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园近两年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叫“嘉宾有约”——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本班幼儿家长做嘉宾,和老师共同组织教学游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的老师会问:“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愿意来园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家长不是老师,孩子听他们的话吗?他们会组织孩子吗?”这些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我组织大班孩子搞了一次题为“我是制作小能手”的活动,让幼儿制作“家具”。从“设计制作”到“产品推销”都由孩子来完成。他们在这一活动中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活动组织的过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大带小”?顾名思义,就是大孩子带小孩子。幼儿园的“大带小”活动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很多幼儿园都曾开展过这项活动。比如有些幼儿园让大班小朋友带小班小朋友去郊游、参观,一个大的带一个小的,让大班孩子既当“保护人”又当“讲解员”。还有的幼儿园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大、中、小班幼儿同时混合进行,在这样一个混合游戏小组里,大孩子自然就充当小孩子的“小老师”了。上海愚园路幼儿园特级教师赵赫,她们就曾经搞过一项非常有效的“大带小”活动。大凡幼儿园教师有这样的经验,就是新生难带。刚入园的孩子离开父母,总是哭闹不已,且他们不熟悉幼儿园,光是培养常规就得要好长一段时间。赵老师她们根据这一情况,大胆地运用了“大带小”的方法,在新生入园前同时走访新生与老生,对  相似文献   

4.
“幼小衔接”是每个幼儿园大班都在进行的一项活动,它是孩子进入小学前必要的一项准备活动。然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幼小衔接”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专门设计了一本“画话日记”,每个孩子一本,带回家由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画画并记录孩子的话。作为孩子生活、学习的一项内容,“画话日记”与家庭的“快乐听读”活动相结合,是我园“生活艺术课程”的一部分。但是,半学期下来,能够完成的孩子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孩子有困难,不知道可以画什么说什么;  相似文献   

6.
肖舒楠 《成才之路》2010,(27):89-89
“你长大后自然就知道了”“大人的事小孩子别问”……一直以来。在不少家长的观念中,孩子就应该与成人世界“划清界线”。但近日,一项“带孩子上班”的活动在北京举行,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成人世界。活动规模虽然不大,但也引发了不少热议。  相似文献   

7.
假如我是张老师,看到孩子们专心致志地“研究”昆虫,我会非常高兴。但高兴之余,我必须面对这样一种选择:是“追随计划”——带孩子参加园里统一的早操活动,还是“追随孩子”——支持他们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8.
据悉,长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曾经在一部分小学生中进行过这样一项活动:给孩子们每人发一张白纸,让他们在纸的左侧写上活着的理由,右侧写上死去的理由。结果令人吃惊,多数孩子在纸的右侧列举了长长一列“死去的理由”,而在左侧只给“活着的理由”留下星星点点两三条。像“作业太多”等,都成了孩子死去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建设现代书香之家”是我们学校开展的一项活动。它通过倡导家庭成员积极读书,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创设了这样的读书环境,孩子就能从中得到熏陶,并把父母作为直接学习的榜样和可以质疑发问的老师,从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营造家庭内部的小环境的要求是,每个家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春季,晋元中学预备年级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课程——语文活动课。什么是语文活动课?也许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对于这个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个问题。还在上学期,他们已经上过5次语文活动课。如果说在那时候,学生对活动课还很陌生,那么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进入“角色”了。“我们最喜欢上活动课。”很多孩子这样说。“活动课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活动中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11.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在学前教育规范的指导下,由教师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一项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教”与孩子的“学”的双边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孩子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从哲学辩证的角度对学前教育中教师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在年初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这样一项教育目标:让每一个12 岁的孩子都能上互联网。现在,拥有孩子的美国家庭一半以上在家中安设了至少一台个人电脑。美国9 至17 岁的学生有2/3 几乎不看电视,而只热衷于在互联网上遨游。最近在美国有这样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活动,举办者向学生们发出这样的提问:如果被留在一个孤岛上,你将携带何种物品?有2/3 的孩子回答要携带能上互联网的个人电脑。青少年对互联网如此“青睐”和“迷恋”是因为互联网不仅给他们带来知识、便…  相似文献   

