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一日对周海婴同志关于鲁迅著作注释、出版和研究工作的信,作了重要批示。《鲁迅手稿全集》就是根据毛主席批示的精神,由《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辑,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鲁迅手稿全集》共包括五个部分。先出文稿、书信、日记三个部分,计划在一九八一年鲁迅诞生一百周年以前,陆续  相似文献   

2.
1976年10月6日,我在这一天一过中午,就感觉到了不正常.汪东兴过一阵子就通过他的秘书把电话打到我的家里:派你的司机小王,到某某同志处,接上他送至汪东兴同志处;再派你的司机小王,到某某同志处,接上他送到汪东兴同志那里……  相似文献   

3.
樊惠甫(1894-1979),字哲山,浙江绍云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工科。辛亥革命时在光复杭州战斗中任敢死队分队长。1938年3月至5月率第四十六军参加徐州会战。8月5日任第十二军团军团长。1939年参加了南昌会战。这里辑录的樊氏日记自1938年10月起,至11月止,选自樊氏遗稿。日记前有樊氏自己的一段按语,兹一并照原样刊出。是由樊氏之哲嗣樊元武整理的。一九三八年秋我从江北车四十六军由敌后打回武汉,升任第十二军团长,为何应钦等所排挤,将所属三个军调开,命令带一个特务连到岳州,监督构筑湘北鄂南国防工事,安坐岳阳楼看…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史学》2000,(6):17-22
▲ 中国旅行社河内分社工作人员合影(1940)该部分日记起自1939年8月25日,迄于10月18日,系中国旅行社赴西贡、新加坡、仰光视察所记的工作日记,原题“视察西贡、新加坡、仰光旅行分社日记”。该社由上海银行创办,旅程即起因于该社发展东南亚旅游业务的雄心,据作者自云:“按此行原定计划,系赴昆明,候潘恩霖兄一同视察滇湎公路沿途新设之招待所,然后赴仰光转西贡返港。因时局关系屡更行程,滇缅公路又因雨季损坏多处不能通行,恩霖兄复因有他务不克随往,故仅得到西贡、新加坡、仰光三处巡视而已。耗时既多,费用亦大,殊觉得不偿失耳。”原案卷标…  相似文献   

5.
陈翰章将军是吉林籍的抗日名将。1940年12月8日,由他率领的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一部,与抗联第二路军第五军第二师一部组成的联合部队,在伪满牡丹江省宁安县湾沟村附近的小湾沟,与伪满通化省警察本部唐振东警察大队作战,陈翰章等5人牺牲。唐振东警察大队从他的身上搜取了一些物品,其中包括他的日记。本文通过对《陈翰章日记》中内容的梳理,发现有多处记载了陈翰章与其父的关系,让人们看到了在金戈铁马的背后,一个仁孝的陈翰章。纵观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50年代经常到各地视察,并同各界人士举行联欢晚会,他始终在人民群众之中。但由于他本人不主张新闻界对他作过多宣传等方面的原因,他这些同人民群众同欢乐的情景极少报道,所以只给参加者留下永久美好的记忆。1958年1月24日晚.他曾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同5000多人联欢,就是一例。当时我作为《广州日报》记者曾有幸参加和采访,同其他文字记者写了特写,摄影记者拍了照片.由于陶铸办公室在我们送审稿上批示:“退回,不拟刊出。”所以,消.息、特写和照片都没有发表。当时我写了一篇日记,记录下这次晚会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1976年毛主席离开我们了!我曾怒起这篇日记.但由于日记本和手稿都是包扎堆藏起来,又忙于工作,无暇寻找。一日,为寻找材料写回忆文章,偶然又发现这篇东西。这篇日记经历了我从广州调到北京新华社的搬迁,特$.l是遭受了“文革”抄家的“洗礼”,还能保存下来,真是喜出望外。适逢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于是把这篇日记加以整理,拿出来发表.作为一个记者对毛主席的缅怀。  相似文献   

7.
“政治家办报”是毛主席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当时,毛主席对人民日报的宣传工作不满意。为了让人民日报的同志惊醒过来,毛主席十分严厉地批评他们不是政治家办报。甚至不是书生办报,而是死人办报。据吴冷西同志在《忆毛主席》一书中回忆。突出地提出要政治家办报是1957年6月13日。组织上安排他去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主席在接见他的谈话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一月十八日,新华社举办了谈建华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事迹的展览会。展出的部分:实物中有谈建华同志学过的《毛泽东选集》,记载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心得体会的三十本日记;他认真学习过的几十本红旗杂志和几十本有关加强青年思想修养的政治书籍;他生前用的补满补钉的粗布被子、床单、衣服和其他用品,以及他送给困难同学的一部分毛主席著作和衣服,等等。展览会还介绍了谈建华日记印发后在社内外引起强烈反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1942年10月,张思德同志被调到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由于他吃苦耐劳,忠于职守,毛主席很喜欢他。后来工作需要,张思德被抽到安塞山烧木炭,在一次出窑时发生塌方,他为抢救战友不幸压在窑内牺牲了。消息由中央社会部负责人李克农向毛主席作了汇报,主席当时正在批阅文件,他惊讶地放下铅笔,踱到窗前,沉痛地说:“前方打仗死人是难免的,后方生产劳动死人就不应该了!”思忖良久,毛主席作了三条指示:“第一,给张恩德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开个追悼会,我要去讲话”。1944年9月8日,中央社会部在延安枣园  相似文献   

