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幸之幸     
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在做实验时,一不慎打碎了一只花瓶。当他的助手拿起垃圾篓准备将它们弄走时,被雅各布制止了。也许是兴趣使然,他没有一味地摇头叹惜,而是  相似文献   

2.
我很幸运,因为我经历过两次高考的洗礼,我又很不幸,两次高考,我都与理想的院校失之交臂。我不太相信命运,但我必须接受这个事实。看着比自己分数低的同学走进了他们心仪的大学,我心里面很难受。突然才意识到高考真正的成功并非单靠一个较高的分数就可以了,合理的志愿填报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我的高考成绩是515分(理科),低得连省控本三线(525分)都没有上。外表镇定和逞强的我在看到分数的一刹那,内心变得空虚和胆怯了。虽然嘴上说"今年不行就再努力一年,明年争取能上重点",但在内心深处,却又是怀揣着"即便是上专科,也要走"的希望。因为我知道考生一年一年地在增加,倘若再来一年,竞争激烈,上线的可能自然就小了。  相似文献   

3.
感谢不幸     
一天,莎士比亚见到一个失去父母的孩子,他充满感情地对这个孩子说:你是一个多么幸运的孩子,因为你拥有了不幸。这个孤苦无助的孩子充满疑惑地看着这个被人们尊敬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摸着孩子的头说:因为不幸是人生最好的历练,是不可缺少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生涯是苏轼人生政治之低谷,却为其思想性格之高境、文学成就之颠峰。考察苏轼贬谪经历.可以将其心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幽独孤高义坦然超旷;(二)皈依释道却执着现世;(三)历尽磨难而了悟人生。苏轼的影响是深远的.后代士人从苏轼精神世界中汲取营养,滋润着苦涩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迭遭贬谪使苏轼溶入了现实生活,根植于社会实践中。体察民情,关心民瘼,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政治受挫,思想成熟,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贬谪是"根",文学成就是"果",贬谪促成了苏轼辉煌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6.
他原本是个文人,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康熙八年,满腹才华的他去京城赶考,但因关系不畅而落第。此时,他身无分文,连回乡的盘缠都不够,只好滞留京城。为谋生计,他做起了豆腐生意,因为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所以做起来轻车熟路——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他一边卖豆腐一边刻苦攻读,以备下次再参加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7.
苏轼,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纵观其一生,宦海沉浮,变幻莫测,但他胸怀坦荡,能处之泰然。他超然、坦荡人格的形成,内容丰富、成就卓然的诗歌创作,与他遭受贬谪,身心得到历练密切相关。研究贬谪对苏轼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人生领悟及其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苏轼贬寓惠州后的思想、人格和业绩都要比韩愈贬寓潮州强。可是,韩愈贬潮后的影响却比苏轼贬惠后的影响大得多。原因是什么?文章从苏轼对韩愈的推崇、遭贬后的地位、韩愈维护正统的儒家思想以及后世历代官员对文物的保护和宣传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事实的结论和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杜军清炒了一小盘油菜,正准备吃饭时听见有人敲门。他跑去开门,来访的人竟是班长周卉。周卉手里拿着一个崭新的书包,微笑着说:“杜军,你小子真幸运!上个星期我们一起买的运动鞋,今天凭购物小票抽奖,你居然中奖了!”  相似文献   

10.
贬谪地的自然地理风貌与文化异于中原,这种独特的异域地理体验给苏轼贬谪词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个外乡人,苏轼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关照陌生的异乡,内心的困顿、仕途的不畅都将借由贬谪地的地理文化得以调和疏解。词人对于黄州、惠州、儋州原本是排斥的,正如他在词里面的形容那般,"蛮风瘴雨""今困天涯",但经过实地相处,苏轼却又表现出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即"不谓尘世""不似天涯"。这种人地关系的转变恰恰体现了苏轼自我需求的实现与满足。  相似文献   

11.
禅宗在宋代空前发展,文人与它的联系颇为紧密。禅宗不仅深入影响到了苏轼的生活态度,它的幽默特色及思维方式都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诗人的创作理念中。从表现方式,意象特色上对苏轼诗歌尤其是贬谪诗的谐谑特色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苏轼是北宋诗文大家,他虽屡遭贬谪,但他诗文中无不显示着他的乐观旷达,通过复习课本知识和课外延伸,以课程整合的形式,让学生对苏轼、对他的诗文有个整体与系统的了解、掌握,进而感悟他的豪放情怀。  相似文献   

13.
不少学生在鉴赏苏轼词作时,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即他是豪放派的代表,所以词风就是雄浑奔放,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不为很多人所知的是,苏轼也是婉约词的写作高手。的确,苏轼以开阔的视野、旷达的性格、奔放的激情,挥洒凌厉的词笔,开创一代豪放词风。但这位豪放词的开创人,并不只以豪壮见长,其婉约词写得也非常出色。  相似文献   

14.
谈生活幸与不幸新疆93级工商管理专业张丽在人生的道路上,曲曲折折、沟沟坎坎很多,能顺利走过人生道路的很少,因此,许多人叹息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痛苦和太多的不幸。人生何谓幸福,何谓不幸?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他生活的很简单,很小心,处处在意别...  相似文献   

15.
暑假在网上闲逛,一位博友向笔者推荐了一个“名师”QQ群,而且很神秘地透露群里面都是些重量级的“大腕”。带着几分好奇,“敲”了几次门,管理员却一概不理。请教博友,此君面授机宜道:“再申请时,注明自己教出过高考状元!”我如法炮制,大言不惭地在申请理由中自我吹嘘了一番。果不其然,随着一声轻微的咳嗽声,管理员终于向我敞开了大门。我终于也成了“名师”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6.
从反映两宋朋党之争的特定角度,探讨有关苏轼贬谪生涯的三部元杂剧《醉写赤壁赋》《东坡梦》《贬黄州》,深入剖析其遭贬原因及剧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塑造,对于我们认识宋代党争的激烈残酷,以及党争中纷纭复杂的人情世态,思考党争对文人心态的影响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7.
解读苏轼     
仕途上的苏轼可谓“别具一格”。他既反对王安石的新党,不同意大刀阔斧的改革;又不赞同司马光的旧党,提出一些富国强兵的改良办法。苏轼始终徘徊在新旧两党之间,被不断迫害,屡遭贬谪。苏轼,这个深陷在政治漩涡里的大文豪,曾因‘‘才”而飞黄腾达,却也因“才”而失意不能自拔。“才华是把双刃剑”这话在苏轼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苏轼一生的经历为线索,从儒、释、道几个方面去寻找苏轼在贬谪过程中思想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苏轼一生遭遇过两次重大挫折:中年时被贬黄州,晚年时又被贬至惠州、儋州.他一生都在追求儒家济世救民的思想,因受客观现实的沉重打击,在黄州时他对于仕途感到过失意,但并未绝望,仍想东山再起,佛老思想是他这一时期用于排遣苦闷和自我安慰的有力工具;来到海南后,他则决意离开仕途,转而效慕陶渊明,而这时佛老思想则是他追求生活本真状态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20.
苏轼遭贬后,为什么不归隐?在贬谪期间又以什么思想战胜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本文认为,感激皇恩,受唐宋时期"中隐"思想的影响,以及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这是苏轼不归隐的原因.本文还从我国古代文艺美学出发,具体分析了孔子的"孔颜之乐"、庄子的"游世"思想以及禅宗的"随缘"思想使苏轼超脱了贬寓黄州、惠州和儋州的痛苦,使其人生境界上升到了天地精神的人生审美高度,从而建立起心隐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