13.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在学前教育规范的指导下,由教师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一项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教”与孩子的“学”的双边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孩子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从哲学辩证的角度对学前教育中教师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家长大多是怀着一颗望子成才的心去教育子女的。但如何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家长却常常感到困惑。在此,我想就这个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要让孩子主动活动幼儿是怎样发展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靠大人“教”出来的。因此,教育孩子就要在“教”上下功夫———把孩子关在家里,教识字,教数学,教常识。采用这样的方法,家长费劲不小,孩子却未见得发展得好。这样的“教”会使孩子感到厌倦、乏味,是违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天真活泼、兴趣广泛、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陈鹤琴先生60多年前就指出:“小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一缕飘香 《家长》2013,(10):20-22
那天,东东的妈妈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孩子放学回来后,我发现孩子的作业记录本上有一项作业内容被重重地涂抹掉了,仔细辨认后,才知道是“订正数学试卷”几个字。于是,我问孩子为什么涂掉了,他说试卷没发,不用做了。我接着问是什么时候考的,孩子随口说:“昨天。”恰好我偶然得知前一天数学老师没来,就对孩子说:“不对吧?”孩子又改口说:“周一。”后来,我在孩子的书包里看到一张没有做完的试卷,问是什么时候的,孩子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我觉得孩子稀里糊涂的。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孩子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围绕“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庆祝活动,开展了一次“爱”的情感培养活动。“三八”节快到了,我们告诉孩子,“三八”妇女节是妈妈、外婆、奶奶、阿姨、女老师们的节日,并请每个孩子回家“调查”妈妈每天上班是做什么事的;“询问”妈妈的工作对人们有什么好处;“看看”妈妈是怎样爱我的;“想想”妈妈为什么这样做。经过调查、询问、观察等感性认识活动以及思考,孩子  相似文献   

17.
谈心亭     
梅馨: 我们幼儿园每年“六·一”要开展评比“好孩子”活动,表现较好的小朋友就发一朵红花,并在红花下面贴一张写有“好孩子”的字条。有的教师认为,孩子不犯什么大错误,都是好孩子,没发到红花的小朋友会感到很伤心。也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做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梅馨,你认为这样做对幼儿有益还是有害呢?  相似文献   

18.
问:“伞的世界”这一单元有一个活动为“降落伞”,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打结。在观看了教师的示范后,只有几个孩子对打结感兴趣,其他孩子有的对制伞材料感兴趣,有的对抛伞过程感兴趣。如果任由孩子这样活动,尽管气氛挺好,但孩子好像缺少了一些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该如何处理这种局面,切实按照课程的要求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9.
培养责任感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暑假里,全家热衷于旅行、度假。回台湾后,为了找时间完成学校规定的“校外活动报告”而走访了许多炽热的定点。每一趟出征回来,已是人仰马翻,几近壮烈成仁。就这样,老二的另一项作业(生字练习簿)到开学时,只写到22页。我写了封信让孩子带给老师,内容是说明假期里我们从事了哪些活动,除了要求老师不要体罚孩子之外,并请老师让孩子自己订下  相似文献   

20.
近来读到这样一则报道,大意是某学校为了促使孩子养成说话不叫喊、走路不蹦跳的“良好文明习惯”,在全校上上下下盏盏烈烈地开展了一项“让每个孩子在衣袋里放个鸡蛋”的活动,并要看一看谁的鸡蛋保持不破,谁的鸡蛋在衣袋里放得久。活动进行后,校园里一下子平静了下来,秩序井然,因为衣袋里放着鸡蛋的孩子们走路的模样、速度很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走路不紧不慢、不跑不跳,慢条斯理、文质彬彬。孩子小心谨慎,他们唯恐鸡蛋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