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校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年。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们取得了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较为明确的认识,积累了一些实践的体验,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2.
健康心理通常是指人们与生活环境之间保持的良好协调。心理学专家认为:人的心理素质越好,就越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承受生活的挫折与打击,以维护心理健康;而心理越健康,就越能为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出贡献,并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而今一批又一批职校生面对社会改革的大潮,知识结构偏低,就业形势严峻,对个人的前途感到茫然。他们在求学与成长中流露出太多的困惑与无奈,尤其是思想上的不成熟与心理上的不健康导致他们行为上可能出现偏差。如此看来,培养职校生的健康心理,确是职教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事。 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中,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失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杜淑艳  孙宝明 《职业技术》2006,(10):118-118
“没有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没有打好心理素质基础的人才是有缺陷的人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职业的要求。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生表现出许多不良的心理品质,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学生,教育者应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不良个性倾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山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在聋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在更高层次上体现和谐的美。从分析聋生的心理现状、明确聋生的心理教育内容、灵活运用心理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新课改下对聋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洪燕兰 《考试周刊》2010,(57):226-226
心理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基础,更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关注学生心理,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社会,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知识面广,心理成熟得也早。大多数的学生聪明、能干、富于创新,同时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另一面:脆弱、孤独、自私、任性……这些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3— 6岁是儿童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成才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幼儿的逆反心理可以通过爱心教育、探索周围世界的教育、交往教育、自卫自理教育、积极自我意识教育等各方面来加以纠正和引导 ,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自身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社会形象,关系到对领导干部的深切爱护,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从建立自我调节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两个途径有效地解决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心理因素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健康的心理能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是学生学会生存,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但是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落后等多方面的原因,使他们心灵受到创伤,他们易形成自卑、孤僻、冷漠、多疑等性格特点。久而久之,他们精神空虚,对许多问题感到无助和不满,从而厌学、惧学,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变革、不当的教育方法及个性因素使大学生产生多种心理障碍。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以及学会适应现实环境、锻炼生存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静 《河北教育》2008,(6):34-34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一般都要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过程。小学生受年龄和心理的影响,空洞的说教在他们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或许他们可能受到教师的威慑,似乎很听话,但这仅仅是表象,要真正使学生获得认识,必须在情感上打动他们。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介绍评价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提出了培养其健康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徐海霞 《考试周刊》2012,(63):62-6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日益成为各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若干问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介绍评价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提出了培养其健康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高喊“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应有的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尖子生”自不必说,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培养其良好的素质,确实足件不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能依据他们的心理,灵活巧妙地对症下药,投入更多的爱心和关怀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从事多年的政治教育,我认为在中学进行心理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当前教育现状和学生的心理品质,新课程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实施美育。应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学生学习素质及心理品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出知识丰富、心理健康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8.
甘淑兰 《今日教育》2007,(1S):45-45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9.
李佳 《新疆教育》2013,(13):34-34
聋生自我意识强,由于身体残疾、语言障碍、认识活动和思维发展受到局限。他们生理年龄的增长与心理发展、文化知识处于不同的层次,从而产生自卑、缺乏自信、没有学习动力、情感脆弱、意志不坚定等心理障碍。而语文作为一门和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其多质性的特点决定它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独特作用和意义。从心理学角度看,构成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活动能力、心理倾向性和能动性及个性心理特点等因素与语文教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及时把握聋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教学活动培养聋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是我们聋校每位语文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大部分以成绩为学生评价重要依据的环境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期间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心理问题,轻微的则是学习压力较大,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得抑郁症。在初中这一过渡阶段,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要求往往更高,因此作为初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