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谚语论集《中华谚语志》中丰富的谚语可视为汉语谚语的缩影。其中类比性谚语尤为典型,其在形式上可分为句内具备类比关系的谚语和同义谚语的类比性谚语群,在内容上突现了谚语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类比性谚语在具体的直观领悟中传授事理,独具特色,是我国传统的类比思维的生动例证,探究此书的谚语也是对汉语谚语整体面貌的管窥。  相似文献   

2.
迷信谚语是英语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身份认同、劝诫人生、心理安慰、心理暗示的作用,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部分。英语谚语分为与生死相关的迷信谚语;与健康相关的迷信谚语;与婚姻相关的迷信谚语;与动物相关的迷信谚语;起劝诫作用的迷信谚语。通过对这几类谚语的梳理,可以对英语迷信谚语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有利于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日语谚语在日语语言中也作为具有特性的词汇单位传诵于社会,谚语结构精炼,语言简洁,朗朗上口。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日语谚语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出日语谚语的结构类型。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日语谚语的含义。让学习谚语学习者知道从日语结构上去把握日语谚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俄语中有很多以动物为喻体的谚语,他们具有丰富的俄罗斯民族特色。掌握这些谚语俄译汉的翻译方法,掌握俄语谚语与汉语谚语在结构和寓意方面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这些谚语的用法。本文从有关动物的谚语的特点、两国文化差异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这些谚语的翻译方法,从而使大家掌握这些俄语谚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谚语的整理及出版,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受到关注。八十年代以前,少数民族谚语出版物主要以单一民族谚语为单位,少数民族谚语合集的编纂工作在八十年代后才有所开展并逐渐兴盛,当前中国少数民族谚语搜集出版还面临一些困难,谚语保护工作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化的精华,在谚语的运用上,并非只是趋于静态,更多的是动态的灵活的运用。文章从谚语运用的动态层面(即英语谚语变体的运用),以《英语谚语101条》中的谚语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中所展示的语料为研究对象,探讨英语谚语变体的具体特征,以期英语习得者对英语谚语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谚语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本文只准备简述什么是谚语,谚语的意思是怎样来的,谚语的内容是什么,以及谚语源于何处,以英美谚语为论述对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汉语和泰语的谚语进行对比研究,从常见事物词、数词、口语词、文化词在汉语谚语和泰语谚语中的运用入手,探讨了汉语谚语和泰语谚语的词汇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中国谚语集成·广西卷>的前言.文章从广西谚语的文化生态环境,广西谚语的文化内涵,广西谚语的民间诗律特色,广西谚语的艺术特色,广西谚语的民族特色等方面,对广西谚语作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深入的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中,汉语学家对"谚语"的概念众说纷纭,而俄语也一样,也存在着"谚语"概念不统一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俄汉"谚语"概念的对比研究,分析出了汉语谚语和俄语谚语概念主要包含的要点,同时指出俄汉谚语概念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文化为视点 ,从汉英谚语比较出发 ,考察了谚语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关系以及谚语的文化内涵。本文认为谚语结构与思维方式相互制约 ,谚语对思维方式的不同选择主要表现为侧重点的差异 ;谚语内涵与文化取向相互制约 ,以及积极文化意识与消极文化心理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2.
叶君 《林区教学》2011,(3):83-85
汉日谚语的对应关系概括起来有三种: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和完全不对应。来源于汉语的日语谚语其意义没有经过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的这类谚语和汉语谚语属于完全对应关系;而两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产生了一部分寓意相同而比喻形象不同的谚语,这部分汉日谚语的对应关系为部分对应;另外一部分汉日谚语,民族特色浓厚,无论是寓意还是比喻形象都不同,这类汉日谚语的对应关系为完全不对应。  相似文献   

13.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汉语的谚语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考证,最晚在夏商时代汉民族已有谚语的出现。谚语最早来自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实践经验创造出来的,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谚语的内容涉及各个领域,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这大千世界各个角落无时无处不闪现着谚语的光华。几千年来,谚语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被广泛流传,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通俗生动,含义深刻。“通俗性”是谚语的一大特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谚语的通俗性作简析。一、深刻的哲理在通俗的语句中自然流露谚语以…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德国谚语在中文中都有相对应的说法,有的谚语甚至和中国谚语如出一辙,另外有一些德国谚语却带有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印迹.本文从比较的角度来看一些德国谚语在意义上和中国谚语的对应关系,列举某些相似或不同的谚语,从历史和文化背景方面给与解释.  相似文献   

15.
英谚溯源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谚语。英国培根(Francis Bacon)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它的谚语中找到。”一六九九年威廉·佩恩(William Penn)教导自己的孩子们说:“民族的智慧寓于谚语之中,你们要收集谚语,学习谚语。谚语节省时间,少费唇舌,有时它还可能是一种最完美最恰当的回答。”的确,谚语言简意赅,形象鲜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谚语内容广泛,丰富多彩,它既充满真知灼见,又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及文化背景。所以,英语谚语的翻译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该文拟从正确理解英语谚语的寓意和语言结构;注意词汇的微妙意义;保持英语谚语民族特色;体现英语谚语的语言艺术;注意保持英语谚语的修辞色彩等五个方面来谈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唐建国 《英语辅导》2011,(2):174-176,179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和人类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在表达过程中恰当使用谚语能增强表达效果。而创新使用谚语不仅体现使用者的创新思维,赋予原有谚语新的信息和生命,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探讨英语谚语创新使用的作用和启示对提高欣赏创新英语谚语的能力,转换和改进思维模式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韩国语中的谚语非常丰富多彩,韩国人在日常表达中经常使用谚语。但是对韩国语学习者来说,谚语是韩国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就韩国语谚语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智慧的高度概括。译者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应准确理解英语谚语,要考虑英语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生活环境差异以及历史典故等方面的差异,还要考虑汉语读者能否理解并接受译出的谚语。  相似文献   

20.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汉/哈谚语在句式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文章从汉/哈谚语的句式形式、语气结构方面对汉/哈句式结构谚语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汉哈语谚语的句法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