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继承和发扬民间优秀文化传统.以对重庆大渡口区堰兴剪纸这一地方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口,秉承剪纸艺术教育从儿童抓起的教育理念,着力将民间剪纸艺术融合于学校美术教学,开发校本课程教材,引入堰兴剪纸艺术形式进入课堂教学,并开发儿童的童心、童趣、童真的“儿童化”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为开发剪纸校本课程,聘请北京剪纸传承人、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徐阳老师到学校进行剪纸授课。学生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学习剪纸,感受传统手工艺"口传心授"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以《引入民间剪纸艺人资源——对小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为引领,开发剪纸校本课程,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美术学科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  相似文献   

3.
赵莉丹 《天津教育》2021,(7):133-134
低年级剪纸艺术校本课程是以剪纸艺术为载体,通过编撰剪纸艺术校本教材及配套的剪纸微课,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机制,师生倾心互动,校内校外精彩呈现,有效落实特色校本课程的构建,传承剪纸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4.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剪纸来源于民间,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与我们民族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今的剪纸艺术,继承了老一辈人的剪纸风尚,融入了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现代化因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之中,老师要意识到民间剪纸艺术的价值,重视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这样不仅继续发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美的欣赏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恰当合宜的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技能,拓宽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能够促进本土文化的发扬传承。以潘庄村小学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例,为了充分发挥潘庄村在剪纸文化上的本土人才优势,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在全面分析课程价值,总体考量本土资源的基础上,对潘庄村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做出细致梳理,以期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并在逐步发展完善中将此课程打造为潘庄村小学的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6.
海伦剪纸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种之一,它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绥化学院创建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下设的民间美术研究室,就是要对本地区民间艺术进行发掘、研究,做好传承工作。海伦剪纸是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剪纸;是北方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海伦的现代剪纸气势恢宏,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当中国剪纸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海伦剪纸艺术就迎来了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非物质传承形式,在高中美学教育中需要因地制宜,设置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美学素养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本文以此为结构点,分析剪纸艺术校本化现有的实践条件以及可兹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8.
美术是初中阶段艺术教育的支柱科目,是培养初中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科目。美术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既是对客观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对生活的二次创作。民间美术是我国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传承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接班人,美术教师应该以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为纲领,开发全新的美术校本课程,为美术课堂增添活力与色彩。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选取民间美术的代表,例如纸版画、剪纸、手工制作等融入校本课程,这样既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剪纸绝不是传统的复制,更不同于民间剪纸程式化的套路,而是从形式到手法、从语义到语境,既传统又前卫,既寻常又不平凡。现代剪纸艺术带给大众的是无尽的独特美意、无限的生机与无穷的回味,即追求的是中国的写意文化精神。本文以“写意意趣”为切入点,以地方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着力探究传统艺术赋予现代剪纸艺术的写意精神,试着将其以创新的形式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韵味,它充分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在新疆地区,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引入民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能加强边疆地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提升欣赏美能力,获得全面发展。本文对民间剪纸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的意义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初中美术课程中引入民间剪纸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管理意见,以期为促使民间剪纸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获得高质量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化的发展给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较大的冲击力,我们应该认清民间剪纸艺术的现状,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努力实现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元素的结合与创新,从而打造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品牌文化,进一步夯实其传承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剪纸艺术是民间最古老的镂空艺术,透空所产生的视觉效应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其取材于生活,亦是一门民俗文化。本文将本土渔家文化元素融合在剪纸教学中,对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剪纸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从三方面即挖掘渔家文化资源,激发剪纸创作兴趣;借助渔家文化元素,科学设置剪纸课程;深化渔家剪纸艺术,形成特色校园文化,进行小学生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剪纸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美术形式,它起源于汉,盛行于唐。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小学剪纸教学如何体现美术教育民族特点的原则,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素质呢? 一、从剪纸的形式认识朴实的审美观 剪纸的形式有对称和不对称剪纸。对称剪纸是用对折剪的方法剪成,纹样成双成对,也有纹样多次重复排列的。如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第八册中,集中编排了剪纸教材,其中《花篮的花儿香》、《青蛙叫g)R呗》、《穿裙子的女孩》等许多课都是采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课堂上,教师需要做好演…  相似文献   

14.
徐慧 《考试周刊》2013,(49):178-179
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是学校教育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相联系的切入点,是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有学术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皮影、剪纸、香包、刺绣、面塑等庆阳民间美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5.
徐玉芳 《广西教育》2013,(29):87-87
我国早在2006年就将剪纸定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国民间十分富有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剪纸是工艺制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剪纸也被列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就将剪纸单列一课,凸显出了编者对剪纸教学的重视。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简单谈谈剪纸教学中的三个指导策略。一、注意形与意的和谐统一,切忌牛头马面剪纸是一门需要花费心思的艺术。其追求的是对创作者内心意向的再现,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剪纸以其工具(剪刀、刻刀、纸)简单、造型淳朴、结构简练、色调单纯明艳以及丰富的寓意象征手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魅力。在每册小学美术教材中都有关于剪纸的内容,可见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地位。系统的剪纸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其审美意识与创造力,深化对民间美术的认知与热爱,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17.
民间剪纸历史悠久,且材料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剪纸艺术由农村转向城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剪纸艺术在题材样式、实用和装饰价值被创新的同时,在材料上,也突破了以纸为材料的局限,开始选用新的材料来表现。新材料的使用,把实用性和装饰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推动民间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剪纸兴校     
《辽宁教育》2010,(9):F0004-F0004
大连市甘井子区砬子山小学是一所以剪纸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的村级小学,2008年被认定为大连市中小学校剪纸活动基地。该校以剪纸艺术教育为龙头,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在这里,剪纸艺术教育己将悄然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已经成为学校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载体,已经成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一大景观。近日,学校又被确定为大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活动基地,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有着被民俗生活所赋予的鲜明文化品性,这种古风犹存、最民间化的图形艺术蕴涵着许多西方后现代设计的理念和艺术特征。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置于现代平面设计的构成理念中,其呈现的图形并不缺乏现代设计语感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而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活动中,对传统民间剪纸  相似文献   

20.
剪纸艺术引入课堂有利于弘扬传统,开拓思维,充分挖掘艺术潜力,提高非智力因素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最短时间内就可以体验成就感及艺术创造的乐趣。我校通过近两年的时间来实施剪纸特色教育,逐步转变了素质教育观念,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同时,深刻体会到剪纸艺术进入小学课堂是完全可行的,也可以作为校本教材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