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洁 《铜仁学院学报》2004,6(4):25-26,29
《李娃传》是唐传奇小说的名篇,它的大团圆结局不同于唐五代其它描写妓女与士子的恋情小说.本文即从荥阳公子的性格、李娃的二重人格心理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三个方面分析这篇小说结局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唐传奇《李娃传》一直是颇受关注的小说。不仅其结构细密严整,故事情节委婉曲折,而且其思想价值独特高超,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尤其是作者运用巧妙的文笔构思,对李娃与荥阳生开始时的形象进行了悉心地刻画。在前面的故事中,白行简先让李娃妙用欲擒故纵计使荥阳生自投罗网,后又令她巧施金蝉脱壳计舍逐荥阳生。在此过程中,李娃与荥阳生的形象被塑造得愈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3.
唐传奇《李娃传》中,荥阳父子关系的曲折变化和房屋租赁之便利程度这两个情节,若从现代的思维角度分析,不免会让读者有些难以理解、甚至觉得不合乎情理。因而,从这两个疑点入手,结合唐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展开具体探讨,对深入理解和解读《李娃传》有着一定的意义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发现《李娃传》有与史实不相合之处,这显示了小说艺术虚构的特性.但是又有与史实相合者,显示了唐传奇“史笔”之特色.根据传中显示的时间推测,荥阳生应直言极谏科当在747年-775年间,但考《登科记考》发现无有合者,故荥阳生不可能应直言极谏科.“荥阳公”为郑姓有很大可能性,但亦无法确定;“荥阳公”在《唐阙史》中出现三次,不专指一人,因此难以确指荥阳公其人.  相似文献   

5.
《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一朵奇葩,白行简在其中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生动感人的典型形象———李娃。作品通过叙述长安名妓李娃与贵公子荥阳生悲欢离合的故事,形象地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一个侧面,深刻地揭示了唐代社会的许多问题,为我们认识唐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窗口。笔者试从李娃与荥阳生是否存在爱情、李娃为什么要骗弃荥阳生和主动离开荥阳生、关于李娃的结局三方面对李娃人物形象进行一个辨析。一李娃和荥阳生之间是存在着爱情的,但这种爱情是逐步发展起来的。首先,是色相的吸引。作品中:荥阳生“自平康东门入,将访友于西南。至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阖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妖姿”加“要妙”,况且是“绝代未有”,自然将正处“弱冠”期的荥阳生迷得神魂颠倒,于是乎“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为了能多看李娃几眼,“乃诈坠鞭于地,侍其从者,敕取之,累眄于娃”,这当中浓笔点出了李娃美貌色相对荥阳生的吸引力。由于荥阳生对李娃的特别注视乃至采取“坠鞭于地”以利“累眄”,自然引起李娃“回眸凝睇”。或许因为荥阳生的“隽朗”,或许是回报被人爱慕,或许是对荥阳生“坠鞭于地”、“累眄”等夸张动作的回应或共鸣,使李娃对荥阳生...  相似文献   

6.
《李娃传》为白行简晚年作品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娃传》的创作年代一直为学者聚讼不已,是唐传奇研究的焦点之一。但种种迹象表明,《李娃传》应为自行筒的晚年作品,创作时间在长庆四年五月(824)与宝历二年冬(826)之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发展至唐代,已是国富民强,文学艺术也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特别是传奇文的创作,把传统的文言小说推向了高峰。《李娃传》是唐传奇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本文从男性叙事角度对李娃形象做再次探究,对李娃这一人们传唱的女性典范提出些许疑问,并在男性话语角度下重新审视李娃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唐传奇《李娃传》中,荥阳父子关系的曲折变化和房屋租赁之便利程度这两个情节,若从现代的思维角度分析,不免会让读者有些难以理解、甚至觉得不合乎情理。因而,从这两个疑点入手,结合唐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展开具体探讨,对深入理解和解读《李娃传》有着一定的意义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李娃传》研究中,学界对诸如李娃的性格特征、作品的主题意蕴、结局与主题的关系等问题尚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依据张力理论,从人物自身、人物关系、主题思想及审美意蕴四方面分析了《李娃传》独特的张力美。正是由于人物、主题、审美中截然不同的旋律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使《李娃传》有了巨大的接受张力,也使读者获得了多层的心理体验、价值判断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0.
《李娃传》被认为是唐传奇中情节比较曲折的作品,但它的情节如何比以往任何小说都要复杂、曲折,未见有人讲清。若借助数理批评的一些理论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数理批评角度看,《李娃传》有三个“三交节律”、两个“二变节律”、一个“六变节律”,这十九个不同节律之间繁复的重叠、交叉,使得《李娃传》的情节出现了非同一般的复杂、曲折、多波澜,从而前无古人。  相似文献   

