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设计意图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的教学内容。由于使用版本不同,且考虑到我们学校的综合课教学实际,现将本单元中的《米饭的观察》和《淀粉的踪迹》这两课内容整合成《碘酒和淀粉》一课放在四年级进行教学。力图通过趣味性的实验和悬疑点拨  相似文献   

2.
3.
1.初步掌握观察、记录和用直尺测量降雨量的技能。2.通过推测哪种云预示着下雨,哪种云不会下雨,做及时防雨的活动,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3.理解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知道哪种云预示着下雨,哪种云不会下雨。  相似文献   

4.
教学任务分析 《米饭的观察》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的活动。这一单元与前面学过的植物、动物、人体、水都有联系,是作为综合性的内容出现的。在活动中主要以米饭作为观察的对象,并通过对米饭与大米的探究,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周围的事务中,蕴涵着许多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5.
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魔术中用到的白醋又成为学生探究的材料之一。魔术也隐含了“两种物质混合后又产生了新的物质”这一概念。 指导学生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而形成科学的观察方法、严谨的观察态度又尤为重要。教师特别强调了“在不知道一种物质是什么的情况下,绝对不可以随便尝、摸、闻,又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王老师没有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课后的后续探究是对本课研究内容的一个巩固和延伸。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课堂。学生在带着这个问题离开课堂之后,其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活动势必会涉及由“猜想结果”到最后的“表达交流”,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总评:本节课虽然选自《自然》教材,但我们运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新理念,大胆尝试让学生猜测、假设、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合作探究、研讨交流,特别是“开拓视野、尝试体验、提升情趣”一环,充分应用了新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操作实验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选择方法、经历过程,真正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研究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  相似文献   

8.
1.设置情境并提出问题,激发孩子兴趣,使孩子提出猜想和假设,进行验证。 师:同学们,看看我的左手和右手里分别有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9.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观察手的时候,曾有小组提出:在我们的手指心的皮肤上有许多细细的条纹,其实,这些细细的条纹就叫——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塑料袋里有一些小水珠”这一现象,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小水珠从哪来的?”的好奇心。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测。]  相似文献   

15.
我校作为本地区的新课程实施示范校,常承担送课下乡及外校到我校听课、参观的任务。2003年10月,我送课到与我校对口帮扶的凯口小学,所执教的是《科学》教科版四上《声音的产生》。在学生研究了纸片、皮筋、鼓发音后,我让学生总结声音产生的原因:有的小组说纸片是边抖动边发音的;有的小组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都坐过汽车吗? 生:坐过。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曾经发现过什么现象呢? 生:我发现道路两旁的树都在往后退。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 师: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回家观察手,并且作好观察记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我们的手的问题!现在请你们拿出观察记录,先在组内交流一下,给你们两分钟时间,行不行?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盐城市“新理念、新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议活动中,来自各县(市、区)的二十三位老师所执教的课从不同层面诠释了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断,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9.
课前游戏 教师出示三支笔,只露出三只笔的上方(长短不齐),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再露出笔的下方(长短不齐),再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找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