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发展和继续,它的母体是中国古代藏书楼,它的根在中国,绝不是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产物。中国古代藏书楼由于受到小农意识、宗法制度、科技落后、图书数量少及没有足够的读者群等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封闭性,"书藏"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并非绝对地封闭保守,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具备近现代图书馆收藏图书与提供使用的基本功能和本质属性。中国古代藏书楼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孕育、产生和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藏书楼无法孕育近代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是否是社会性的开放系统为图书馆与藏书楼的分水岭,提出了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源于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我国社会发展包括藏书楼的土壤与养料作用,而非脱胎于藏书楼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近代私人藏书楼命名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上,出现过众多的私人藏书家,他们为后世珍藏了大量的文化典籍,为保存和传播民族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这些私人藏书家为自己藏书楼取的名称,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从藏书楼到图书馆--论图书馆"话语权"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窦英杰 《图书馆论坛》2005,25(3):80-82,7
从古代藏书楼、近代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的历史发展,概述了图书馆“话语权”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图书馆从私有垄断到服务大众的文化承载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5.
再议藏书楼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柏松 《图书馆》2003,(1):92-94
本文就“藏书楼”与“图书馆”是两种不同事物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分别从中国藏书楼使用范围狭小的内、外部原因,明清时代社会开明人士对藏书目的认识的提高,清末近代图书馆雏形的形成,西方图书馆对中国藏书楼变革的冲击和影响等方面来论征:“藏书楼”与“图书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图书馆发展迟缓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发展迟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封建专制、动荡的社会环境,落后的经济状况和封建藏书楼的传统观念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宁波、绍兴二市图书馆创办经过、主要特点及异同的基础上,探讨了19世纪末传统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变的渊源和轨迹,并总结了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从藏书楼到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红 《兰台世界》2005,(3):56-57
在古代中国,图书的收藏一般分为官藏和私藏,官府藏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藏书体系。从商周的史官掌管藏书,到东汉建立秘书监制度,一直延续了1200多年,到清代建立比较完善的由文渊阁统管藏书的馆阁制度.可以说在管理体制上随着藏书规模的日渐庞大而趋于完善。对官府藏书,历代官府都高度重视。据考证,我国私家藏书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藏书楼是近代图书馆的初级形式,近代图书馆则是古代藏书楼的高级阶段,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西方传教士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促进者;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是西方图书馆观念的"传播者",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扬弃者",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奠基者";中国近代图书馆既不是"国故"也不是"舶来品",它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根在中国,它开放和谐、兼容并蓄.由此可见,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全球性和地域性,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文化起源的多元性,决定了研究近代图书馆的历史必须具备全球视角.  相似文献   

10.
维新派对中国古代藏书楼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俊荣 《津图学刊》2001,(1):46-48,50
本文从对古代藏书楼弊端的批判、为广建公共藏书楼大造和身体力行的创办学会图书馆三个方面,论述了维新派在中国古代藏书楼变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古今图书分类语言兼容与互换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对古今图书分别分类的现状 ,探索了两种分类语言兼容的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对兼容手段 ,尤其是“后兼容”的方法及其实施提出了设想。参考文献 9。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图书馆社会定位和制度建设上的缺失,认为单位化的社会体制结构也是造成图书馆事业发展内部动力缺失的原因之一,必须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借鉴西方现代图书馆制度,构建符合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的制度体系,并通过政策手段促进图书馆设立、管理、运行、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门庭 《晋图学刊》2009,(4):59-61
文章对中国古代图书编目的沿革作大略考察,探讨其发展源流,以期对新时代的图书编目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他最早使用中文"图书馆"名称并加以实践,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民办图书馆,制定了我国第一份具有开创性的图书馆章程,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创导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16.
<正>暑假期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社会力量支援建设的"北京大学图书室"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正式建成并开放。图书室建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唯一的一所中专学校——玉树八一职业技术学校内,藏书1.5万册,面积200多平方米,直接为该校18个专业的4000多名师生提供文献服务。  相似文献   

17.
徐雁 《图书馆》2000,(5):67-68
文章对《中国近代藏书文化》一书作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印度是我国的近邻,其图书馆学的起源和发展轨迹与我国图书馆学极其相似但又各具特色。本文对中国、印度两国的近代图书馆学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初步探讨了影响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的因素,最后,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西方古代图书馆活动高潮及背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形成图书馆活动高潮的三个要素,确定在"希腊化文化"时期产生了一次高潮,具体时间可大致确定为亚历山大图书馆时期的公元前260—前47年。  相似文献   

20.
苗怀明 《图书馆》2011,(1):43-44
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建立意味着藏书结构的改变,这种改变代表着知识体系认知的内在变迁,通俗文学书籍的数量由此有了较大的增加。这些变革也必然使传统的目录学体系发生改变,容纳新知,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由此进入新的目录学体系。这一切都为古代文学研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