11.
采用诗、史、文互参论证的方法,从诗人主观意识、客观行事两方面进行考察,认为李商隐出身于牛党,就婚王氏为他招来误解,但仍属牛党,在依附郑亚后成为李党。李商隐依附郑亚的动机除政治倾向相同、为贫而仕外,还有希望李党东山再起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杜甫对李白的叙写主要有三类,正是这三类描写,刻画了全方位的李白形象。在整个唐代,也只有杜甫这般细致描摹出了李白姿态,这最早同时也是最真实的描绘,于后人认识李白,具有非凡之意义。社甫对李白诗歌的推崇,也正是体现了南北文化合流在李白身上的体现,奏出了真正的盛唐之音。可以说,杜甫叙写李白,在树立了李白形象及诗坛地位的同时,也问接确立了李杜的并列地位。  相似文献   

13.
黄庭坚为江西诗派鼻祖,以宗杜为主,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李白的喜爱和欣赏,他是宋代诗人中学习李白较为突出的一位,其今存的诗、词、文中歌咏或评说李白的材料多达22条,其中词1首,诗5首,文16篇。书法家、诗人、学者身份的黄庭坚对李白的接受和继承,在整个宋代李白接受史上具有较为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诗仙"著称,李白虽然有兼济苍生的宏大报复,但由于受性格和世道的影响,他的诗有相当一部分是描写仙境或求仙寻道之作,明显表现出功成退隐、超尘出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李白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些诗中",明月"意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写到"明月"的地方多达300余处。我们从这些咏月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李白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孤独和苦闷正是其中的主旋律。因此他借明月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失望以及乡情和友情,在诗歌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白在《白马行》、《结客少年场行》、《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等诗中,数次自我标榜“杀人”。根据对唐代法律的了解和对李白理想追求的考查,这实际上是他在当时任侠思想的深刻影响下,用一种反常理的方式来凸显自己超然独立的个性,展现自己不同寻常的理想追求而已。  相似文献   

17.
木斋 《天中学刊》2002,17(4):37-45
李白的入世精神实际上是华夏士人仕进文化发展到唐代的一个集大成。李白的极大极远的政治理想,只是一种诗文中的政治,是虚幻的政治理想。李白终其一生,都没有表现出来他的政治才干,李白虚拟了一个自己的极为远大的政治理想,并且终生为之奋斗,却成就了艺术上的巨人李白。其中含有积极用事的传统精神,也有着庸俗的一面;较少政治理想的具体内容,而更多的那种扬名显身、功名富贵的企慕。仕隐仙道的一体化,是李白成为李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李白酒诗题材广泛,博大精深。广泛地反映了大唐雄风和人文情感,达到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程度。就其艺术而言,李白酒诗匠心独运,技巧精湛,达到诗酒混融之境,充分展现出李白酒诗的强烈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的两颗巨星,他们的交往和友谊历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天宝三年(744)春末夏初,两人相会于洛阳,之后又到汴州、大梁、宋中和鲁郡一带游历,很快活地度过一段“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情深似海的生活,被传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值得注意的是,李白和杜甫在天宝十二、三年间又相见于长安。这不仅为李白三入长安的发现所推断,而且从他们的诗歌当中也能够得到比较可信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李白创作了一百三十多首送别诗,艺术上变化多端,自由挥洒,敢于创新,不拘一格。他的送别诗,打破了以往的思维定势,构思新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