可靠的机房场地保障等。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育考试肩负为国选材重任,但国家教育考试机构的定位却不尽合理。从中国考试机构发展史、教育考试机构现状以及现行政策、法律制度、国情考情等来看,将其定位为行政机构,具有历史传统、法理基础和现实需求,也是促进其专业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对推动教育考试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十一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基于对当前成熟应用技术的分析,提出了数字化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系统架构。该架构由统一数据层、基础服务层、业务支撑平台层、业务平台层和信息门户五个部分组成,使数字化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信息系统更具有灵活性、开放型、可扩展性、可持续发展性,为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废除科举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如何看待旧科举考试,及其兴衰成败,自然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但重新审视科举考试,会给现代考试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采行考试是历史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试的采行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制度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值此纪念科举废除100周年之际,我们高度评价科举考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历史证明,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乃是一项难得的具有公平精神的制度。采行考试是历史的选择,在没有想不出再好的办法之前,考试是不可废的。 相似文献
18.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学堂教育迅速发展,但由于科举制度的断然废除导致了社会承受能力的提前到来,引发了相应的社会危机,加上兴办学堂社会动员的失当导致了大量的社会弊病,从而严重地削弱了变革的影响,造成了社会的普遍弱化,最终也加速了清政府的衰亡。 相似文献
19.
唐宋古文作家对科举考试曾有所批判,但后来他们的作品又因具有典范性、文学性而适合于科举考试的需要,因而成为考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考察这一变化过程,不仅可对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多有一些了解,而且也能为当今语文考试改革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