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对外贸易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师专学报》2017,(2):95-99
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对外贸易呈现出进出口反差较大的商品贸易结构、具有边境特色的贸易方式结构、严重不平衡的贸易市场结构和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结构的特点,建议广西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开拓新兴市场、创新贸易方式及发展服务贸易等方面进行优化以促进广西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政策的“新人文主义”倾向是作者对近一个时期国际贸易政策最新发展方向和趋势所作的理性认定和概括。文章认为这一政策倾向的产生是对片面强调以人为中心,最大限度谋取贸易利益的传统人文主义贸易观的批判和发展;这一政策倾向的产生对各类国家的经济贸易政策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创新我国的贸易政策理念、贸易政策体系和产业引导政策实施机制是适应选一政策倾向的必要措施,也是加快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中,随着传统贸易壁垒的逐步弱化,绿色贸易壁垒正在迅速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近年来在各种绿色国际贸易实践中,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过度或滥用这种政策的现象,对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严重的贸易压力。本文在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种类、特点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就我国如何在绿色贸易壁垒盛行的国际环境中扩大对外贸易、占领国际市场等,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7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对安徽省的经济和贸易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提升安徽省的外贸竞争力,在对外贸易中,我们要有所创新,要树立正确的外贸发展战略观,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实现外贸方式的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5.
对外贸易方式是指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采用的各种交易的具体做法。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每一笔交易都要通过一定的贸易方式来进行。贸易方式是在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随着不同商品、不同地区和不同对象,根据双方的需要形成的。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有利于拓展对外贸易领域。高一经济常识认为:“在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对等贸易、展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人教版新教材,P12 0 )根据课文中具体的阐述,笔者以为,这种说法的目的是为了解释概念,却不科学,但与我国事实上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并不相符,值得商榷。问题之一:对等贸易与补偿贸易…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从广义比较优势角度论述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优势所在。以此对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如何进行转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遭受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后,世界经济从2009年下半年,进入后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贸易规模、贸易增速、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运行态势。同时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对我国外贸也产生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征、制约因素以及相应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盾 《中国培训》2003,(3):35-35
一、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1.对外贸易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总体上,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可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种类型。传统观点认为,采用保护贸易政策更有利于国内就业机会的增加。因为一国政府采取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保护贸易政策有利于保护国内市场,避免本国产品遭致来自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而丧失市场占有额,从而保护了本国生产者的利益。如果允许外国商品大量进入,将直接导致本国企业同类产品生产的减少甚至企业倒闭、破产,其结果是就业机会的减少。2.对外贸易结构对就业的影响。根据2001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当前外贸领域仍然存在着外贸依存度过高和出口结构不合理等突出的问题。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外贸易业务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境贸易三种。多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针对一般贸易方式,然而加工贸易与边境贸易方式的使用在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本文针对多种贸易方式探讨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模块设计,以期提高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汇率机制改革与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加入WTO后对金融改革的要求;汇率机制的形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新的汇率机制使外贸企业在出口报价、核算成本、成交、结售汇等方面增加了一种新的风险因素。要规避汇率机制改革给外贸企业带来的汇率风险,就要树立危机意识,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结构,创建学习型企业,培养复合型外贸金融人才,同时,还要使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2.
近代广州、长崎港口贸易作为东西方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备受史家关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具体而言,学界主要关注问题有:港口贸易体制、对外贸易交流状况、对外贸易地位及影响等。此外,偶有学者对中日两个港口的贸易状况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然而,对研究现状进行反思,仍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即:对港口贸易的考察缺乏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未能从宏观视角去把握港口贸易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理论相对滞后等。  相似文献   

13.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今世界经济更加开放,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加快和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大这一背景出发,以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及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在以贸易促进我国西部地区(以云南省为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导致传统的贸易壁垒大大削减,国际贸易壁垒呈现出新的特点:贸易壁垒更加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合理性”。新贸易壁垒下扩大对外贸易的举措是主动树立标准意识,积极实施绿色战略;正确发挥政府作用,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强预警与协调机制,规范出口秩序;积极应对各种贸易纠纷。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后,对于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对外贸易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的WTO规则下,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已成为外贸工作的关键。本文以汉中市为例,在分析汉中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入世后对外贸出口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西部不发达地区外贸工作应把转变机制、调整结构、加强合作及加快改革等作为扩大外贸出口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广大国内企业的外贸业务由少数进出口公司包办代替的进出口贸易经营许可制,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仍在我国继续推行着。它严重影响了市场主体正常对外贸易业务的开发,不符合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不符合我国即将加入的WTO之贸易自由化宗旨和非歧视待遇原则,不利于我国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和增强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入世五年来,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实现了飞速发展。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从地理上讲,也就是一国贸易伙伴的分布。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既保持了相对较强的稳定性,也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悄然地出现着一些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变迁的这些因素加以分析,整体把握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格局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以来,我国高度参与了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并在事实上成为出口导向型大国。但由于我国对外贸易自身存在外贸依赖性上升、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伙伴国过于集中、对外资依赖过大等问题,导致我国当前对外贸易过于依赖和受制于世界市场及少数经济体。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已成为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改变对外贸易发展模式,需要系统性地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丝绸历来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广东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南大门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在丝绸的外销中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唐代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丝绸贸易由陆路向海路的转折时期,广东的丝绸贸易从产品来源、贸易范围、贸易方式到贸易管理都较前代有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郑欣 《历史学习》2001,(6):23-24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从汉代开始的,但这时的贸易是以陆路为主。虽然汉武帝时期开始有了官营的海外贸易,但汉代的海路贸易还很不发达。隋唐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虽有进一步的发展,也仍没有占主要地位。到宋朝时期,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海路贸易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使朝廷获得的收入愈来愈多。于是,两宋政府沿袭唐制,专门设立了管理对外贸易事务的机构——“市舶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