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们已经升入了六年级,期初开展了一次有关“生活笔记”的写作调查,反馈上来的情况,令人震惊。我清晰地感受到:独生、独门、独户的家庭生活圈定了孩子们的活动范围。他们除了跟父母交往外,很少能自主地与外人交往,做作业似乎成了唯一的活动。做练习册、做模拟题及上补习班、请家教是他们永远无休止的课余生活。同时,阅读习惯和兴趣正在变异。  相似文献   

2.
徐春兰 《文教资料》2014,(34):36-37
作者针对目前出现的初中或高中学生三年作文只为中考或高考那一篇作文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提出了让“生命写作”压倒“生存写作”的口号,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兴趣难培养的问题,促使学生发挥写作激情,发展写作能力,最终提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06,(11):23-23
令千万学生欣喜若狂的“简妙作文法”,是目前公认的最简明、科学的作文方法,能让学生迅速迷上作文,并很快掌握最高明写作,10天内成为作文高手。  相似文献   

4.
一次课间,班长急匆匆地来找我:“老师,我们只是告诉小冬他做游戏不合规则,他就没完没了地哭,谁劝也不听。”我跟着班长找到了躲在一楼墙角里的小冬,他蜷着身体,对着冰冷的墙,呜呜地哭着。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以来,虽然课堂焕发了生机,学生能畅所欲言,但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不明显。每到写作文,学生唉声叹气,眉头紧皱,不得已乱写一气,应付了之。’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越大。”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师生“同题写作”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魏琼 《考试周刊》2010,(5):66-67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培养全人的立足点,而学生的生命发展也逐渐成为教育的主题词。唤起孩子对生命的崇敬和赞美,对生命的珍惜和价值的追寻,是教师的责任。为了让学生在本色作文中感受多彩生命,我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许多专家学者就此作过不少理论探讨和教改尝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作文是学生的主体行为,给学生创造宽松的作文环境,让学生真情写作,乃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喜爱写作,让写作变得轻松,是我们对写作教学的终极追求。但是,到目前为止,我无法做到.至少对我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这样的。每次上写作课,多数同学脸上的为难之色和不悦之情告诉我.他们不喜欢写作,写作让他们压抑、苦恼,因之.写作的课堂少有欢声笑语,多是沉默寡言;少有言语表达的激情,多是缺乏思考的干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日,"警民直通车一上海"发布微博称: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林某仅因为生活琐事而心存不满,竟用剧毒化合物毒死同学,这样的冷面铁心令人唏嘘。但穿透事情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生命教育是个不得不重视的话题。生命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语文学科是落实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A3):26-2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地表达欲望,这时是教师将学生由"生活状态"引入"写作状态"的最佳时机,从而有效将学生从"要我写",处于被动的写作心理状态过渡到"我要写"的主动写作心理状态中来。这种教学理念恰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化,激趣、激情、激励学生创造性、研究性学习的生本教育课题实验,已成为中小学教师探索教改的一大亮点。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理念的教育体系,是以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生命为根本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语文学科是落实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  相似文献   

13.
孙梅 《现代语文》2010,(3):134-135
从古至今人们无不力求作文新颖别致,以期达到体现个性,充满魅力的目的,使文章有生命力。教育家叶圣陶强调“文章贵有新意”也就是这个意思,否则,千孔一面,味如嚼蜡,失去了作文的意义,也失去了读者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作文创新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相似文献   

14.
15.
学生习作缺乏真情实感是作文教学长期而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孩子来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而,只有健康的人格才会有真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结构清楚,中心明确,是众多教师作文教学时所追求的目标。而材料是否来源于生活,是否真实,许多教师则不强调。正是因为教师的这一追求目标,使得学生作文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胡编乱造,人云亦云;为了反映助人为乐,都写“帮老奶奶扫地”“扶盲人过马路”等,千人一面,“人”“文”相差甚远。这样的作文苍白无力,没有生命,成了泛泛之谈的文字游戏。为了促进“人”“文”结合,我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许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到作文就“榨汁”,学生作文的灵气和创造力跑得无影无踪,写出的作文黯然无色,缺少童真童趣。众所周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作文教学理应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活的空间愈大,作文的领域就愈广。据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体验和思考生活。  相似文献   

18.
童承基 《家庭教育》2008,(12):20-20
我经常会碰到心急如焚的家长拉着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来咨询“怎样写好作文”的问题。如何写出一篇好作文,是很难用一两句话就说清楚的,但我们可以先从准备入手,在培养孩子的“储蓄”习惯上下些工夫。也就是为了让孩子学好写作,尽早地多做一些准备工作。没有前期的准备,恐怕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好。  相似文献   

19.
赵呈云 《新疆教育》2012,(22):104-104
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语文素养的显著体现。但是提起作文,很多孩子就感觉伤脑筋,因为感觉看到题目,头脑里面空空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作文难、难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高原地带,容易让孩子产生高原反应,导致孩子缺氧、难受。那么如何为学生输送氧气,让孩子能够感觉作文不再难写、写作文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呢?语文老师就必须要精心预设,想方设法抓住课堂内外的写作契机,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引导孩子练写,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由讨厌写作到心态平和直至爱上写作,变苦于习作到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20.
袁立痒 《学语文》2002,(1):39-40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同时它也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迎接科技现代化的挑战,并积极去思考对策。 网络这个被称作“第四媒体”的新媒介,刚刚进入中国就掀起了一阵潮流,截至去年6月30日止,我国网民就达2650万。几乎是有了网络就有了网络文学,网络犹如路边的一块黑板,谁都可以在上面涂鸦,人人可以集作者、编辑和读者于一身。正是由于网络这块肥沃的土壤,培养了大批的“网络作家”、“网络写手”。一些网络文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文本中嵌入声音、图片和音像等资料,震击和刺激着阅读者的感官,形成一道崭新的文学风景线。由于计算机在城市中学的普及运用,在目前众多参与网络文学写作和阅读的网民中,中学生也是一支生机勃勃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网上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成品与其在作文课、作文训练和考试中所写的文章差别很大,这一现状无疑给我们当今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