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试图完成的任务是:探究辛弃疾山水词的特色,兼及这方面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从而窥视其豪放风格。辛弃疾一生,戎马倥偬,踏遍雁南塞北万水千山。非凡的生活经历,英伟的豪杰气质,加上他的审美锐目,使他深得祖国三山五岳、九江八河、天风海月乃至区区泉石之壶奥,凝结成特有的感受,写下了六十多首被统称为山水词的作品。约占他的词作总数十分之一的这些山水词,特色鲜明,是构成辛词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清人沈德潜说得好:“有第一等襟袍、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说诗晬语》)用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原理来分析沈翁这种襟袍加学识等于真诗的创作、鉴赏“经验”,我们就会很自然地发现沈翁的这一创作原则,不论是体现在为宋词“指出向上一路”的苏东坡身上,还是体现在“横绝六合,扫空万古。”(《金栗词话》)的“衣冠伟人”(谭献语)辛稼轩身上我们说那是在准确不过的了。如何理解沈翁这里所提出的“襟袍”呢?我以为,这里的“襟袍”它除了作家本身的道德修养和爱好情趣而外,就是作家(诗人)对生活、对人生所持有的态度。面  相似文献   

3.
苏轼、辛弃疾是宋代词坛颇具影响力的巨匠,他们的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题材广泛,词境开拓,多以豪放出之,在他们词风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豪放词派。  相似文献   

4.
5.
“苏辛词派”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辛词派”之说,代有称述。宋·潘牥云:“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刘辰翁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几雌声学语较工拙!然犹未至用经用史,牵雅、颂入郑、卫也。……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潘、刘二人都指出苏、辛一脉相承,他们在词中言志抒怀,所作自别于“清切婉丽”的婉约词,而体现出向诗文靠拢的倾向。金源词人元好问也以为辛弃疾上承苏轼,他说:“乐府以来,东坡第一,以后便到稼轩。”明清两代以“苏辛”为词派之说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6.
12世纪,中国坛上盛开着一朵奇葩——宋词,丰富的内容、迥异的风格使得她贯领中国坛,于百年而不减色,其中引人注目的人要数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  相似文献   

7.
词到南宋,面对国破家亡,民族生死存亡之秋,已不再是那种浅斟低唱,轻歌曼舞的作品,而是一种武器.爱国用它来抒写对国事的忧愤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慨,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壮词”,词风一般都激昂悲壮、豪迈奔放,从而形成一种豪放风格,形成一个流派.  相似文献   

8.
关于词中的婉约派与豪放派,历来有很多争议。本文指出:婉约、豪放是词学范畴,而不是普泛的文学范畴;豪放词风及豪放词展示因苏轼词而引发;豪放与婉约有着两相对倚的比并关系;豪放与婉约不是一般意义的流派,而是词的两大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9.
苏辛虽号为一派,实际上审美趣向迥然不同。不同的人生历练、思想性格、历史背景造就了两位巨擘不同的美学境界,一个豪迈洒脱,一个苍凉悲壮。苏轼的豪放更多以自我为中心,在儒道释的轮回中游移。辛弃疾具有传统的儒家入世救世的忠君爱国思想,因而他的词作更具强烈的感召力和震撼力;苏轼在封闭的自我欣赏的状态中抒写心灵,作品呈“有我之境”。辛弃疾词作精神意境单纯如一,达“无我之境”;从形式看,苏词的豪放在于题材的开拓性耕耘,表现手法的诗歌化运用,给后人智慧的启迪。辛弃疾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和吸收,独特经历和国家存亡的危险时局,使他的情感更真切,取得的艺术成就更大些。  相似文献   