10.
石翼 《军事记者》2008,(5):47-48
2006年1月初,解放军报在一版、三版等显著位置,推出一位维吾尔族老人39年坚持写解放军爱民日记的系列报道。这个系列以1月17日头版的消息《一对维吾尔族父子以独特形式记录边疆军民团结感人故事39年写下千余篇解放军爱民日记》为开篇(作者辛士红、梁永利), 接着在1月22日的头版推出长篇通讯《39载诉真情——卡德尔日记解读》,将卡德尔39年来书写日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稿本《行程日记》一卷三十八叶,记载了一个官员从同治三年(1864)正月初一到八月十九日由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经草地到达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旧城)的行程。该卷日记今有《历代日记丛钞》影印本。稿本无署名,《历代日记丛钞提要》未能考知其作者,亦作"佚名"处理。  相似文献   

12.
汪东兴从1947年至1976年一直负责毛泽东主席的警卫工作,跟随毛泽东近50年,亲历和见证了许多重大事件。本书是汪东兴对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第一次出访苏联和重上井冈山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具有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郑振铎先生生前曾发表过两种他亲自整理、润色的日记。一是《欧行日记》,1934年10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二是《求书日录》,1945年11月21日至12月30日在上海《大公报·文艺》上发表。非常非常遗憾的是,这两种日记本来所记的日子很多,但都因故只发表了开头很少的一部分,而后面大部分日记原稿却都已基本散佚了。然而,又大不幸之小幸:后来都发现还保存下来未刊原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月29日的南方周末做了一个与档案密切相关的专题。“蒋宋孔陈四大文档先后入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最为瞩目的蒋介石日记已开放到1945年。”^[1]从2004年4月,胡佛研究院打开处于保密状态中的宋子文的19个私人文件箱;到2005年2月16日,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的私人日记转交至胡佛档案馆暂存50年,  相似文献   

15.
日记式报道,是采用日记形式所写的新闻报道,用以记录作者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感的新闻素材;它往往醒目地注明时间和地点;行文自由,可叙、可议,结构不拘一格,饱含作者的真挚感情,读起来亲切有味,可信性强。见诸报端的日记式报道,有单发一天的日记的,像《工人日报》1990年3月26日刊登的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李维康3月24日所写的一则日记那样;有几天日记缀连起来发表的,像《中国青年报》1986年11  相似文献   

16.
2004年3月4日至23日,南岗区委组织部、七政街道办事处、区档案局在区委党校联合举办了《永远跟着太阳走》梁登昆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梁登昆现年73岁,原为国家机电工业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92年6月退休后,放弃安逸生活,毅然踏上“单骑万里访百圣,弘扬中华魂”的新长征之路。十多年来,只身一人,先后5次遍访全国,历时4年零7个月,行程29万余华里。个人耗资10多万元,历尽千辛万苦,访遍了除台湾、澳门以外所有省、市、自治区,登临了祖国东、西、南、北最高和最低等“六最”之地;拜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驻边境的几十个哨所和4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重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拜访了30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沿途写下数十万字的走访日记,摄影作品达万余张。在“单骑”过程中,为沿途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作了题为《爱我中华》、《重走长征路》、《弘扬中华魂》报告和新长征摄影图片展上百次,受到各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7.
按照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领导的安排,2011年1月5日至31日,贵州日报记者王小梅、袁天志、白荧3人.由贵阳经昆明,赴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沿途停留8个城市,开展为期26天的“新南行记”——东南亚国家纪行大型采访活动赴湄公河流域采访报道,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沿途地缘文化视像和经济贸易往来,关注当地与贵州的文化互动、交往和以多元文化交往为基础的未来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8.
郑振铎先生生前,曾发表过经他自己整理的日记两种。一是《欧行日记》,乃其青年时因大革命失败而避难国外的日记,1934年10月31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所记为1927年5月21日至8月31日。二是《求书日录》,乃抗日战争上海"孤岛"时期他有关抢救古籍的日记,初载1945年11月21日至12月30日上海《大公报·文艺》,所记为1940年1月4日至2月4日;最早收入1983年10月北京三  相似文献   

19.
40年前,有一批洛阳热血青年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奔赴西藏,在雪域高原洒下青春和汗水;40年后,他们又依然将自己珍藏了40年的档案资料无偿捐赠给洛阳市第一档案馆.这次收集活动,从2006年10月开始,历时3个月,共收集到照片、日记、笔记本、证书、证件、各种票据及实物档案200余件.  相似文献   

20.
提起张玉凤这个名字,我国50岁以上的人都不陌生,而且对她总有一种神秘感.她是毛泽东晚年的机要秘书,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