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司法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发挥着"守门人"的重大作用。公正的司法判决不仅需要法官具备渊博的法律知识和娴熟的审判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审判过程中能够坚守法律人的伦理要求。针对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现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与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法官职业伦理素养提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司法与民主的关联,就应以司法的运作过程为框架,论述民主如何体现在此过程中。在司法的运作过程中,法官的选任制度最能体现司法的民主性。因为,法官作为维护司法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担当着维护正义、实现公正的使命。法官选任制度作为一种司法制度,又如何体现出民主性?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官员额制源于晚清,在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与司法责任制的推动下,法官员额制改革得到了显著发展。法官员额制改革具有实现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塑造法官职业身份的功能。法官员额制改革与司法去行政化相辅相成,互为保障。法官员额制改革基本全面"落地",而法院职能异化的深层困境与法院管理体制的表层困境,阻碍了司法去行政化的进程。为此,实现法院司法审判职能与司法行政管理职能的分离,并优化法院管理体制以保障法官员额制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适当地运用法律方法有助于法官实现对违法未成年人的教育功效。在少年司法活动中,司法者要在"司法者"思维与"社会工作者"思维之间进行转换,同时,法官应注意法庭语言对未成年人审判对象的影响。基于此,通过普法使社会群体对犯罪少年的轻刑化、缓刑化给予理解与支持,建立健全"法官社会化"的支持系统,强化法官语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5.
司法改革的大力推进,引发了学者对基层法官司法的关注。与社会基层关系最为密切,并在司法中起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的基层法官的角色在法律人、社会人、行政人之间游荡,这也是是转型时期中国法官所特有的现象。基层法官在司法过程中运用了独特的司法策略,来确保审判之"公正",乡土社会特有的规则、司法者的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和使审判获得合法性的司法目的是司法情理化的重要因素。以法治优先为原则,寻求法治与情理的合和之境是基层法官应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司法理念是法官制度构建的基础,法官制度在设计中应该有系统成熟的理念作为指导,而司法理念的明显滞后已成为制约法治发展的"瓶颈".为了适应现代司法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完善法官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法官员额制改革作为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标是按照司法规律合理配置司法人员,实现法官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精英化。这一改革对于改革目前法院人员结构问题、解决"案多人少"难题具有正当性。各地逐步开展此项改革,就目前而言,实践中暴露出法官入额机制不健全、司法辅助人员配套措施不完善的两大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统一化入额标准、合理配置法官助理,在此前提下进行更深入的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8.
程序正义是一种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有其存在的独立价值,因而是真正的正义所在,中国的诉讼改革中,只有真正引入程序正当主义,彻底改变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落后观,在诉讼程序中,确立法官中立的司法理念,改变制约法官中立的各种制度,唤起人们对法官职业的尊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不公的现状,也才能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司法这条保障人民权利的底线。  相似文献   

9.
司法权威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应当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司法权威的树立对于法官管理机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法官具有一定的独立地位;法官专业化和精英化;法官高薪制;法官严守职业道德。针对我国法官管理机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必要加以完善,以维护司法权威,确保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0.
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法官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法官的司法水平是保证司法正义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从中庸思想对法官人格素质的影响和中庸思想对法官在司法判决中的方法论进行了研究,以商榷中庸思想对实现司法正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某种意义上,司法过程是对民主和正义的一种考量,立法体现民主,而司法则更多地代表正义。司法活动本应严格依法进行,但法官毕竟不是机器,而且为了裁判的合法又合理,需要赋予法官考虑案件特殊性的权力,也就是自由裁量权。但是,自由裁量权如果规制不当,又会被滥用。正确的态度是一方面赋予和保障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对其加以适当的规制,以充分发挥其正面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最高法院《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的发布,法官员额制改革拉开序幕,试点法院也在近几年分批次地开展法官员额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作为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法官员额制对推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有积极的作用。但伴随着法官员额制改革的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案多人少"的矛盾、遴选机制不甚合理、入额法官与司法辅助人员的职业定位不清等问题都给法官员额制改革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员额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应当正视问题,带着问题推进改革,探索法官员额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从判决威权主义到判决理由展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司法判决性质和裁判风格的转变,现代法治语境中的司法裁判表现了一个从判决威权主义到判决理由展示的转换.据此,司法裁判体现为一种对话和论证过程,法官需要对其判决理由给予充分展示.从司法的这种现代面相看,"正当性-可接受性"、"合法性-客观性"和"合理性-决疑性"是法官的判决理由展示所应当具有的目标性准则.为促进司法公正,我们应当建立正式的判决理由展示裁判制度.  相似文献   

14.
根治司法腐败以"重拳出击"、"编织严密制度之网"使腐败分子"不敢犯"、"不能犯"的方法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如果人的素质低下,"重拳"之下,仍会有"勇夫",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再严的制度也会被钻空子.治理司法腐败,应在司法者素质教育上下功夫,建立司法者的"人格防线",以有效的素质教育,培养正义之师.这是根治司法腐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5):129-133
当前,我国审判中心主义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突显,侦查中心主义、庭前法官预断、行政干预司法审判等问题日益严重。而司法实务中这些都在影响司法审判中心主义的践行,同时也反映出司法审判中的刑事诉讼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审判中心主义在司法审判中的进程,以拓宽审判中心主义在我国实现的路径,应采取以下措施:从证据审查、平衡控辩主体双方地位为庭审实质化提供保障,防止其流于形式;以原始证据原则保证法官审判中接触的证据材料是最具真实性、权威性的;采用"法官庭前不确定"方法及庭前不接触原则来阻断庭前预断;通过实行法官责任制来增加违法成本消弭行政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刑事司法行为是法官依照法定审判程序行使司法审判权的活动,这一过程体现了法官对刑事案件进行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基本观念的选择,因此,道德为法官公正裁判提供了价值标准,是实现刑事司法行为公平正义的基础,也有利于刑事司法判决更符合人性要求。但是法治社会下法官不能以道德标准代替法律标准,应当注重把握刑事司法中道德影响的合理限度。  相似文献   

17.
"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有悖于法治形式正义的要求,灼伤了普通大众的法治信仰,另一方面客观上损害了司法权威和法官的公正形象。从"同案不同判"现象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力求寻找应对策略,破解司法实践的困惑以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法庭(法官)-社会"三元冲突关系的视角出发,法庭和法官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并不必然完全代表国家立场或者社会利益司法,其行动和策略本身包含着功利化的契机。我国乡村司法的治理化定位以及由此而来的纯行政化绩效、考评机制在法官与案件处理之间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利益纽带,法官出于自我保护与自利的目的最终造成乡村司法的策略化。其基本表现是审判的调解化与调解的准审判化,并通过控制情景建构的边界、软硬兼施等一系列具体策略实现调解的既定目的。  相似文献   

19.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司法审判活动法律原则性与适应审判实际灵活性相统一的产物,是保障法院审判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的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过程中缺乏宽松的"外部自由",来自法庭外的外部力量干扰多;法官对法律的适用过程中存在过多的"内部自由",对于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没有统一的适用标准。要解决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相关问题,必须从体制、程序、监督等方面着手,既要保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法行使,又要规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保证法官对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从而有效维护司法公正与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20.
司法改革的核心是法官独立,但目前我国法官独立严重缺失,法官的审判权力和个人权利均得不到有效保障。文章从宪法规定的不完善、传统司法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具体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对法官独立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