10.
常州词派打破了浙西词派以姜夔"清空"作为唯一标准的词学主张,转而注重比兴寄托,并在此基础上抬高了苏轼和辛弃疾的地位,对他们的词作予以了高度评价。张惠言将苏、辛二人放在相同的位置上,而周济则更推崇辛弃疾词,后期谭献、陈廷焯等又略重苏轼。这样的发展历程能够反映出常州词派词学思想的变化和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常州词派对苏辛词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李白和杜甫是我国繁迷诗空中的双子星座,苏轼和辛弃疾则是我国绚烂词坛上的联璧双珠。同李杜诗一样,苏辛词也有着迥异的艺术风貌。长期以来,世皆以“豪放”涵盖苏辛词的艺术风格,百代相沿,似成定说。这种概括貌似符合,实为未切。对之发难者古已有之。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词家之有南北宋,以世言也;曰秦、柳,曰姜、张,以人言也,若东坡之于北宋,稼轩之于南宋,并独树一帜,不域于世,亦与他家绝殊。世第以‘豪放’目之,非知苏辛者也。”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也指出:“世以苏辛并称,苏之自在处,辛偶能到之;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二公  相似文献   

12.
苏轼、辛弃疾同为我国宋朝豪放派的伟大词家,但由于二者生活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性格和内在情感等的不同,他们的词作又显示了鲜明的个性差异,本文将对此作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宋词有豪放与婉约两大流派。豪放词一般境界开阔、博大,气势恢宏,内容广阔丰富,涉及社会、人生诸多方面,风格豪迈奔放,范仲淹、苏轼、辛弃疾、岳飞等是名的代表。例如:  相似文献   

14.
张晓静  张小芹 《现代语文》2007,(1):43-43,40
苏轼、辛弃疾同为我国宋朝豪放派的伟大词家,但由于二者生活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性格和内在情感等的不同,他们的词作又显示了鲜明的个性差异,本文将对此作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苏轼与辛弃疾的人品与词品均属上品中的上品,他们有着良好的操行和创作声望,其词对同期和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苏轼开拓了豪放词风,辛弃疾独创“稼轩体”,确立了豪放词派。苏词词风超然旷达的豪放,充分显示苏轼坦诚旷达的胸怀。辛词情感雄浑壮阔,沉郁悲壮,在豪放中更多地凸现悲壮意味。两者词风最大的差异是“旷”与“壮”,这在两人词作的选材内容、表现手法、对后世的影响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6.
豪放与浪漫主义,一个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风格范畴,一个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创作方法,但在评论某些作家时,两个词却常常同时出现。例如苏轼、陆游、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词又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且看游国恩等人编的《中国文学史》; 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是苏诗苏词浪漫主义的基调。陆游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但也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7.
豪放词说略     
宋人王灼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碧鸡漫志》)其言“曲子”就是“曲子词”,主要是用来配合当时西北民族刚健风格的新乐。这种新乐称之为“燕乐”(即“宴乐”),不同于《诗经》、《楚辞》的“雅乐”,也不同地乐府诗的“清乐”。刘熙载《艺概》说:“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所谓“曲子”和“词”都是“曲子词”的简称,只是后来“词”的称说占了优势,成为通称。  相似文献   

18.
词中苏辛,犹如诗中李杜,然李杜诗风之异,众所周知,苏辛词之异同却在学界争论甚久。文章拟对南宋以降直至当代学术界有关苏、辛词风异同之研究加以回顾整理,叙述前贤宏论,启迪后学文思。  相似文献   

19.
胡海燕 《学语文》2013,(4):50-51
在宋词发展中,北宋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南宋有"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两个有着铮铮铁骨的大丈夫都以豪放著称,但他们在刚硬强劲之外仍有一份委婉蕴藉的情感,于是词最初的婉约之气在他们笔下也有了另一番演绎。两个大词人生活在不同的朝代,  相似文献   

20.
“豪放”一词,最早见于《北史·张彝传》:“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显然是用来品评人物性格的。唐宋以降,有人借其品评诗词(如唐·司空图《诗品》、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以豪放、婉约并举论词,始自明代:“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此后,豪放与婉约便成为评价词作风格、判定词人派系,阐释词史源流的重要标准。大致说来,婉约词题材较窄,格调婉丽,注重音律,多写相思离别,善用含蓄蕴藉的手法表现缠绵细腻之情。豪放词则以题材广泛、内容厚重、直抒铺叙、境界雄大、昂扬挥洒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